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商务英语本科人才培养理念下的“生态化”商务单证教学浅析

时间:2022-03-19 11:36:45

应用型商务英语本科人才培养理念下的“生态化”商务单证教学浅析

[摘要]以“英语语言职业化,商务技能国际化”为核心竞争力的应用型商务英语本科人才,是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及就业形势下英语人才的重要类型之一。商务单证教学与培养这类人才的多项知识、能力、素质密切相关。在生态观指导下,通过合理规划教学要素、客观评估外部条件、实时采取调节措施等手段,可以促进商务单证教学生态平衡,推进应用型商务英语本科人才培养。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应用型商务英语本科人才;单证教学;生态观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6)01-0098-03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涉外商务活动日益频繁,用人单位对英语专业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要求增强,“应用型商务英语本科人才”成为众多高校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作为一项重要且复杂的商务工作,商务单证业务对应用型商务英语本科人才的多种构成要素具有较全面的要求。在商务单证教学中引入生态观,积极协调各项教学要素之间及其与教学环境的关系,努力达到单证教学生态平衡,对培养应用型商务英语本科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应用型商务英语本科人才的内涵及其培养必要性

所谓应用型本科人才,是指较好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能够顺利完成理论的应用转化的人才,他们既具有将理论转化为实际生产的能力,更具有应用专业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按照这一定义,“应用型商务英语本科人才” 应该是能用英语进行商务工作且能将商务技能在国际化平台上施展的专业人才,即“英语语言职业化,商务技能国际化”的本科人才。这类人才,必定是复合型人才,即英语技能与商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种复合,并非是英语与商务机械叠加式的“无效复合”,而是以“应用”为目标的有机结合,即“复合”的结果就是“应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区分了“学术型、应用型、技能型”三类人才,首次明确提出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任务,并指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要求。[2]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必须紧跟时展步伐、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目前,中国经济文化高速发展,国际经贸合作参与度不断提升;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势不可挡;毕业生就业难度较大,且企业期待“成手型”现用人才。在这种背景下,“应用型商务英语本科人才”因其充分适应当今时代特征及就业形势,成为继语言文学人才、英语教育人才之后的又一类重要的英语专业人才,具有较大的培养必要性。

二、商务单证教学与培养“应用型商务英语本科人才”的相关性

商务单证简称“单证”,是指在进出口贸易中,业务人员处理国际货物的支付、运输、保险、商检、结汇、报关等工作所应用的单据与证书,如汇票、本票、支票等保险单、保险凭证、海运提单、航空运单、多式运输单据等。[3] 商务单证教学是以商务单证的认知、阅读、理解、制作、修改、流转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过程。商务单证教学与培养“应用型商务英语本科人才”密切相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商务单证包含了“应用型商务英语本科人才”的必备业务知识。国际贸易中,业者的每一项业务行为,都在相应的商务单证中得以反应。因此,商务单证是国际贸易业务各个环节最真实的文本体现,包含了国际贸易各环节的基本知识要点。其中,品质、保险、支付、海关等方面知识可以迁移至管理、营销、金融、法律等领域。教授商务单证的内容,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国际贸易知识,也能够扩大其宏观商务知识面。

其次,商务单证的缮制及流转等业务过程融合了“应用型商务英语本科人才”的多项必要能力。制作商务单证,业者必须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国际惯例、洞悉国际贸易各环节的操作流程及逻辑关系、具备一定的计算推理分析水平、拥有良好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适应独特的商务英语语言特点。这些能力全都是“应用型商务英语本科人才”的构成要素。因此,商务单证业务的训练过程是“应用型商务英语本科人才”多项能力的综合培养过程。

再次,商务单证业务对业者的职业、道德、心智等多项素质具有较高要求。在职业素质方面,由于商务单证涉及多部门、多环节,要顺利完成其业务,业者不仅需要具备上述提及的计算、分析等能力,也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合作、博弈等职业素质。在道德素质方面,由于商务单证既代表货物又代表业务流程,业者必须恪守商业道德,自觉做到单证内容与实际情况一致,主动杜绝“单证欺诈”。在心智素质方面,由于单证业务复杂琐碎、精细度高,业者不仅要做到细心、耐心,更应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方可应对各项工作。所以,通过商务单证业务的训练,能够较好地培养构成“应用型商务英语本科人才”的若干项潜在素质。

由此可见,商务单证业务需要“应用型商务英语本科人才”的众多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结合而得以顺利完成。也就是说,商务单证业务是应用型商务英语本科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发挥平台之一。所以,商务单证教学理应成为培养应用型商务英语本科人才的重要阵地。

三、生态观在商务单证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生态观源于生态学理论,着眼于研究生物和环境之间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将生态观用于外语教学领域,就是依据生态学的原理,考察教学要素之间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从而尽量达到教学要素之间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对平衡,避免教学失调现象。[4]在生态观视角下,外语教学被看成“教学生态系统”,由诸如学生、教师、大纲、课程、教务、方法、技术、设备等多项教学要素和教学环境按照一定的关系构成;各项教学要素在教学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关系,被视为“教学生态位”;各项教学要素之间及其与教学环境达到和谐稳定,形成良好的教学秩序和质量的状态,被认为“教学生态平衡”。简言之,以生态观指导外语教学,就是注重教学生态系统中要素和环境的关系及生态位,力求达到教学生态平衡。

将生态观引入商务单证教学,是由商务单证教学的自身特点决定的。首先,商务单证教学组成要素新颖多样:语言技能教学、业务能力培养、单证文体训练、传统课程讲授、实践平台营造、教师素质拓展等项目相互联系、彼此制约,形成了教学系统;其次,商务单证教学环境复杂善变:社会形势、个人需求、贸易惯例、教学资源、课程地位等因素不断变化并直接影响商务单证教学的开展;再者,商务单证教学动态性强,稳定性差:各种要素与教学环境的联系性、制约性、复杂性和多变织在一起,使得商务单证教学稳定性低、灵活性强,不易达到平衡状态。因此,以生态观指导商务单证教学,捋顺各要素之间及其与教学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对于商务单证教学而言,尤为重要。

四、以培养应用型商务英语本科人才为目标的生态化商务单证教学实施要点

在商务单证教学中,将“应用型”商务英语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生态化教学观结合起来,是达到良好教学效果,促进商务英语本科生实现“英语语言职业化,商务技能国际化”这一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笔者认为,合理规划教学要素、客观评估外部条件、实时采取调节措施,是达到商务单证教学生态平衡、促进实现应用型商务英语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要点。

(一)合理规划教学要素,建立科学教学系统

在生态观下,商务单证教学可视为一个教学系统,该系统由若干个子系统构成,子系统又包含了多项教学要素。其中,建立好课程系统、实践系统和软硬件系统,尤为重要。

课程系统,是商务单证教学系统的基础。课程建设方面,应明确应用型商务英语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以案例教学为主要手段,充分利用真实的、已流通过的英语单证作为教学材料,将单证业务技术辅导和英语语言训练两大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注重分析单证英语语言的特征和形成原因,即引导学生在单证业务流程领域里观察英语语言的特殊性,了解单证英语作为一种专门用途英语(ESP)的独到之处。

实践系统,是商务单证教学系统的“重中之重”,是应用型商务英语本科人才培养理念的集中体现。在实践平台建设方面,可以建立“课内实践+校企合作”二元互动模式。所谓课内实践,即利用单证和业务流程的对应性特点,在日常课程教学中,以业务案例为主要教学内容并腾出时间专门引导学生进行单证操作训练,“在做中学,在做中教”;进行校企合作,即学校和企业进出口部门或进出口贸易公司合作,优势互补、各取所需:企业向学校提供实习基地、一线单证辅导员、真实单证文本等,学校为企业输送优秀毕业生、提供咨询服务等。这种校企合作模式,是高校服务社会发展、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5]

软硬件系统是商务单证教学系统的保障。软件系统建设以师资建设为主,可采取“院系合作+校企合作”双轨模式。[6]在院系合作方面,可调集外语学院(系部)、经管学院(系部)的教师合作教学,在合作中取长补短,形成较稳定的商务英语专职师资队伍;在校企合作方面,可借鉴高职院校做法,选派专职教师到企业挂职,积攒操作经验和一手资料,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同时,应定期邀请业内人士为学生开展单证业务讲座和培训,重点讲解最新案例,开阔学生视野。硬件系统建设以数码实验室建设为主,应在当下电脑设备较为充足的有利条件下,安装双语版商务单证操作平台软件,以适应电子商务(无纸化业务)日趋普及的趋势。

(二)客观评估外部条件,营造良好教学环境

系统论中,环境是与系统发生互相联系和作用的全部外部条件的总和。[4]如前所述,商务单证教学是一个教学系统,那么其教学环境则是与之相关的全部外部条件之和,涉及个人、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笔者认为,商务单证教学的需求、地位、资源是教学环境中最为重要且相互联动的三项内容,必须对其客观评估,因势利导。

前文分析了当今社会对应用型商务英语本科人才的客观需求以及单证教学与培养该类人才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为商务单证教学赢得良好的环境。但事实上,许多学生乃至教师,对商务单证教学的功能存在认知偏差,认为商务单证技能只适用于国际贸易业务人员,而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及开课必要性。这种认知偏差降低了商务单证教学的需求度,削弱了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减少了校方及院系对其的重视度及资源配置。因此,应引导教师及学生认识到商务单证业务与应用型商务英语本科人才多项技能的综合相关性,以及商务单证业务知识在贸易、管理、金融、保险等多种商务工作中的可迁移性,为单证教学赢得较大的需求基础,从而获得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席位,争取校方及院系对其的投入,确实为商务单证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三)实时采取调节措施,促进教学生态平衡

在商务单证教学系统与教学环境的构建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各种,即失调现象。失调可存在于教学系统与教学环境间(如单证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等)、教学要素间(如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背离、讲授与实践失衡等)、教学系统间(如商务单证教学与其他教学工作割裂等)等各处。因此,必须实时进行调节,促使商务单证教学生态平衡。

首先,应定期进行社会形势及需求调研,及时了解业界动态及热点问题,用以指导教学系统建设。职场形势变化无穷、单证操作方式推陈出新,教师及系部管理者必须及时了解前沿信息,不断更新教学系统,培养出适应时展需求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

其次,应积极协调教学系统中各项要素的关系,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材料(单证文本、商务软件、传统教材)、教师讲授、实战训练等要素串联起来,形成合力。以培养学生的单证操作技能和单证英语运用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专职教师和企业人士双导师的主导作用,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下,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利用课堂与企业两个阵地进行联合教学。

最后,应认识到商务单证教学的功能局限性,理顺单证教学与其他教学环节的关系。虽然单证教学与培养应用型商务英语本科人才密切相关,但是前者并非后者的充分条件,单证教学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创新能力、通用英语表达水平的提升力有限。同时,学生已具备的基本英语技能、商务知识水平将直接影响商务单证教学质量。因此,通识课程、基础英语课程、文学文化课程、普通商务英语课程(EGBP,如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翻译)的重要地位不能动摇,商务单证教学只能是英语专业整体培养方案中的一个环节。

参考文献:

[1]钱国英,徐立清,应雄. 高等教育转型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2.

[2]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37.

[3]刘启萍,周树玲.外贸英文制单教程[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2-3.

[4]陈坚林.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124-126.

[5]张炼.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政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5):10-12.

[6]Edge, G.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M ]. London:Longman,1992:101-102.

上一篇:以技能应用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进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