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期待视野”

时间:2022-04-08 03:40:59

小学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期待视野”

“期待视野”是指阅读文学作品前先行具备的一种知识框架和理论结构,也即既定的先在视野”。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同为读者的教师和学生面对同一篇文本时,他们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期待视野”。教师在“前教学”阶段进行教学预设时,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期待视野”,不应以老师的教学思路和自己的设计为本,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更多地考虑学生是怎么学的。”那么如何能做到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体现“教”是以“学”为原点出发,促进教学走向“以生为本”呢?

一、贴近学生“期待视野”,实现平等对话

当下的阅读教学,是一种特定方式的阅读,教学往往蕴涵着教师个人的意识形态。教师在预见学生的“期待视野”时,往往“想当然”,教师完全从自我角度展开,造成了阅读教学中学生的“缺席”。教师以自己的“期待视野”蒙蔽了学生的“期待视野”,教学是一种“视野入侵”。

笔者在教学《小音乐家扬科》一文时,在充分预测学生学习此文的难点、兴趣点的基础上,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呈现过程。首先出示一组词语:“更夫、仆人、管家、监工”。让学生读读并思考从中发现了什么?学生注意到这四个词语代表的是文中的四个人物。接着,让学生谈谈对四个人物身份的认识,目的是让学生知晓“更夫、仆人、管家、监工”都是“小人物”,和扬科一样,和扬科的母亲一样,他们的身份在当时的社会中都很“低贱”。第三步,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课文《穷人》,建立这样一个认识:穷人理当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同病相怜。可是文中的这四个“小人物”是怎样对待同样是“小人物”的扬科呢?让学生回到课文中去寻找这四个“小人物”的表现。“仆人”仅仅因为扬科碰了一下他的小提琴,却把扬科抓起来,送到管家那儿;“管家”只是说了一句:“打他一顿算了!”;“监工”呢?曾经用皮带狠狠地抽了扬科一顿,让扬科一辈子都忘不了,只因扬科沉浸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忘记了堆草料。最后把扬科毒打致死的竟然是村上的“更夫”。

教学在环环紧扣中螺旋上升,渐入佳境。这样的教学环环贴近学生的“期待视野”,是充分建立在学生原有认知和心理的基础的,但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发现性”,使学生在“跳一跳”的同时,能摘到“桃子”。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步被激发出来,“学习期待”也随之而来:“老师,他们都和扬科一样是‘小人物’,为什么他们如此对待小扬科呢?”当课堂上响起了这样稚嫩但真实、纯洁的声音时,教学已然实现了一种“视界融合”。

二、拓宽学生“期待视野”,发挥主体作用

贴近学生的“期待视野”,实现教学中师生的平等,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尊严感和言说欲。同时,教学也有必要让学生获得“视界”的拓宽,获得认识的提升,获得一种生命的拔节和精神的历练,获得一种在原有“期待视野”上的超越,使教学对他们产生一种无形的引力。让学生知道,在教师的教学中可以获得许多自己原本不知道的东西,有一种新鲜感和成功感。一句话,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引领作用,引领作用就表现为教师对学生原有“期待视野”的拓宽上。

例如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教学是基于学生对“美丽”内涵的不同感受、认识为板块展开的。教师在教学前布置了一个预习任务:你认为课文中的“美丽”指的是什么?意在了解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程度。结果,全班56名学生,有42人认为课文中跨越百年的“美丽”指的是居里夫人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就”,是让人铭记和景仰的。有3人认为文中的“美丽”指的是居里夫人外貌之美。有2人认为“美丽”是镭的发现之后,对人类项献之美。有5人认为这种“美丽”是精神之美,但具体精神是什么一时表达不出。另有几人写了其他的答案。根据这个问题的教学前测,教师可以确知学生的“期待视野”水平参次不齐。经过比较分析,教学的重要任务就聚焦到“让学生对‘美丽’丰富内涵的充分理解上”。

教学的任务就是拨转并拓宽学生的“期待视野”,教学设计就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准。教学的第一板块,定位于学生对“美丽”的浅层次认识。认同学生所获得的感知,跨越百年的“美丽”指居里夫人外貌之美,居里夫人在科学上取得的成就之美,是一种令人羡慕的自然之美,人生成功之美。这一板块的教学,只是为了一种“求证”,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来让学生证实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自己的学习收获是大家都认同的。教学波澜不惊。

三、改造学生“期待视野”,促进教学品味

阅读教学有两大基本任务:指向作品秘妙和指向写作。指向秘妙的重点是:“美”的积累;“美”在此处,“美”的发现。那么,“美”是什么呢?多数情况下,我们把“美”指向了对文本内容的把握。让学生去关注文本的故事情节,关注人物的情感品质,去归纳,去感悟。因此,在学生的“期待视野”里,学生较少会关注到文本里的语言文字,去关注到语言文字的曼妙无穷。

王崧舟老师的《慈母情深》一文教学,为我们如何实施对学生的“期待视野”改造提供了一个经典的范例。此课教学,就像一条用文字串成的“银链”,在教师的引领下,教学之链舒缓、优美地展开。“深情”“鼻子一酸”“震耳欲聋”“我的母亲”“我的母亲”“我的母亲”“立刻”“立刻”“立刻”“立刻”……一个个文字被用心摩搓,搓揉出情感的温度;一个个文字承载的“图”和“象”就像“蒙太奇”镜头,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印入他们的心扉。在老师的巧妙点拨、引领下,学生们嚼出了文字的意味,品出了文字的旨趣,读出了文字的情韵,逐渐步入了文字深处。整个课堂教学,由文字串起、架构,语文味浓厚,课堂诗意氤氲,可谓“一字一场景,一词一股情”,令人叹为观止。观课的老师和参与学习的学生一样,仿佛不断地在文字的山峦上逶迤,不断地在文字构筑的场景中“沉潜起伏”“出生入死”,教学始终给人以“峰回路转,风光无限”之感。读者的心灵在不断地经历着创生发现的不尽惊喜。

总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反馈、呈现出来的“期待视野”,及时调整、生成新的教学策略、教学内容,确保课堂教学在贴近学生“期待视野”的基础上,促使教师、学生、作品走向相互的理解;确保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不断拓宽自身“期待视野”,促使教学品质趋向提升;确保学生在课堂对话中不断发现作品新的意义,创生课堂的内涵和的价值,提高课堂教学的效度。这样,才能实现“让学”的境界。

上一篇: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下一篇:浅谈审计风险形成原因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