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创新的几点尝试

时间:2022-04-12 04:05:53

高中语文教学创新的几点尝试

用新教材、新思路、新理念来形容现在的语文教学,恐怕是最恰当不过的了。语文教学在经由原先的外热内冷逐步过渡到现在的内部温度提高,不能不说是教育界的一大喜事。自己人解决自己的事,这样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翻看近来的一些报刊杂志,特别是语文教学方面的期刊,从中受到了不少启发,于是也努力尝试着新一把,感觉还是颇有收获。从拿到新教材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各种媒介上所说的把自还给学生、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等理论,到底怎样才能得到最好的验证呢?以往的让学生去讨论问题、让学生去提问题的方式也曾试过,可总感觉收获不大。有没有一种让学生更加投入的方式,真正把教师给学生的收获变成学生自己的收获呢?于是,在教学中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一、谈话式教学进课堂

受现在许多电视节目形式的启发,突然有了一种把谈话的形式引入课堂的想法。大家都知道“实话实说”这个栏目,它的收视率之所以高,除了它的内容以外,还在于它采用的是面对面的形式。这种形式使得谈话人很容易进入角色,把谈论的内容当成自己的故事或生活,真正说出一些真实的东西。世界上最美丽的部分就是真实,所以,它吸引了很大一部分人。学会学习,学会实践,是世纪人才的基本要求。有了上面的借鉴与启发,就开始思考这种形式的可行性。在考虑好了内容、成员、场地等一系列问题之后,语文课有了全新的变化。

第三册语文课本上有一首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其中,人物性格的分析是一个较为重点的内容,它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深层挖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难度也不是很大,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于是,先找了三个语文学习中上游的学生,告诉他们课堂教学的打算,并把其中比较重要的三个人物:刘兰芝、焦仲卿、焦母的分析任务交给他们,并要求他们在全盘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自己负责的人物进行更加深入的剖析,三人欣然接受了任务。上课后,提前让学生把讲台前的地方空出来,然后成半圆形面对大多数学生摆放四张桌子;随着铃声响起,教师与三位学生一起坐下,首先造成一种大家共同参与的氛围。从心理学上讲,平等是让对方合作的保障。在大家诧异的目光中,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开始了这一堂课的内容。一堂课结束,惊喜地发现,三位学生的准备竟是如此的充分,负责刘兰芝的学生竟然准备了十几页的内容;此外,三位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台下其他学生的提问与质疑,无一不在证明这一堂课的小有收获。

二、大胆地把一些内容交给学生

在以上让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大胆地把一些内容交给学生处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方法的探求者和教师的讲课助手,变得可行而有必要。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要培养学生挑选、系统整理和分析事实的才能。让他们独立地搜集大量事实,思考这些事实,并对它们进行系统整理、对比和分析,有了这种技能,就使学生的知识经常处于发展之中。

同样是第三册的第三单元唐诗、宋词部分,就大胆地把单元后的并不要求教师讲解的十首诗词的讲解任务,交给了班里的十位学生,以此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热情和认知能力。而且这次采用的是比赛的形式,当然,作为比赛,就又从班里找出七位学生做评委,并同时要求十七位学生掌握好所有的诗词,以做到心中有数。这样,班里就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参与进来,扩大了本次讲课活动的影响。同样,这次的结果也是非常令人满意的。讲课者,选方法,查资料,整理板书,忙得不亦乐乎;做评委,也是仔细准备,全盘把握诗词内容,以便做到公正权威。而这时的其他学生,也在讲课者的影响下,不断地出主意,讲课俨然成了自己的事情。特别是在讲课比赛期间,课堂提问,检查背诵,领读课文,学生一副“先生”模样;此时的学生呢?回答问题也显得轻松自如,缺少了往日的拘谨。全体学生在轻松而又紧张的氛围中度过了九十分钟的时间。

新的内容给了语文教学新的天地,新的理念给了语文教学新的收获,因此,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学应该是互动的,应该是充满快乐和收获的,它没有也不可能有固定的形式。它应该在教师挖掘自己和学生潜能的前提下,在真正让学生走进教材的过程中,走向成功。

上一篇:浅谈搅拌站安装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下一篇:南山煤矿π放工作面的优越性及提高回采率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