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充满创新

时间:2022-04-10 01:13:04

让课堂充满创新

摘 要: 科学知识的发现,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来源于建立在原有创造基础上的创新。小学教师作为向学生较为系统地进行科学知识教育的主要肩负者,承担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责任。新课改呼唤创新,课堂教学趋势创新,教师应该集中所有的智慧,让课堂插上创新的翅膀。

关键词: 小学课堂 教学环境 质疑 想象 创新

一、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是让课堂充满创新的前提

1.创设和谐愉悦的心理环境,使学生敢于创新。

民主、和谐、宽松、自主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思维活跃。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消除了胆怯和依赖心理,无拘无束地充分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的情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热爱、信任、尊重每一位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巧妙应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当学生的创新想法明显不对或不够完善时,应首先肯定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感受到心理的自由和安全,并且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保持创新的热情。

2.创设合作交往的群体环境,使学生勇于创新。

每个学生都要在一定的群体中学习,即使是个别学生的创新活动,往往也离不开其他人的帮助和影响。因此,群体对创新能力的作用不容忽视,有利于创新能力开发的群体能产生一系列效应,主要是全力效应和互补效应。全力效应是指学生的创新能力往往能聚集起来形成合力,取得更好的效果。互补效应可以包括知识互补、能力互补、性格互补、优势互补等方面。在一个合作交往的理想集体中间,个别学生和群体的创新能力都有可能得到充分开发,所以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合作交往的群体环境。

如在教学《做沙盘》时,虽然每个学生都有学具材料,都能自己做沙盘。但是,要想做得布局比较准确、合理,又比较精致,那就不是一两个同学的能力所能达到的。这就促使学生自发地结成合作小组,有的负责观测学校布局,有的负责画出平面图,明确校园中的主要建筑物、树木的位置,有的负责准备所需材料……这样课下的准备工作做得比较充分,课上各组同学再分工合作,有的同学负责剪,有的负责粘,有的负责布局,基本上一节课都能顺利完成任务,而且沙盘模型做得很精致。

3.创设主动探索的时空环境,使学生有机会创新。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因此,科学教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索,体验未曾经历的独特经历。例如我在第一个班上教学《我看到了什么》一课时,采用小组形式对学校的树木进行观察,刚开始时场面热闹;学生们围在一棵大树周围左瞧右看、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叫组长们把所发现的现象登记起来,但大约几分钟左右,有一部分的同学认为已发现完了,开始无所事事,学习达不到预想的效果。课后,我前思后想,觉得这种教学方法不行,所以在第二个班观察大树前提出采用竞赛的方法,把全班分成8个小组,每组针对一棵树进行观察,在小组内每人一张记录纸,将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后,再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在每一个发现后都注上谁是发现者,小组共发现多少。回到教室再评出“小发现家”和发现最多的小组,这种双激励下的观察活动,既避免了热热闹闹的场面,又避免了不够专注观察的现象。学生观察的兴趣也因为竞争激烈而持久不衰,新发现层出不穷,“我发现榕树的树根长到树干上。”“我发现这棵大树的裂纹比那些小树的大。”“我发现树叶上有一小块白色的膜,是虫的家吗?”“我听到了树叶在对我说悄悄话。”等等。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学生充分地体验到了发现的乐趣,探究的热情高涨。探究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是听之任之,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对科学探究的能力有限,教师给予适时的、必要的、有效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在学生感到乏味与无助时,给予适当的激励与引导,使学生对司空见惯的事物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从而发现事物的内在本质,这是十分必要的。

二、鼓励质疑问难,激发好奇心,是让课堂充满创新的关键

质疑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激发思维的有效策略。生疑是思维的开端、创新的基础。好奇、好问、质疑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探索未知领域的摇篮。课堂上,学生能够向教师质疑,向课本质疑,向同学质疑,说明他肯动脑筋,并且有一定的分析、综合、判断、归纳信息的能力。教师抓住时机,及时捕捉学生中不时迸发出来的创新的火花,这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品质大有裨益。如:在五年级上册学习《纸》一课时,当教学进入汇报产生的疑问这一环节时,学生的思维前所未有地活跃,竟然提出了“宣纸与报纸比谁的吸水性能强?”、“牛皮纸与信纸比谁更光滑?”、“牛皮纸与硬纸板比谁的承重能力强?”等23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我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问题引入以问题结束,很大程度地拓宽了教材。孩子提出问题的同时,就是在动脑筋,思维在积极地活动。教师不要怕麻烦而不理不睬,更不应压制和训斥。孩子提出疑问是认识深化的表现,也是创造发明的开始。通过提问可以从不知到知,从知道到知道许多,从表面现象到发生机理,越问越聪明。科学课应基于问题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对于问题的探究中学习。

课堂中让学生质疑问题,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养成了质疑、敢问的习惯,逐步形成了会问、善问的思维品质。

三、激励想象,大胆猜测,敢于求异,是让课堂充满创新的核心

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品质之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创新是要构建眼前不存在(或对创造者来说不存在)的事物的设想,这就需要想象。保护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造机会让学生去想,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碰撞出创新的火花。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指出:“做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就是说,不论是研究活动还是学习活动,都必须学会提出有现实意义和有创造性的问题。如果只学会解决别人提出的问题,就非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正如爱因斯坦指出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科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理论,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长期以来小学科学教学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讲解,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满堂灌的现象十分普遍。教师教学中缺少、甚至就根本上没有问题意识,以致培养出来的大多数学生不会提问,更谈不上提出有创意的问题。在上《蜗牛》一课时,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改变了教师的角色,以全新的教学观念进行教学。将本节课主要分成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1.学生根据研究主题和个性自由组合实验小组。

2.学生根据“材料超市”提供的材料制订实验方案,记录在《小小科学家活动手册》中。

3.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以平等的合作者参与学生实验,来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同时告诫学生把产生的问题及时地记录在《小小科学家活动手册》中的“问题卡”上,特别是一些联想或灵感迸发的创造性的问题,以便勤作思考或向别人请教。

4.反馈实验情况和提出疑问。

当学生进入汇报产生的疑问这一环节时,学生的思维前所未有地活跃。“蜗牛的螺旋的多少是否与年龄有关?”“蜗牛的壳里面有什么?”“蜗牛的螺旋方向是否与北半球和南半球地理环境有关?”“蜗牛的寿命有多少年?”“蜗牛的耳朵在哪里?”“蜗牛喜欢生活在多少温度的环境里?”“如果在热带找到蜗牛,那么又如何解释蜗牛的生活环境呢?”这样富有创意、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竟有25个。

灵活的思维方式与创新活动密切相关。一个人如果只会按一种固定方式或老师教的方法去思考和处理问题,是不会形成创新能力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敢于求异,打破思维定势,多角度思考问题。同时,教师要善于挖掘那些具有探索性、解题策略多样化、答案不唯一的问题,积极寻找不同的思路,让学生在求异思维中培养创新能力。

上一篇:将素质教育引入课堂教学 下一篇:浅论职业教育要走特色办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