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小学生爱上作文

时间:2022-04-08 10:33:14

如何引导小学生爱上作文

目前作文教学普遍存在学生怕写作文,怕上作文课的现状。这种情况是语文老师面临的一大难题。分析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我认为和学生缺乏写作的兴趣有很大关系。我通过多年的作文教学,也摸索出了一些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 “用心”读写,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常言道:“胸中无墨难下笔,腹中空空难做文。”培养小学生写作文,重要的是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作文观,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这种习惯对小学生来说,要由浅入深,从宽到严,进行长期训练,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如果刚开始写作文,老师就给学生讲写作知识、写作理论,他们肯定摸不着头脑,还会使他们对写作文感到高深而不可理解,在头脑中留下不易的印象,在心理上产生很大的压力。而小学生接触到的文章只有课文,对其他书籍接触很少,尤其是边远山区的小学生,阅读范围更窄,课外知识贫乏,写作视野狭窄,一到写作文,就出现敷衍了事,应付差事的现象。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首先应要求学生以课本为主,多读、多练,深入理解,弄清一篇课文的层次、脉络、中心,依此诱导,指定一本有教育意义的书或一篇小学生优秀作文作参考。同时,搞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特别是兴趣小组活动,让他们以叙述的方式记录全过程,并指出看谁的语句较通顺,应用的词语最恰当、最生动。然后选出最佳范文在课堂上讲评,让他们在活动中积累知识,充实素材,并逐步应用到作文之中,时间一长,学生自己就会觉得有话可说,有词可用,慢慢进入到兴趣之中。

2 “细心”观察,增强学生的写作欲望

观察是认识的初步。引导学生观察事物,要区分开不同的年龄段以及兴趣、爱好。日常生活中应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去了解、去发现,找出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著名画家达芬奇画蛋如何仔细观察、认真研究、获得成功为例,启迪每个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中的平凡小事,留心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多动笔、详记录,日积月累,功到自然成。这就解决了学生生活中“源泉”的问题,因为“源泉”是做好作文的关键所在,作文必须来源于生活。

3 “精心”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由于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功底较差,致使心理压力较大。为此学生们常说:“作文难,提起作文就心烦;心中没有货,只能胡乱做。”要调动小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因势利导。只要以课本为主,参照其他优秀作文,耐心进行基础训练,就能逐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借鉴,让学生能在一定程度上明白别人写事写人的作文,为什么要这样写?成功之处在哪里?

在对典型性病句讲解上,教师只对文不对人,在找出长处、闪光点的同时,婉转地进行纠正。作文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以提高素质教育为主。命题作文,不管写人或写事,教师不可用一个框子,拿应试教育的方式去束缚,去限制一个模式。写作内容可由学生自己选择确定,放手让学生自己从生活中选择合适的人和事去写,只要主题明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就算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4 “公心”评价,保护学生的写作热情

要修正评价观念,我们必须明确大纲对整个小学阶段学生作文的整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详略得当,语句通顺,注意不写错别字等。这就要求我们在评价中把握好尺度,如果教师一味地以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去要求和评价小学生所写的作文,会无形中提高作文要求,使学生精心写出的文章得不到好的评价,容易使学生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丧失作文兴趣。所以我们在作文评价中应充分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能力的实际出发,重点放在“有兴趣,乐于写,写真实”的习惯养成上加以评价,使学生从作文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喜爱作文。由此可见,带着欣赏的眼光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能有效提高学生作文兴趣。

5 遵循四个原则

一是生活性原则——让学生作文贴近生活,因生活而美丽。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作文也不例外。作文言之无物,内容空洞,没有时代感,其根本原因是教师让作文的主体——学生远离了文章的源泉——生活。因此,一方面教师不要把学生限制在单一的读书学习上,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向生活靠拢,融入生活,多参加各种活动,体验生活中的各种情感,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应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为真情而写,为兴趣而写,为交际而写,为自己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而写。同时,让学生作文题目不受拘束,允许他们自由选择,写自己关心的、相信的和想说的话。当生活丰富多彩了,作文也就会“美丽”起来。

二是激励性原则,让教师的赏识成为学生作文的动力和快乐。同样一篇学生作文,用挑剔的目光放大它的不足之处与用赏识的目光去挖掘它的闪光点,留给学生的感受和产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往往让学生越写越没意思,看到的总是自己的缺点,而后者却让学生作文的兴趣越来越浓,哪怕他的作文并没有什么进步。“诚于嘉许,乐于称道”,应该是兴趣培养的加油站。

三是读写互动性原则,让阅读融入学生的心灵,因阅读而美丽。假如让繁重的课业负担剥夺了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和条件,加上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机械讲解与灌输,学生就会疏远排斥阅读,必然造成“读写分离”。当学生不能从阅读中获得快乐,也就不能去体验“作文”的快乐的。只有让阅读融入学生的心灵与精神世界,他们才会产生表达的需要与激情。要做到此点,首先教师要把阅读课上得生动有味。其次,教师自己也要喜欢并坚持阅读,并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另外,教师不妨也写“下水作文”,让学生从师生交流中体会作文的快乐,产生作文的欲望。

四是实用性原则,让学生把作文“用”起来,在“用”中兴趣盎然。传统的作文教学,除了个别学生的作文能被当众阅读或刊登外,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都是写了让教师或几个优秀学生改后就完事了,成了一个封闭的没被“用”起来的东西。虽然当前的作文教学已比较重视对“作”、“改”、“评”的研究和实施,但是依然很少在“用”上下工夫,即便“用”起来也难以做到面向全体,这样又怎能让大多数学生感兴趣呢?因此,教师应该创设多种形式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把作文“用”起来,这就必须在“相互交流”与“自我展示”上努力。

上一篇:发展学生符号意识探微 下一篇:“三点”作文教学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