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时间:2022-07-11 07:04:03

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已经步入了信息技术社会。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谁能更充分地使用信息技术,更快捷并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谁就可以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更大的优势。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教师素质 学生兴趣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4.10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应用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不断扩展信息技术的学习,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应该从中学开始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由于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学习的抽象与枯燥、高中实验室资源的缺乏,导致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分析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着怎样的问题,并且提出有针对的改革建议,对于提高信息技术在高中教学中的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提高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专业素质

要实现信息技术基础的有效教学,就必须提高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专业素质,如果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那么实现信息技术基础的有效教学就无从谈起。因此,学校应该提高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专业素质,从而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基础的有效教学。提高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专业素质的途径有两个,第一,在选择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时候就应该选择是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的教师,或是信息技术基础比较好的教师,这样才能确保信息技术基础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第二,如果学校真的没有或是只有少数教师是信息技术专业毕业或是信息技术基础比较好,那么学校就要通过对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从而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基础的有效教学。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师除了参加学校组织的信息技术基础的专业培训外,还可以在课余时间与其他信息技术基础教师进行交流,通过互相学习来提高自身信息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二、了解学情,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对信息的了解和对计算机的使用已是今非昔比。也正因如此,信息技术教师明显感觉到信息技术课越来越难驾驭。学生的能力水平差别很大;许多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学生并不感兴趣;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能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等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要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真正达到《课标》要求的各项目标,就要充分了解学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这个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体现的尤为突出。首先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才能激发出他们的探索求知欲。但是,这也是教学中比较难掌握的,需要教师准确地掌握课程内容,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充分了解学情,并有熟练的教学技巧和课堂调控能力。

例如《信息技术必修模块》中数据库部分的知识是比较抽象枯燥的,教材上提供的案例是“行政区划表的使用”,大部分学生都不感兴趣。而在了解学情时笔者发现学生们都非常喜欢听歌,所以就制作了一个“歌曲库”,来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操作,结果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那节课的学习效果非常好。因此,我们要转变教学思路,对于那些枯燥的、抽象的、理论性强的知识,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他们感兴趣的教学形式或者案例来实施教学。结果发现,原来感到“不好教”或者“教不好”的知识,也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

三、关注课外学习,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一些基础知识,同时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而目前的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较多,对于课外学习的关注和要求则较为有限,显然,光靠每节信息技术课上的45分钟难以达到让学生掌握足够信息技术知识以及具备一定实践运用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课后以及课外学习,以此来达到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有效性的目的。例如,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布置一些课外自主探索课题,让学生能在课后花时间来了解信息技术的有关知识。比如,教师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可布置“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这样,学生就会通过上网、询问等各种方式来查找资料,从而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更加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若是长期如此,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而且还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如可通过建立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小组的方式,来组织学生多进行信息技术的讨论和实际操作,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打造高质量信息技术课堂

充分准备好的教学内容,要通过一定的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来让学生学习掌握。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信息技术课堂已有许多成熟的教学方法。如自主探究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分层次教学,小组协作学习等等。没有最完美的教学方法,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使用情境,并且每种方法都不是孤立使用的,在课堂上,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内容。

五、学以致用,培养能力,提高素养

学习到的知识,只有能够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才是真正地掌握,才能达到学习的真正目的。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以致用是比较欠缺的一部分。学习到的知识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不能用来解决实际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动力,也就不能够真正培养能力,提高素养。

在任务的选择上,要贴近生活实际,难易程度要有区分,要兼顾到各个层次水平的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学无止境,其实,“教”更无止境。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变化的今天,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更要不断地思考、总结、探索、实践。在这样的过程中,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质量,培养真正有能力有素养的新时代中学生。

参考文献

[1]尹海圣,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年第4期.

[2]赵锐,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学苑教育》2013年15期.

[3]王延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19期.

上一篇: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下一篇:初中英语教学如何以学生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