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四川正当时

时间:2022-04-11 10:23:07

投资四川正当时

“四川抗震救灾工作正处于恢复重建全面推进阶段。尽管地震给灾区群众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损失,但总体上看,四川的生产能力、物质基础和投资环境没有遭受全局性的损害,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态势没有改变。四川灾后重建催生了大量的投资机会。”

――刘奇葆在香港“四川抗震救灾致谢会暨灾后重建投资说明会”上的致辞

震后回顾:利用援建平台。深化经济合作的广度深度

2008年汶川大地震,对我省部分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但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基本完好,总体生产能力和物质基础没有遭受全局性损失。

针对地震灾害给我省旅游及招商引资工作带来的一定影响,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及时决策,开展了“四川灾后重建大招商活动”。去年8―12月上旬,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其他省领导分别率队赴18个对口支援省(市)开展以“感恩致谢、产业承接、投资促进、加快重建、加快发展”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活动签约项目374个,投资额1941亿元,占签约总金额的95.2%。

利用援建平台,深入对接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工作,深化了经济合作的广度深度。一是对口支援工作加快推进。二是共建产业园区取得积极进展。相关援建省(市)分别与我省受援地签署了北川-山东产业园区建设框架协议、绵阳高新区-青岛高新区战略合作协议、绵阳经开区-韩国-东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投资协议、江苏-绵竹共建产业园区框架协议、江油-河南工业园区共建协议、川浙合作产业园区合作协议等多个产业园区共建协议。

通过全省各方共同努力,大招商活动实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丰硕成果。

200g年以来,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进一步加深、招商引资工作面临形势更加严峻复杂的局面,我省准确把握形势,坚定信心,千方百计克服困难,继续开创了招商引资工作的新局面。据统计,1―5月外商投资小幅增长,实际到位额接近目标进度。外商投资实际到位14.27亿美元,同比增长2.7%。灾后重建进度加快,资金到位快速增长,累计完成投资25.05亿元。

分析展望:影响我省投资环境的有利与不利因素

影响我省投资的有利因素:

我国经济发展趋好。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家有针对性地出台了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加大科技投入、改善民生、稳定出口等多项政策,一揽子计划已经对遏制经济快速下滑、稳定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经济一季度已触底回升。下半年经济形势进一步趋好。

四川经济形势继续好转。今年上半年,我省经济运行好于全国平均水平。据初步统计,生产方面: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20%,重灾区和重点工业大市均呈快速回升态势;粮油生产和畜牧业稳步发展:旅游收入预计增长57.6%。需求方面:连续4个月单月投资超千亿元:存贷款余额同比增幅均创历史新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比一季度提高2.5个百分点;进出口保持正增长。质量和结构方面:财政收入止跌回升;工业利润扭转下降趋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上升。就业方面:就业人数比一季度末增加11万人。预计,下半年四川经济继续呈现加快回升的良好态势。

良好的资源禀赋条件。四川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四川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区域,是我国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仅长江上游“三江”流域规划的水电站规模,到2020年,装机容量就可达5171万千瓦。四川矿产资源丰富,优势矿种多、组合配套条件好。已找到130种矿产,其中有28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三位。已探明天然气储量7000多亿立方米,开采量居全国第一。钒、钛资源占世界储量的90%以上。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四川吸引外来投资、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优越的资源禀赋条件。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四川作为人口和劳务输出大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达2000余万人,每年有几百万人涌入成都、重庆等大城市和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创立了“川妹子”、“川建工”、“川厨师”等品牌。四川已建成了以50个劳务开发基地县、18个龙头企业、100个省级劳务培训基地为骨干,市、县劳务开发培训基地为支撑的劳务输出体系。金融风暴后,大批农民工返乡,这为吸引外来投资、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良好的工农业基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四川已形成3000多亿元的工业固定资产,形成了电力、天然气和天然气化工、重型机械装备、仪器仪表、钢铁、医药、电子、食品饮料等在全国具有优势的制造业,涌现了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大型企业集团。其中,能源工业、重化工业、国防工业在全国具有特殊优势。农业资源更是丰富,粮食作物和畜禽产量位居全国第三位。四川经济总量较大,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12506.3亿元。

较好的政策环境。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改善四川投资环境被作为扩大开放、努力推进“两个加快”的重要举措。去年,通过进一步清理,我省行政审批事项由1122项减少到了486项,审批时限平均提速近40%。为了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意见》和《2008-2012年四川省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方案》,明确提出2008-2012年的工作目标。

灾后恢复重建巨犬的投资机会。我省灾后重建有1.7万亿元的投资需求,其中大部分资金需要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将形成巨大的投资拉动。这一点在灾后较短时间内已经显现,已经有国内外的大批企业集团主动来川考察,投资增资。

影响我省投资的不利因素:

国际市场需求疲软。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急剧下滑,全年预计下降17.5%左右,全年贸易顺差规模下降到2200亿美元左右。这是由世界经济衰退引发全球需求锐减所致,给我省出口带来更严峻的挑战。

产业配套条件比较差。四川除成都等发达城市外,民营经济不发达,产业配套能力弱,产业关联度低,产业聚集度低,产业链不完整,产业配套条件有待进一步完善。

对外开放程度有待提高。四川地处西部内陆地区,交通运输距离长而且道路不畅,导致企业运输成本比东部高,客观上削弱了产品的竞争力,限制了开放经济的形成,并导致思想观念的因循守旧,小农意识和盆地意识较强,缺乏开发开放和开拓创新观念。

地震对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特大地震灾害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巨大影响仍然存在,部分企业在川投资信心仍未完全恢复,部分拟来川投资者仍处于观望状态,部分企业推迟了投资计划。

建言献策:进一步优化我省投资环境的政策措施

第一,投资准入政策。应在国家有关宏观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利用国家有关对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尽可能放宽投资准入条件,并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

第二,产业支持政策。应在国家产业政策和目录的指导下,根据我省实际,明确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产业项目,重点引导国内外产业和资本投向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优势特色资源开发以及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税收优惠政策。应全面落实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区域性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优惠按《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政策执行。

第四,金融支持政策。要拓宽融资渠道,建立政、银、企协调机制,搭建公共融资平台,建立出口信用担保体系。

第五,财政支持政策。应建立我省产业发展基金和承接产业转移专项发展资金,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专业投资促进机构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激励机制建设、重大产业项目财政资金支持和银行贷款贴息的扶持力度。

第六,要素保障政策。对于符合产业发展方向、投资力度和环境影响达到要求的外来投资项目,优先安排用地、用电、用气、用水计划和指标,确保项目及时落地和按期投产。

上一篇:何以引得凤凰栖 下一篇:治理“文山会海”要动真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