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与环境的冲突

时间:2022-04-11 10:35:57

人物与环境的冲突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唯一的既是前沿小说家又是前沿诗人的人。他在英国小说史上占据着非常独特的位置,因为与此同时他还是传统批判现实主义的典型代表和现代主义的先驱者。他的主要作品是韦塞克斯(Wessex)小说――作者自己给“人物与环境”小说的共同的名字。这些小说的主题主要是涉及到在人物(人)和环境(社会)之间的冲突。在哈代的韦塞克斯小说中,《德伯家的苔丝》(发表于1891年)是公认的他的作品中的颠峰作品。他的主人公,苔丝・杜伯菲尔德的悲剧,就像其他哈代小说中的人物一样根源于这种冲突,尽管在小说中作者表达的宿命的和悲观的观点已经被考虑到了。

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描写的这个生活在农村的漂亮的纯洁女人的短暂的悲剧。尽管她经历了许多的不幸,但她依然诚实,善良,毫不抱怨。哈代曾经引用“人物的性格是命中注定的”,试图解释一个人的命运既源于主观因素,又源于客观因素。

在小说的副标题里,哈代给苔丝冠上了纯洁女人的头衔,这立即引起了对他的指责,但是他坚持这个看法。这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如果在苔丝的悲剧中有一个性格的因素,那就是她的纯洁,因为那恰恰是不断带给她厄运,让她的命运如此颠沛流离的个性。正是她的纯洁,她的单纯和诚实的本质使得她在这个“亲戚”的勾引之后几乎无法忍受跟艾力克(Alec)呆在一起,并且最终离开他回了家。而且正是她的纯洁本质促使她在结婚之夜把她的悲惨经历告诉了至爱的安琪尔(Angel)。正如她的母亲所说“任何女人都会那么做”,但苔丝不会,或者更确切的说,她不能,即使她有着其他人不具备的美貌。她可以用刀杀人但不会用计谋留住丈夫 ―― 她的单纯和诚实的本质总是要超越人的天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从而使她无法适应社会 ―― 因此悲剧对她再所难免。

另外一个引起苔丝悲剧的性格因素是她对安琪尔盲目诚实和对他的坚定信念。安琪尔在她心目中是那样的完美以至于她从来没有看清楚安琪尔,并且坚定的认为安琪尔是爱她的。起初在她被理智控制的时候,她拒绝接受安琪尔的追求,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她逐渐相信了安琪尔的话,最终陷入了安琪尔的爱。甚至当安琪尔告诉她自己所爱的人不是她而是另外一个有着她的外形的女人时,她都没有责怪他。相反,她说“我会像你的奴隶一样服从你,即使那是要我倒下去死”。但是更可怕的是她从来没有意识到引起她的不幸的真正原因,那就是他总是在别人面前维护安琪尔却总是把所有的错误担在自己身上。她认为艾力克是真正彻底毁掉她幸福的人,因此最后杀死了他。使她成为社会牺牲品的艾力克当然是可恨的,但是安琪尔也不能推卸自己的责任。她对安琪尔的坚定信念蒙蔽了她的眼睛最后导致了她的死亡。

按照那个时代的观念来看,在苔丝失去之后,她应该利用这个机会成为艾力克的情人或者做尽一切来使他们的关系合法化,但是她宁愿作一个不诚实的女人也不愿意嫁给一个她不爱的人。当她离开艾力克在回家的路上看到写在墙上的红色的基督教教义时,她不假思索的喊道:“天啊!我不相信上帝说过这样的话!”自那以后直到她勇敢的代表维嘉为她那已经濒临死亡的婴儿做洗礼时,她才开始怀疑那些既定的习俗和宗教教义,尽管她仍然相信上帝和地狱的存在。然后在她已经一个接一个的遭遇了来自社会的不幸并默默的承受后,在她思想里的反抗精神才越来越强烈。后来从她再次离开家,与安琪尔相爱,决定与他结合,直到她经历了人生中的各种艰难困苦又与安琪尔相聚并杀死了他 ――这整个过程就是苔丝对于社会传统的变化过程 ――怀疑,否定,反抗,甚至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

苔丝的所有这些特殊的性格使她无论如何无法适应她所属于的环境并最终导致了她的死亡。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这些组成了家庭、社会和社会赖以生存的条条框框也对她的性格有着极大的影响。当这两个因素几乎无法折中的时候,苔丝的命运就是注定的了。

让我们先来看看她的家庭。她的家庭有着贵族的血统但是已经衰落了。他们现在是普通的农民且生活困苦。她的父亲是一个懒惰的好事者,他不但自负,无视他人而且过于嗜酒。她的母亲仅仅是一个肤浅的俗人,与其说她是个母亲不如说她是个大孩子。然而这两个不称职的父母却有着七个孩子。因此这个家庭的沉重负担就会随时压在苔丝的肩上。而苔丝是如此深爱着她的弟弟妹妹们以至于她无法忍受看到他们生活在困苦之中。于是,她的命运就已经决定于此 ―― 悲剧迟早都会发生,只是可能是以不同的方式而已。

其次,这个时代的经济变革毁掉了苔丝所属于的乡下人的基本生活。在工业革命后,英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模式逐渐的深入农村地区,新发明的机器被广泛地使用,这就一点点地使农民个体沦落于贫穷和破产。在小说里,为了谋生,苔丝和她的女伴们从Trantridge 到Blackmoor山谷。从 Talbothays 到Port-Bredy 和Flintcomb-Ash,一直展转于各地做零工,因为在收割后不久,她们就会被解雇了。他们已经经历了各种各样残酷的剥削和毫无吝惜的压迫,特别是对于总是在农场承担重活的苔丝。这些无休止的艰苦工作已经把她累垮了,但是她从来没有得到农场主的一丝怜悯。此外,这些独立的农民、手工艺者和像苔丝父亲这样的人被农场主们赶到乡镇和城市里,赶走他们的一种手段就是收回他们的房子和土地。苔丝父亲的死预示着他们的房子租期的结束,所以他们就必须离开他们已经世世代居住的土地,离开农村去谋生。苔丝和她家人的的悲惨经历只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经历贫穷和破产的农民的一个缩影。在这里作者对这个不幸的家庭表达了深深的同情,与此同时表达了他对毁掉了数以千记的“苔丝“的邪恶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诅咒。

再次,苔丝类型的人物都被设定于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希望和能力打破传统的影响的特定的社会中。所以“这些主要的人物反复的不可避免的走向苦恼”。

在这个社会里传统的长老制度已经统治了人们的思想,特别是关于女性的坚实观念,依据这个观念女性的属于她的丈夫。因此如果一个妇女失去了她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嫁给人,不论她的真实感情如何。男性在这个问题上有他们的特权。这个针对女性的偏见使苔丝成为她的同龄人眼中的有罪之人。显然在这样一个传统的环境中,苔丝不得不遭受来自于社会,家庭甚至是她的爱人的谴责。 而真正的罪人艾力克,被设定为毫无责任并且可以永远逍遥法外。所以我们不难理解苔丝会随时感受到“这个社会的关注”,因为她不能摆脱已经深深扎根于人们思想中的社会传统的影响。那么她想回避人类和这个冷酷的世界也就不足为奇了。

命中注定的环境和悲剧的巧合充斥在这本书里,这使得冲突更加强烈,同时给你一种沮丧的预言和宿命的感觉。甚至苔丝她自己后来都逐渐承认命运的信念,正是这点使得她一直以来可能忍受着她所遭遇的不幸。由于受到希腊悲剧的吸引,哈代把苔丝的现代悲剧安排到了异教徒的框架中。因此排除了来世希望的悲剧就成为阴暗的、残酷的、甚至恐怖的。在苔丝生命的尽头,作者写到“评判已经作出,在埃思库罗斯乐章里的神仙首领结束了他跟苔丝的游戏。”就像顽皮的孩子撕坏了风筝,命运毁掉了苔丝的生活。

尽管在小说里有一种宿命的和悲观的味道,哈代仍然试图向我们说明悲剧里人物和环境的确定作用。苔丝的特定性格使得他无法适应她的环境 ―― 她所存在的社会。因此她毫无疑问的被这个残酷的无弹性的社会所虐待并最终被它的陈旧习俗杀害。

参考 文献:

[1]Arold,Kettl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English Novel》, London:Phoenix House LTD.,1953.

[2]David,Lodge.《Language of Fic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6.

[3] John Peck. 《How to Study aThomas Hardy Novel》, London: macmillan LTD.,1987.

[4] 李广博.苔丝的悲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5]林之鹤.苔丝的魅力[J].外国文学研究,1993(1).

[6] 聂珍钊.哈代的“悲观主义”问题探索[J].外国文学研究,1982(4).

[7] Norman Page.ed.《Thomas Hardy Annual》No.3.London:Macmillan LTD.,1987.

[8] 周荣胜.哈代对现代人的探索[J].求是学刊,1994(1).

上一篇: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 下一篇:英语对俄语“零起点”学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