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分享而不是强制分享

时间:2022-04-09 01:33:38

周末,冬冬妈带着冬冬来我家玩,大人在客厅里愉快地喝茶聊天,妞妞、冬冬两个年龄相仿的小家伙则在房里快活地玩。可是和谐的气氛持续不长,屋里面就传来了争执声。我们闻声过去,原来冬冬想抢妞妞新的玩具枪玩,可是妞妞却死死抱着不肯给冬冬。

看两个小家伙互不相让,我和冬冬妈赶紧好言相劝。冬冬妈劝冬冬玩其他的玩具,别抢妞妞的玩具枪;我则说有好玩的就应该和好朋友一起分享,并劝妞妞让冬冬玩一下她的玩具枪。可是两个小家伙并不听劝,妞妞仍紧紧地抱着她的玩具枪,不给冬冬玩,而冬冬则哭着闹着说非要玩这个玩具枪不可。

看着哭闹的冬冬,我脸上有点挂不住了。冬冬是客人,理应热情相待,让他开心,现在可好,我们不仅没把冬冬哄欢喜,还把人家弄哭了,真是太不像话了!我板起脸强行把玩具枪从妞妞怀里夺过来,放到了冬冬手里面。见自己守护的玩具被强行拿走,妞妞气得跑到一边大哭了起来,而冬冬此刻也没玩枪的兴致了,仍旧哭个不停。冬冬妈一见形势这么紧张,赶紧抱着冬冬提前回家了。

冬冬妈走后,我劈头盖脸地质问起妞妞来:“不就是一把玩具枪吗?怎么就不能拿出来和冬冬一起玩?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小气了?这下好了,把冬冬气走了,你自己一个人玩吧!”

妞妞见我真生气了,赶紧怯怯地蹭了过来,哭着辩解道:“每次我玩别人玩具,你都会让我先问可不可以玩,可是冬冬不问我同不同意就直接过来抢。今天我已经给了他那么多玩具玩了,可是他还来抢我的玩具枪,这是我的新玩具,我还没玩够呢!而且他一哭你就帮他抢,这到底是不是我的玩具啦?”

妞妞一番话,特别是最后那句“是不是我的玩具”,让我一下子冷静了下来。我开始客观地思考整个事情,最终明白在引导孩子分享的过程中,自己犯了两个错误:

一、忽略孩子的感受

一直以来,妞妞玩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时,都会先礼貌询问并尊重对方的意见,不乱抢乱要,她习惯并接受了这种分享模式。当冬冬不是用这种方式,而是不由分说上来就抢时,妞妞自然会感觉自己的安全感受到侵犯,进而激发起捍卫自己权利的昂扬斗志,出现了两人对峙、互不相让的形势。

二、太顾及颜面

在两个孩子发生争执时,我更多地从自己孩子身上找原因,采用蛮横的方法强迫让妞妞分享,这实际上是自己的虚荣心在作祟,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朋友对孩子的肯定,对自己教育方式的肯定。这种为顾及颜面而无视孩子权益的行为,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致使孩子对自己物品的所有权感到迷茫。

想明白这点以后,我诚心诚意地向妞妞道歉,并保证再有类似情况时,妈妈一定会让小朋友礼貌地征求妞妞的同意;如果妞妞坚决不同意,妈妈则会充分尊重妞妞意愿,不再粗暴地干涉,毕竟,分享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我知道,我不能因为大人所谓面子而影响孩子心理和情感的健康成长,我也知道,当妞妞的物权意识充分巩固,有了足够安全感以后,她自然会乐于主动分享的!果然,不久以后,当妞妞和冬冬再一次遇到了玩具分享的事情,妞妞在犹豫了一下后还是同意让冬冬摸了摸自己的新娃娃,而平时比较霸道的冬冬这一回竟配合地摸了摸就缩回了手,这时,两个小家伙都开心地笑了。

上一篇:打造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 下一篇:儿子买玩具,输入金钱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