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讲堂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时间:2022-04-09 05:28:31

学生讲堂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摘 要】对于研究生而言,在培养过程中,重要的是提高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提高研究生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增强意识也是必要和必须的培养环节。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生部通过开展学生讲堂,有效地锻炼了研究生写作和表达能力,增强了提高写作和表达能力的意识,同时也在同龄人之间进行了自我教育。

【关键词】学生讲堂;研究生培养;写作能力;表达能力;演讲

一、学生讲堂实施的背景

研究生是比本科生更高层次的教育,培养的重点是其科学研究的能力,除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理论研究,进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外,笔者认为科学研究的能力也包含概括总结能力(也可称为写作能力)、学术交流能力(也可称为表达能力)。理工科研究生及培养单位往往只重视理论研究,而忽略或不重视写作能力及表达能力的学习、培养,缺乏系统的锻炼,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在项目报告编写、向上级汇报、同行交流,特别是与外籍人士学术交流方面不十分尽如人意,尽管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由于提炼总结不够,不善于表达,很难得到他人和单位的认可。

国际知名品牌苹果系列产品之所以能畅销全球,主要原因是大量高科技技术的应用,除此之外,其前行政总裁乔布斯超强的表达能力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乔布斯出色的演讲能力以及在新产品会前所做的大量准备工作——精心准备演讲多媒体,字斟句酌,才使得世界人民全面深入的了解苹果系列产品科技含量以及人性化设计,才使得苹果品牌走向世界。

为提高研究生写作能力、表达能力,提高其重视这两种能力的学习意识,同时考虑到研究生更容易在同龄人之间引起共鸣,学生之间的自我教育比老师说教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生部(下称“我部”)开展了学生讲堂。

二、学生讲堂的组织与实施

1.学生讲堂采取两种类型:英语演讲、中文演讲。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进行科学研究越来越需要与外籍人士交流、合作,英语写作与表达能力也变得日益重要,因此我部学生讲堂采取英文演讲和中文演讲两种形式,题材不定,每期选定主题,比如研究生素质专题、发展与健康专题、低碳生活专题等。

2.学生讲堂完全由学生写、学生讲,研究生部组织实施,班委会参与组织。学生讲堂的对象为学生,因此在稿件的写作、现场演讲全部由学生本人完成。研究生部负责讲堂的组织与实施,如主题的确定、讲堂的要求、奖项的设置、评委的聘请、评分标准的制定等、班委会参与到学生讲堂的组织中来,如稿件征集、分数统计等。

3.班委会、研究生部审核稿件。征集的部分稿件不适合在公共场合演讲,部分稿件存在应付差事的情况,班委会、研究生部进行两级审核,认真指出问题,提出修改意见,研究生针对修改意见修改稿件,接受再次审核,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通过审核、修改建议的传达以及学生的反复修改,可以有效地帮助参与者掌握写作的要求和技巧,在写作能力的培养上能达到一个快速的提高,并且有效的强化写作意识。

4.聘请评委评分、点评。我部聘请经验丰富的专家担当评委,演讲过程中依据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进行认真细致的现场点评,提出研究生在今后的写作、思想表达中应该着重注意的方面,指导其确立研究生语言锻炼规划,引起重视。

5.形成长效机制。教育应该是全体教育,不是针对一个人或一部分人,为了实现公平教育、平等教育,我部克服种种困难,确保将学生讲堂涵盖到全体学生,坚持每学年进行两期学生讲堂,受众对象主要为新生,老生可自愿参加,形成长效机制。

三、学生讲堂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生思想已基本成熟,有主见、独立性强、个性强,在学生讲堂实施过程中,由于对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不够,再加上人类固有的惰性,研究生对学生讲堂抵触情绪较重,参与热情不高,活动开展的初期几乎无人问津,活动开展困难。

四、解决对策

未解决学生讲堂存在的问题,保证学生讲堂有效进行,提高讲堂质量,我部采取一系列对策,确保受众对象。

1.进行思想教育。通过师生交流、班会等形式,摆事实、讲道理,对研究生进行重要性说服教育,疏通思想,转变观念。

2.奖励优秀。对在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颁发证书,发放奖品,鼓励学生认真准备、仔细写作和演讲,提高写作和演讲水平和效果。

3.将成绩纳入奖学金评定及毕业综合考核。我部对研究生进行奖学金及综合考核评定,作为用人单位的招聘参考,采取将学生讲堂的成绩纳入两次考核,增强研究生参与的积极性。

通过学生讲堂的认真组织和实施,可以有效增强研究生提高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的意识,对学生在写作、表达能力方面是一次锻炼,同时,通过不同的主题讲堂,以同龄人进行自我教育,更容易被研究生接受,可以达到很好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卡迈恩·加洛.乔布斯的魔力演讲[M].中信出版社,2011-11.

上一篇:谈谈中学思想政治启发式教学的意义及要求 下一篇:地方高校国际交流合作面临的问题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