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考

时间:2022-04-08 11:58:01

新课改背景下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考

【摘 要】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师更应该注重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本文从内容选择、追求实效科学教学等方面对如何开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高中英语 新课改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4.150

高中英语课程是高中阶段必修的课程之一,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仅是阅读在考试中占据的地位和分数的比重,更重要的是阅读是学习英语的有效途径。高效的阅读教学既能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又能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是输入和输出的有效结合。

当今社会,阅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已经成为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也提出了具体要求。所以,作为高中英语教师,新课改后,我们更要加强认识,高度重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我们从事英语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取得好成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能力,提高素质。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英语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点,充分领会英语教学肩负的双重使命,切实提高阅读教学水平,推进整个英语教学工作,有效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能力的共同提高。那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应当如何开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呢?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认真选择阅读内容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师要解决让学生读什么的问题。在读什么的问题上,有几点需要强调。读什么,必须要有计划,必须要有层次,还必须要有重点。仅仅是课堂上,仅仅是教材,提供的知识有限,学生获取的信息也有限,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还要进行一定的拓展。拓展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来,高一、高二、高三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储备不一样,难度上要循序渐进,不易跨度太大。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所选文章的生词量要有所控制,倘若只有少量的非关键的生词,难度就相对小,不会有很大影响。倘若有少量的关键生词,但是学生能够结合上下文或者根据单词词根等推测出生词的意义,难度就加大了,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倘若有大量的生词,就会影响学生的阅读体验,可能会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所以,要有个度,讲究个渐进。如果学生的掌握情况比较好了,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计划。同时,要注重不同的学生学习基础不同,既要掌握计划的总体进度,又要统筹兼顾各个学生的进步,而不宜采用一刀切的做法。

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素质教育本就是针对全体学生的教育,全体学生自然包含每一个学生,所以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用每个个体的进步推进整体教学的进展。教师可以多搜集一些资料提供给基础较好的学生选择,如:和教材内容息息相关的课外补充材料、学生感兴趣的材料、英文报刊、广播等都可以适当涉猎。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则要精心选择,且不可贪图数量,而是要更加重视质的提升,引导学生在吃透上下功夫,夯实其基础,鼓励其举一反三。同时,我们强调,阅读教学要有重点。我需要强调的重点有两个,一是要充分利用新教材,二是要充分利用真题。并不是仅仅只为了应付考试,就考试而言,尤其是高考,出重复的题目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之所以强调这两个重点,更关键的是从其质量角度出发的。可以说,新教材和真题,都是经过很多专家进行了充分的研究而设计出来的,充分考虑了社会的需求、学生的身心和学习实际,有很大的科学性,如果能够充分加以利用,则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就教材而言,新课改后,我们采用的是与之相配套的采用话题、功能结构相结合的“任务型”的新教材,不仅有对学生知识增长的要求,还有对学生学习技能和综合能力提升的要求。适应新教材要求,高中英语教学课堂要以结构和结构功能为主线,教师要合理组织和安排学生的听、说、读、写各项活动,学生则需要调动各个感官的积极性来获取知识、获取信息,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追求实效,科学开展教学活动

新课改形势下,阅读教学,需要追求实效,需要更科学。要加强英语教学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实效性。我们反对应试教育和“以分取人”,并不是说只关注付出,不求结果。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开展新课改,我们强调过程和结果的统一,我们追求更科学的方法和更全面的结果,所以,教学的效果是一定要保证的。而且这个效果包含的更加全面,既包含学生知识的增加,也包含学生能力的增长、素质的提高。这是原来的应试教学所达不到的,所以,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改进我们的英语阅读教学,包含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方法等各方面的改进。

这里主要谈两点:一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教学,本就该有教有学,没有学的需求,就没有教的必要,更何况,教学活动能否取得实效,也归根结底是要落实到学生身上的。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重视自身的主体地位,只满堂灌地重复教,是没有道理的,自然也是没有实效的。所以,既要重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要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来。教师要做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更多学习的机会、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改变授之以鱼的做法,转而科学的授之以渔,让学生去做具体的实施者,让学生在实施的过程中,获得成长进步,明白自身的需求、能力,主动提出重点、难点或疑点,教师再引导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加以解决。经过总结汇总,教师再有的放矢,进行精讲,查缺补漏。节省教学资源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教学成效,一举多得。二是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在以往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采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看文章,词汇―语法―翻译,看问题,词汇―讲语法―翻译。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一句话一句话地、一段一段的全部分析下来,一块一块进行。这样越分越细,越讲越多,结果把一篇活生生的语言材料搞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关键是讲到最后,学生不知道我们具体要讲什么。实际上,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问题入手,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去读文章,对问题还可以分类,哪些是主旨大意题,需要怎么解决,哪些是细节题,需要从哪里去寻找,对于关键的话语、字词,可能会出猜测词义词,要放在上下文中认真领会。要逆向思维,提高目的性、准确度。要全神贯注,集中解决问题,要从篇入手,保持文章内容和篇章结构的完整性。

上一篇:初中英语教学如何以学生为主体 下一篇: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