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因素与预防措施

时间:2022-04-11 09:31:52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控制措施,减少VAP的发生。

方法:通过分析VAP的感染原因,制定VAP预防控制措施。

结果: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可以降低VAP的发生率。

结论:VAP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采取不同预防策略联合应用,可有效减少VAP的发生。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 感染因素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021-0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机械通气48h后或停用机械通气去除人工气道48h之内发生的获得性肺炎,是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类型之一[1]。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医疗资源浪费的特点。国外报道VAP的发生率为9.0%~70.0%,病死率50.0%~69.0%[2]。国内调查VAP发生率为43.1%,病死率为51.6%[3],本研究对我院PICU发生小儿VAP的感染因素与预防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为进一步完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1年4月~2013年2月我院PICU收治的75例机械通气超过48h有完整资料的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机械通气持续时间48~218h,、其中重症肺炎32例,呼吸窘迫综合症16例,重症手足口病12例,败血症9例,复杂先心手术后6例;均采用口腔明视气管插管,其中男孩43例,女孩32例,年龄3个月-12岁,平均4.6岁。

1.2 诊断标准。①VAP发生在机械通气48h以后或脱机72h内。②机械通气期间出现发热,体温≥38℃;气管内吸出脓性分泌物;白细胞计数≥10.0×109/L;深部痰培养,检出致病菌或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培养出新的致病菌;X线胸片出现新的渗出性病灶;在通气期间出现不明原因的动脉血氧分压下降[4]。

1.3 结果。75例患儿发生VAP共9例,发生率为12%;死亡2例,发生率为2.67%。

2 VAP感染的危险因素

2.1 外源性感染因素。

2.1.1 机械通气时间较长。建立人工气道后,气管直接向外界开放,呼吸道失去了对病原菌的过滤和非特异性免疫保护的正常作用;也增加了受污染和与外界空气接触的机会。

2.1.2 医源性因素。包括呼吸机管路消毒不彻底、呼吸机管路中积聚含菌冷凝水、气管插管灭菌不严、供氧湿化瓶中的水、雾化器、复苏囊、吸痰器等都可能成为感染源。

2.1.3 药物的应用。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使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机体防御屏障被破坏而引起感染。机械通气病人常应用制酸剂以预防应激性溃疡,当胃液pH≥4时,则可导致致病菌在病人口咽部或胃内迅速大量繁殖。

2.2 内源性感染因素。

2.2.1 自身菌群的移位。误吸是造成自身菌群移位的直接原因,尤其是昏迷的病人,咳嗽、吞咽反射抑制,气道内的清除功能低,口咽部分泌物不能经口吐出或咽下,易造成误吸。

2.2.2 机体免疫力下降。尤其是儿童、慢性消耗性疾病、危重病人等合并肺部感染的机会明显增加。

2.2.3 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的患者口咽部与下呼吸道的屏障直接受到损害,提供了细菌进入下呼吸道的机会,同时又成为细菌繁殖的场所。粘附在气管的细菌也因吸痰而脱落引起感染。

2.2.4 呼吸机雾化和湿化系统管理不当。由于呼吸机的雾化装置被污染而引起VAP或带菌的呼吸机管道冷凝水倒流入患者气道造成细菌的直接种植。

2.2.5 胃肠道定植菌逆行与吸入。以接受胃肠营养、止酸剂治疗的患者较为常见。这类病人的胃液pH值常≥4,微生物可在胃中繁殖至高浓度;当发生胃液反流或误吸时往往造成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这也是VAP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

2.2.6 多种广谱抗生素的应用。长期使用多种广谱抗生素改变了患者正常微生物的寄生,免疫功能下降或抑制,使VAP发生机会增加。

2.2.7 其他。医务人员在护理、操作、吸痰引流时未做到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手上的细菌直接被带入患者的气道内,种植于下呼吸道而引起VAP。

3 VAP的预防措施

3.1 一般性预防。包括严格戴口罩、穿隔离衣和手套,严格无菌操作,安装通风与空气净化设备等,这些措施仍被公认为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

3.2 洗手。医护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的最常见的传播途径,而洗手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最简便且易行的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的手段,护士在各项操作前后、在接触一个患者前后均要洗手,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用流动的清水或洗手液进行洗手。

3.3 减少误吸。避免给吞咽异常的患者经口喂食。患者取30~45度半卧位可避免胃液反流,使口咽部细菌定植概率降低,减少误吸的发生,减低VAP的危险眭。

3.4 消化系统预防。实施选择性的消化道去污染和口腔去污染,减少胃肠道和口咽部的定植菌群,主要用于免疫力低下的VAP易感人群和高危人群。同时应在病情允许下避免使用抗酸药物和H受体阻滞剂。

3.5 呼吸系统预防。镇静剂和肌松剂可减弱患者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咳嗽能力,使得误吸易于发生,引起肺部感染。故应减少或限制使用影响意识的药物(镇静剂、肌松剂)。对使用中的呼吸机、呼吸管路、湿化器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两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湿化器中须使用无菌水,每24h更换一次;积水杯中的冷凝水应及时倒弃,不可使冷凝水流向病人。冷凝水不可直接倾倒室内地面。

3.6 人工气道的护理。建立人工气道后,需定时吸痰,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首选经口插管的原则,如必须经鼻插管者,插管时间应小于48h。仔细评价患者的自主呼吸和咳痰能力,指导患者正确咳嗽、翻身和拍背。

3.7 胸部物理治疗。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引流,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VAP的发生与下呼吸道分泌物清除受阻有关,胸部物理治疗可以促进肺内分泌物的排出,从而减少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

3.8 营养支持。给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措施。应尽早给予患者肠内营养,若早期胃肠道不能耐受较大容积营养液时应辅以肠外营养。营养不良可增加细菌对支气管的依附性和院内肺炎发生的危险性,多数研究发现早期进行肠道营养可减少VAP发生。

3.9 加强相关知识培训。高度重视对医护人员的VAP相关知识、技能培训是预防VAP的关键。定期组织学习,与考核,同时应加强细菌学监测,人工气道的病人应定期留取痰培养标本送检。

因此,VAP的预防不能单靠某一项措施或某一个医护人员,我们应综合医护无菌技术、患者条件和预防外源性污染因素,正确管理患者和呼吸环路,尽可能降低VAP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杨韦华,张廷香.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及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分册,2001,20(6):253-256

[2] 钱彩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对策[J].临床肺科杂志.2007,12

[3] 王婷.预防呼吸机肺炎的临床进展[J].护理研究.2008,22

[4] 张世琼.夏梅.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8.22.(4):853-855

上一篇:比较抗心律失常药物和环肺静脉隔离治疗房颤的... 下一篇:浅谈新生儿听力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