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进课堂研究

时间:2022-04-08 06:30:54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进课堂研究

[摘要]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唯物的幸福观,也是辩证的幸福观,是全面科学的幸福观。“90后”大学生的幸福观存在一些误区,如存在物质主义幸福观、网络精神主义幸福观、禁欲主义幸福观等。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高校应开设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的专门课程,增强其实践性和趣味性,并在德育中突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提高大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幸福观误区;幸福观课堂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6)01-0109-02

一、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解析

与唯心主义幸福观不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在分析人类幸福观积极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社会劳动实践经验的总结形成并发展着的辩证唯物主义幸福观。

(一)唯物主义幸福观

第一,作为幸福的载体,人一定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生命在才有幸福可言。然而生命并不是幸福的全部,只有健康、积极向上、肯于奉献不损人利己的生命才是获得幸福的有意义的生命。

第二,幸福源于人的劳动实践。人的幸福感或幸福观念是人们关于幸福的意识对社会客观实际的主观反映,它不是凭空存在的,且随着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地随之发生变化。

第三,强调物质生活资料对幸福的基础性作用,并重视社会生产关系对幸福的决定性作用。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资本主义社会,少数资本家占有大部分生产资料,广大劳动群众很少甚至没有生产资料,在劳动产品的分配上也是少数资本家占有绝大部分劳动产品。少数资本家的幸福是建立在对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剥削基础之上。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消灭了剥削,消除了两极分化,为人民大众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和幸福开辟了道路。

(二)辩证的幸福观

第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从客观方面来讲,幸福观不能脱离客观环境而独立存在,幸福的获得需要建立在客观环境基础之上。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人们获得幸福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和有效途径。从主观方面来讲,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个人关于幸福观念对客观环境和社会生活状况的主观体验,包括个人的价值取向、生活态度以及精神状态等。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正是这种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第二,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物质和精神的统一是实现幸福的最高形式,停留在物质层面而不追求精神提升的幸福是低级的。物质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对精神幸福的提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没有物质生存基础何谈精神幸福?它是我们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基本保障。精神幸福的提升对人们进一步追求物质幸福具有推动作用。所以,人在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比如吃、穿、住、用、行等基础之上,还应当获得社会归属感和认同感,它是物质幸福基础之上的更高级的形式。

第三,劳动与奉献的统一。劳动作为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为人们获得幸福提供物质基础,同时人们可以享受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带来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获得内心的幸福。内心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又进一步推动人们进行新的劳动和创造,进而产生新的幸福感,如此循环往复。

第四,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统一。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好比水滴和大海,水滴离开了大海很快就会蒸发,大海没有水滴的汇聚就不会成为大海。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所以个人幸福寓于社会幸福之中,只有不断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体现自身价值,满足物质和精神上的幸福。

二、“90后”大学生幸福观的误区及成因

在我国,“90后”大学生是促进社会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健全幸福观的树立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然而对我院及周边院校部分“90后”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当今“90后”大学生幸福观存在几个方面的误区。

(一)物质主义幸福观

持该种观点的“90后”大学生认为,在物质上越富有就越幸福。穿名牌衣服、戴名牌首饰、用名牌产品(名牌手机、名牌电脑等)、开豪车、住豪房就会越幸福,强调了幸福的功利主义色彩,将幸福等同于物质享受。

(二)网络精神主义幸福观

随着网络的发达和普及,几乎每个人每天都在接触网络,“90后”大学生也不例外,可以说每人都有一部手机和电脑。然而有很大一部分“90后”大学生认为必须要每天每时接触网络,刷手机、玩电脑,否则就会感觉无聊、空虚、没有幸福感。他们不惜牺牲读书学习的时间来玩网络游戏,甚至牺牲晚上休息的时间玩游戏和刷手机,第二天白天不上课或上课没精神,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而接触网络的时候就会觉得很幸福,形成了一种网络精神主义的扭曲幸福观。

(三)禁欲主义幸福观

持该种观点的“90后”大学生认为人应当对欲望加以节制,在物质上不能追求奢华,精神上不能追求激烈。他们认为人之所以感到不幸福是因为欲望太多,所以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上他们表现得很平淡,对于学校的一些竞赛活动或娱乐活动表现得毫无兴趣,显得比较懒散,对自己的一点点成绩就能够满足,缺乏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动力。

大学生幸福观的形成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学校作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对于正处在“三观”形成时期的他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有着更加重要的影响。然而当前很多高校很少有专门开设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课程的,即便有少数开设的,也只是把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教育蕴含在了其他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当中,没有从根本上突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对大学生幸福观形成的引导作用,更谈不上对幸福观教育的考核。除了没有专门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理论课程以外,在课外实践活动中也很少专门涉及幸福观的教育,缺乏对学生幸福意识的激发,幸福观教育活力不足。此外,社会不良风气、家庭不和谐氛围、父母良好教育的缺位以及学生自身的原因等都给当代“90后”大学生幸福观误区的产生带来了影响。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

处于“三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而在学校的时间除了休息大部分在课堂上度过,所以针对当代“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产生误区的原因,应特别加强对其进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课堂教育。

(一)开设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的专门课程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作为全面的科学的幸福观理论,对于当代“90后”大学生正确幸福观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在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的专门课程不仅可以让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基本理论和观点,而且还会因专门开设幸福观教育的课程增强学生对幸福观形成的重视程度。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课程设置上,要积极吸取国内外优秀高校的先进经验,让更多的学生喜欢这门课程。

(二)在德育中突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

把对当代“90后”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寓于德育中,在德育的目标中体现大学生的幸福观,自觉地把大学生的主体性放在首位,将他们的修德同自身的物质和精神的幸福联系在一起。在德育的方式上彻底摆脱传统的单一灌输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让学生轻松自由地发言,活跃课堂气氛,做到寓学于乐。在德育的内容上突出对大学生物质观、利益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与时俱进,做到物质幸福同精神幸福相统一,个人幸福同社会幸福相统一,树立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三)增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的实践性和趣味性

单纯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理论知识学习会显得枯燥和乏味,然而离开系统理论知识的实践活动又会容易失去航向,不能更好地突出幸福观教育的目的性。这就需要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理论教育的过程中因时因地安排一些实践活动,比如社团活动或文艺节目等,同理论知识形成一个系统,让大学生在集体的融合中提高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的实践性和趣味性。

参考文献:

[1]李源.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及其当代意义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3.

[2]吴冬梅.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现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3]杨丽媛.试析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及其现代启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2.

[4]周静.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及其对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的启示[D].泉州:华侨大学,2011.

[5]田红娟.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的当代价值[J].新西部(理论版),2013(6).

[6]陈成志.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先进性及其时代价值[J].世纪桥,2012(6).

[7]黄彦军.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

上一篇:应用型商务英语本科人才培养理念下的“生态化... 下一篇:浅析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