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字字形理论探究留学生汉字习得规律

时间:2022-04-11 10:00:36

从汉字字形理论探究留学生汉字习得规律

【摘 要】对外汉字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汉字教学。对外汉字教学的对象都是外国的学生,根据他们的母语背景不同,又可以分为英国、美国等欧美国家在内的“非汉语文化圈”与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在内的“汉语文化圈”。从第二语言习得心理学上来说,两种不母语背景的学生而言,母语会对学生第二语言习得产生相应的负迁移,这是教学中需要考虑的一方面,但不管怎么说,汉字的教学都是要依据汉字字形的特点来进行的。

【关键词】对外汉字教学;字形;偏误;认知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而其中的对外汉字教学又是其中的难点,近年来,如何提高外国留学生学习汉字的效率和准确率都引起很多专家学者和对外汉语教师们的普遍关注。与拼音文字相比,汉字体系庞大、形体众多、结构复杂,读音意义不明晰。“记汉字难、认汉字难、写汉字更难”,汉字学习往往成为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拦路虎”。汉字难学,一方面是因为汉字是用笔画和部件来表意的文字和字母拼音文字存在很大的差异,汉字是表意文字,字形无法表音,即使有表音作用的形声字,其声旁也只可以部分或者比较含蓄地表音从而造成学生对汉字的特点和性质认识欠缺;另一方面我们对对外汉字教学的规律的研究和应用也存在局限。汉字课一直处于尴尬的地位,仅是附属于精读课或者阅读课而存在的,甚至有学者提出,汉字不需要学会写,仅是认读就可以了。

汉字的字形理论是晚于汉字的起源的,但对字形的研究自东汉的“六书”说之后就从未间断过,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以六书理论为本共分析9353个汉字的音形义,系统地总结了汉字的构造方式和造字规律。可以说,“六书”理论对汉字字形的总结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之后又有唐兰的“三书”说,苏培成的“新六书”说,黄天树的“二书”说等等。王宁在《汉字构形理据与现代汉字部件拆分》中认为,《说文解字》中字形的讹传与对字理分析的误差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纠正,古汉字形义统一的表意文字特点,在理论上已成定论。起码,绝大多数通行字的字形与旧时理据保持着明确的对应关系,这是不能否认的事实。但是随着《汉字简化方案》的推广,其中所规定545个简化汉字中,有很大部分是不可以用“六书”的造字理论来划分和概括的,因此,如果单纯运用“六书”等理论作为对外汉字教学的依据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我们既要在运用“六书”造字理论的进行教学又要适当融入其他字形理论,才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对外汉字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汉字教学。对外汉字教学的对象都是外国的学生,根据他们的母语背景不同,又可以分为英国、美国等欧美国家在内的“非汉语文化圈”与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在内的“汉语文化圈”。从第二语言习得心理学上来说,两种不母语背景的学生而言,母语都会对学生第二语言习得产生相应的负迁移,这是教学中需要考虑的一方面,但不管怎么说,汉字的教学都是要依据汉字字形的特点来进行的。总的来说,汉字字形呈现出以下的特点:

一、汉字的文化载重信息量大。历来文字都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载体,而对于汉字这个古老的文字而言更是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众多文化信息。很多时候,我们对留学生的汉字教学割裂了汉字与文化的联系,孤立地在当今语境下识字,忽视了汉字作为汉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与镜像和汉字所凝聚的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留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导致记字困难。

二、汉字是以笔画为基本组合的方块文字。在日常常用的5000多个汉字当中,笔画在7画以上的大约有3500个左右。汉字在字形上是以一定的笔划和构字规则组成的方块字,是一种二维平面的空间图形。组成汉字的最基本的笔画,如点、横、竖、撇、捺、挑、折、钩等。虽然基本的笔画数量少,但由此而衍生的笔画却很复杂,汉字结构复杂,形似字多,难于区别。总之,对留学生来说,由横竖撇捺点钩提折这些笔画组合而成的方块字与由一二十个字母按一定规律单向线性排列起来的拼音文字相比,简直就是用不同思维来组合的方式。

三、汉字的四声对应不同的汉字也会对不同母语背景的学生造成很大的困扰。对于拼音文字来说,只要掌握了词汇的发音一般都能正确地拼写出来,因此学习的要点便简化为建立音与义之间的关联。而中文则不然,方块字虽然是形音义的结合体,但汉字的同音的汉字很多,而且同一音素的不同声调又可表示不同的汉字。从单纯的字素来说,仅根据汉字的形、音来解释义的汉字所占的汉字比例也不是很高。

四、从现代汉字的发展趋势来说是以简化为主,以形声字为主,所以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只会越来越弱。《说文解字》收汉字9353个,1988年国家语委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共收汉字7000个。现代汉语用字在10000左右。根据康加深(1993)的统计,在7000个现代通用汉字中,属于形声结构的有5631个,约占通用字总数的80.5%。根据潘钧(2004)的统计,在《现代汉语频率词典》中使用频率最高的1000个汉字中,形声字占58%。

汉字识记对母语为拼音文字的外国人来说有相当大的困难。因为它的造字方式与思维与拼音文字完全迥异。拼音文字的字形构造简单。在视觉上,拼音文字的单词的字母是呈现线形排列的,字母的个数、排列情况基本都与发音有相对应的关系,复杂程度低。而汉字则不然。汉字不仅字符数量庞大,而且构字部件数以十百计,笔画和部件还存在很多的变体,各种组合的特征在每个汉字的方形框框内还有不同的组合方式,并有上下、左右、内外等不同的排列维度,使之字形构造也特别复杂。

学习心理学研究证明,任何一种学习都要经历泛化、初步分化和精确分化的三个阶段。其实对于留学生的汉字教学不同于初识字的儿童,他们有母语的惯性思维的影响,因此,在每个阶段都应该有一个反逆向迁移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学生的认知活动水平和习得心理不同,因而教学的指导思想、措施和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即从对字形结构各组成部分以及形、音、义三者之间初步建立模糊的联系,到初步建立比较确定的联系,再到建立统一牢固联系的过程。

一、在泛化和初步分化的阶段,应注重笔画和笔顺的规范化训练。对于零起点的学习者,在教学中我们大可不必让他们一开始就学写汉字,而是先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度训练以后,在掌握了一定数量的生词、句之后,有一定词汇量的积累以后才开始汉字教学。而在此阶段,留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偏误或逆迁移则表现在:结构混淆、笔画增减、结构不匀、位置改变、结构松散等。在识字的最初阶段,应选择笔画较少的,字形结构较简单的,字形合拢的,字形由横直线组成,字形对称的字进行教学,这易于学生观察掌握。汉字有其独特的构成特点、悠久的演变历史及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不妨从汉字的文化中着手,可以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图形和甲骨文的字形,然后讲述字形的逐步的演变,这样可以加深初学者对字形的整体印象。

上一篇:“生源减缩”背景下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下一篇:关于工程检测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