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激发兴趣 活动促进教学

时间:2022-04-08 03:18:18

竞赛激发兴趣 活动促进教学

摘 要:本文关注职业中专学生厌学语文的普遍现象,依据专家的教育理论和借鉴语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做法,尝试在活动会中用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着重介绍了中职语文活动会的设计、准备和活动过程及取得的初步成效,还对这一做法进行了简要分析与认真思考,在中职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方面进行了大胆有效的尝试。

美国教育理论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学习兴趣,而语文活动会是比较好的语文实践活动之一。职业学校的教学有一定的自和灵活性,这就为语文活动会的举办创造了条件。语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也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可供借鉴。乘学校筹备技能竞赛的东风,本人向筹备组建议:由语文组牵头组织举办语文活动会。

一、设计与准备

经过语文组同仁的筹划,确定语文活动会的项目为:集体项目、单人项目、表演项目和游园项目。由各班主任当领队,语文老师任教练和指导,按运动会的模式分甲乙两组设置奖项。老师们有的认真查找、打印资料,有的精心制作题签,有的耐心辅导学生,有的指导排练节目……各班学生也十分活跃:有背诵课文的,有整理语文知识的,有排练课本剧的,有设计班报的……

二、活动过程

1.集体项目

经过约两个月的准备,语文活动会隆重举行。首先是在学校大礼堂进行集体项目的比赛,集体项目分背诵比赛和语文知识问答比赛。背诵按30分计分,各班派学习委员到台前抽出本班一位同学(每位同学的号数都制成签条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盒子中),被抽到的同学再抽签背诵(事先将要背诵的语段提示语写在签条上,放入盒中),遇到不会背的,可再抽一位同学,但必须先扣两分后再按标准评分。背诵课文语段每错一句扣一分,背诵诗歌每错一字扣一分(均不倒扣),评委还要根据声音、表情等酌情加分或扣分。

语文知识问答按20分计分,抽签办法与背诵相同,回答错误不得分。若所抽的签有几个小问题,则把20分平均分成几个等份,逐个累加计分。抽签比赛的顺序按秩序册事先拟定,并在每两个班中穿插表演项目,以此增添趣味性和观赏性。穿插表演的节目有散文朗诵、成语小品、课本剧、相声、诗歌朗诵等,让同学们在欢笑声中掌握知识并得到美的享受。

2.个人项目

根据自愿报名的人数,分别在不同地点(大会议室或各班教室)进行单人项目的比赛,各项目简介如下:

(1)给汉字注音,结合拼音写汉字。负责这个项目的老师将事先刻印好的卷子分发给学生做,内容一般只涉及职专语文课本里的字词,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按分数高低取前六名。

(2)定时写成语。在规定时间内写自己想到的成语,多者胜。按分数高低取前六名。

(3)查找错别字并订正。负责此项目的老师也是事先刻印好卷子,内容一般是职专课本里的,在规定时间内找出越多、改得又正确的得分越高。按分数高低取前六名。

(4)短文听记。负责此项目的老师事先准备一则短文,在比赛时念三遍,学生凭印象写下来,与原文越接近者,分数越高。按分数高低取前六名。

(5)作文比赛(可提前进行)。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6)各班级小报展(活动会当天必须展出)。

(7)书法作品展(活动会当天展出)。有作品展出的同学均发给纪念品。

(8)模拟招聘会。由五名老师扮演某公司人事经理,到校招聘员工,学生现场填表,并现场回答“人事经理”的提问,视学生的表现按30%的比例确定入选者,凡入选者得5分,可计入团体总分,并发给纪念品。

单人项目取前六名,按第一名7分,第二名5分,第三名4分,第四名3分,第五名2分,第六名1分计入团体总分;集体项目按甲乙组评出一、二、三等奖,并按一等奖20分,二等奖15分,三等奖10分计入团体总分。团体总分是集体项目与单人项目分数之和,根据团体总分的高低按甲乙组评出团体总分一、二、三名。

3.趣味游园

趣味游园的项目是为全体同学设计的,每个同学都可以像逛公园一样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在不同的地点分别设置不同的项目,每个项目由两位老师负责。项目和做法如下:

(1)查找错别字并订正。学生排队抽出老师事先准备好的题签,答对者发给奖券一张,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小卖部兑奖。

(2)猜谜语。老师事先将谜语张贴好,让学生猜,猜中者,视谜语的难易程度发给不同数量的奖券。

(3)成语填空。每填对两个成语发给一张奖券。

(4)背诵。按新生与老生,将要求背诵的语段提示制成题签,学生抽签背诵,老师根据语段的难易程度和背诵正确与否发给不同数量的奖券。

(5)语文知识问答。从中职语文课本“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中选出相应的内容,将要求回答的问题分别制成题签,学生根据自己的层次抽签回答,老师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回答正确与否发给学生不同数量的奖券。

在集体项目和单人项目的角逐中,同学们个个不甘示弱,勇为班级争光。集体项目中没被抽到以及没报名参加单人项目的同学,在趣味游园中也可以大显身手,就连平时语文成绩不太好的同学也能夺得一叠奖券。活动过程将知识性、趣味性、竞争性融为一体,受到师生的好评,得到了同行的认可。

三、活动反思

语文活动会是福建省永安职业中专学校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种创新和尝试,在提高职专学生语文能力的进程中迈出了踏实的一步,虽然获得一些好评,但也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语文活动会结束后我有了许多思考:

思考之一:师生们为此次活动所流的汗水是值得的,因为它不仅显示了师生勤奋进取、团结协作的精神,还激发了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思考之二:活动可以全面检阅学校语文教学的成果,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但也暴露了学生知识面窄的问题,如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职专教师任重而道远。

思考之三:同样是枯燥无味的语文知识,换成比赛的形式,学生为什么就能又快又好地掌握呢?

思考之四:语文活动会的做法固然有可取之处,但我们平时教学的主渠道还是在课堂,如何把活动会的“鲶鱼效应”渗透到课堂这个主渠道呢?

思考之五:能否在每个学年或每学期举办一次语文活动会,把语文活动会的项目列入学校的技能比赛活动中,使举办语文活动会的做法常态化?

综上所述,举办语文活动会可以充实中职语文教学内容,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使职业学校真正成为师生们“乐教乐学”的园地,达到“竞赛激发兴趣,活动促进教学”的目的。愿所有职业中学的教师们能充分发挥作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知识性、趣味性、竞争性融合在一起,改变职专学生厌学语文的局面,全面提高职专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培养跨世纪的合格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安职业中专学校)

上一篇:以校园网站为依托,实现信息技术“三大整合” 下一篇:以农夫的姿态做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