教师队伍建设呼唤改革创新

时间:2022-04-12 07:20:06

教师队伍建设呼唤改革创新

2012年6月,福州市召开全市义务教育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会,鼓楼区教育局局长陈宏鸥同志在会上介绍了该区实施学区共同体工作相关情况,陈局长介绍鼓楼区近年凡新进的毕业生都分配到一般校,但人先到优质的中心校工作两年,以利于新教师得到更好培训,养成良好的工作和教学习惯,两年后再转回一般校工作,以缩短其适应岗位的周期,使新教师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听了介绍后,深受启发。

无独有偶,近日在中国教育报《区域周刊》上读到《由新手向合格进发的新通道》一文,同样深有感受。浙江省宁海县选择让本来可以直接分配到农村学校的新教师留城培训的做法颇有创新意义。新教师在城区优质学校代培三年后再返乡,对新教师的成长无疑大有裨益,同时,对于城乡教育内涵均衡的实现其价值更大。

新入职教师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对工作充满激情,对发展充满期望,对成就充满憧憬。管理者的责任是要把新教师的这种积极状态保持下去,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多年来,由于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教师待遇及工作生活条件相差悬殊,农村教师流向城市学校,薄弱学校教师流向优质学校,导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差距拉大。农村学校“弱”而“空”,城市学校“强”而“挤”。农村学校,弱就弱在队伍上、弱在教师质量上;空是空在生源上、空在骨干教师上。不可否认,农村学校的薄弱主要在于管理和师资水平与城区学校有较大的差距。但是,本人认为,农村学校的薄弱还在于许多农村教师对工作缺乏热情、安于现状,完成教学任务就万事大吉,对个人专业发展、对教学改革更是没有想法。在这种环境与氛围的影响下,新教师的激情、期望、憧憬也慢慢地变淡,最终被同化。这就是为什么各方面条件差不多的同一批入职教师,几年后先冒出来的一般多是城区教师的主要原因。

而福州鼓楼区、浙江宁海县农村(一般校)新教师经城区(中心校)学校代培后,工作经历才两到三年,却能超越大多数当地有着十几年、乃至几十年教龄的教师,担任学校的年级组长、学科组长、毕业班学科教师等重要岗位,并在区域学科教学活动中频频有所展示,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农村教师总体的专业发展水平。我想并不是这些经过代培的教师已经很优秀了,只是相对于农村其他教师而言,是比较出色了。从这个意义上说,鼓楼、宁海这项制度改革的设计者很好地把握了新入职教师的心理需求,依据“环境培养人、氛围造就人、机会锻炼人、平台成就人”的原理,帮助和支持他们把对工作、对发展、对成就的积极状态和原始冲动转化成现实,因而取得了明显的实践成效。

鼓楼区虽是福州中心城区,没有农村学校,但是鼓楼的创新机制,对农村教师的培养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从培养新教师的视角来看,鼓楼、宁海的这项实践是成功的,但从改造整个农村教育而言,它又仅仅是一个起始。如何让这些经过代培的新教师在农村学校(一般校)继续保持高涨的工作热情和发展势头?如何激活农村其他教师的工作状态,唤起自我发展的内驱力?如何让农村学校不再成为“薄弱”的代名词?如何使“一般校不再一般,中心校更加优秀”?这同样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创新。

没有钱办不好教育,有了钱不改革体制和机制问题,同样办不好教育。况且有时改革只需要换个思路,并不需要很大的财政投入。在期盼农村教育尽快实现快速提升、内涵发展的大背景下,期待更多的地方能够聚焦问题,以改革创新的姿态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以科学的态度,大胆突破走出新路。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充满生机,不断有惊喜出现。

(作者单位:福州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朱蕴茝)

上一篇:在南非开家长会 下一篇:《四个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