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不愉快时,请仔细倾听

时间:2022-04-17 09:30:29

倾听就是允许孩子把情绪流淌出来,就是接纳与理解,就是爱。

――孙瑞雪

国庆长假,杉妹的表哥田宇要来我们家做客。因为房间有限,我们决定让杉妹跟我们睡,以腾出房间给表哥用。尽管我们提前好几天就开始给杉妹做思想工作,但表哥到来的那天晚上,杉妹还是趁我们不注意时,飞一般地跑回到自己的屋里,躺在了床上。

杉妹爸发现后,有些不高兴地说:“不是前几天就跟你讲好了吗?田宇哥哥是客人,你得把房间让给客人。”“我就要睡我自己的房间!”杉妹固执地回应道。“不行,你必须跟我们睡。”杉妹爸生气地说,并强行把杉妹抱到我们的床上。杉妹用力地挣扎,仍想回到自己的床上,无耐敌不过爸爸有力的大手。在几经努力仍无法达到目的的情况下,杉妹的情绪终于爆发了,嚎啕大哭起来。

听到哭声后,我们都赶了过去。奶奶见后,心痛不已,她把杉妹抱过去,边擦眼泪边安慰说:“杉妹别哭了,再哭就不好看了,不想跟爸爸妈妈睡的话,就跟我睡。”谁知奶奶的话一出,杉妹哭得更伤心了。正在大家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我突然想起不久前在育儿书上看到的一个疏导孩子情绪的方法――倾听,于是,我决定试试。

我向奶奶怀中的杉妹伸出手,说:“来,妈妈抱抱,妈妈知道你很委屈(帮助孩子理清自己的感受),或许躺在妈妈肩头哭一会儿会好受一些(告知孩子可以采用的处理方式)。”

杉妹果真顺从地靠在我的肩上大声地哭着,并不停地说:“我就想要在自己的房间睡觉。”

我理解地点了点头(与孩子共情),并把杉妹抱得更紧。过了一会儿后,我开始尝试和杉妹交流:“杉妹是不是觉得本来在自己的房间睡得好好的,田宇哥哥来了,要换成和爸爸妈妈睡,有些不习惯这种改变呢(帮助孩子理清第一重感受)?”

杉妹听后,哭声减小了,她边用手擦眼泪边说:“是呀!爸爸还很凶地对我!爸爸不好。”说着,又开始大哭了起来。

我用手拍了拍杉妹的肩膀和后背,亲了亲她的小脸:“妈妈知道爸爸这样不礼貌的做法让你觉得很受伤害(帮助孩子理清第二重感受),爸爸怎么能这么对你呢?爸爸这样做肯定是错了(给第二事件定性,减轻她所受的伤害),他应该向杉妹道歉。”这时,杉妹爸配合地走了过来,他亲了亲杉妹的额头,轻声地说:“杉妹,爸爸不应该那么粗鲁地对你,以后一定改正!惩罚爸爸明天陪你去公园,好吗(重新建立亲子关系)?”

杉妹止住了哭声,哽咽地点了点头。我趁机对杉妹说:“你看,爸爸这么讲道理,知道做错了事要道歉。我相信杉妹也是讲道理的,知道我们应该怎么对来我们家的小客人田宇哥哥的(解决问题)。”

“我会让田宇哥哥睡我的床,但是我今天晚上不睡觉,我要坐一晚上!”“恩,好吧,我尊重杉妹,而且我会陪着杉妹。”我用手机放她喜欢看的视频以暂时转移她的注意力。最终,她在“动物打哈欠”的视频与“宝贝,睡吧”的安眠曲中安然地睡着了。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往往难以准确地说出来自己的内心感受,所以,当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就会通过激烈的情绪表现出来。这时需要我们耐心而诚恳的倾听,鼓励孩子去表达感受,并让他与我们共同分担这种感受。通过这种分担,孩子会减少受到的伤害,感受到更小的压力,增强对自己情绪及行为的控制能力,在面对挑战和日常生活中的失意时,才会做出更好的选择。

编后

倾听孩子的感受时,请遵循以下5个准则:

1.接受和尊重孩子的所有感受。

2.向孩子显示你正在听他倾诉。

3.告诉孩子你所听到的以及你的想法。

4.用形容词来为孩子不愉快的感受命名(委屈、受伤害)。

5.只有在帮助孩子了解其感受之后,你才能给他提忠告、建议或教他以不同方式来对待不同的情境。

上一篇:和这个世界谈谈孩子 下一篇:无为也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