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工作会的讲话

时间:2022-04-07 08:39:29

乡镇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工作会的讲话

同志们:

根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的统一安排,今天我们召开全省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6年的工作,安排部署2007年的工作。今天,陆武成副省长、程正明省长助理和省政府柳民副秘书长在百忙中莅临会议指导,陆省长还做了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各市州、省直有关部门、省级行业协会、部分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国有大企业的领导也出席我们的专业会议,在此,我代表全省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代表省中小企业局、乡镇企业局,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衷心感谢各位领导和社会各界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刚才,会议宣读了国家农业部、国家发改委的表彰决定,表彰了25名全省中小企业乡镇企业优秀局长,我代表省局和市县两级中小企业、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全体同志,对他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受表彰的同志珍惜荣誉,戒骄戒躁,发挥好表率带头作用,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希望全省各级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行政管理干部以他们为榜样,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创造性地做好各项工作,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开局良好,发展较快,2006年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省中小企业、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全面履行新职能的第一年。一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全省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形势。预计:2006年,全省中小企业完成增加值738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55亿元,上缴税金68亿元。全省乡镇企业27.9万户,从业人员207万人,新增9万人;完成增加值458亿元,增长17.3%,其中工业增加值194.5亿元,增长21%;实现利润总额99.8亿元,增长13%;上缴税金27.7亿元,增长15%;发放劳动者报酬113亿元,增长11%;完成出货值23.7亿元,增长14%。

另据初步汇总测算,2006年年末全省非公经济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总数为46万户,从业人员226万人,全年完成增加值800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28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66亿元,上缴税金61亿元,完成出货值26.6亿元。

2006年,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狠抓“一会两文件”精神的落实,改善了发展环境。2006年,我们狠抓了省委加快发展非公经济大会、国务院[2005]3号文件及省委[2005]63号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一是按照省委的要求,会同省委宣传部、省委研究室、省政府研究室等部门,在全省开展了“一会两文件”贯彻落实情况的督查调研。二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24个省直部门和各市州都制定了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和配套措施。开展了限制非公经济发展文件的清理工作,共清理限制非公经济发展的文件126份。三是联合省委宣传部、统战部、省工商联等,召开了全省非公经济发展报告会,推广了典型经验。四是加强了安全环保和治乱减负工作。与省安监局、环保局、减负办等部门开展了多次专项督促检查,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治乱减负工作得到了省上领导的肯定。五是强化了舆论导向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省级媒体刊播有关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的宣传报道100多条,其中《甘肃日报》头版报道30多条。与甘肃电视台合作共同摄制和播出了反映乡镇企业发展的六集专题片“春潮涌动”,11月份组织开展了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宣传月活动。六是基本理顺了管理职能。截至目前,除天水市将国资委、经委、乡镇企业局、中小企业局整合为一个机构外,其余13个市州都按照省上的要求成立了中小企业局,全省中小企业、乡镇企业、非公经济“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已基本建立。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了经贸合作。2006年7月19日至22日,省政府与农业部在白银市共同举办了全国乡镇企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这是我省第五次举办这一全国性的经贸洽谈会,也是历届乡洽会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参会宾客最多、活动内容最丰富、成果最丰硕的一次盛会。会前,全省各地组织招商团组239个、3120人次外出招商;会议期间,我省共签约合同项目561个,投资总额292亿元,其中引进资金276亿元;签约劳务合作项目275个、输转32万人;参展产品340个系列、3000多种。会后,各地积极落实签约项目,根据我们最近督查,这次乡洽会签约项目的落实情况较好,开工建设项目已占全部签约合同项目的77%,落实到位资金75亿元,其中引进资金68.7亿元。白银市实行每月两汇报和每月一通报的制度,101个签约项目的履约率达到64%;武威市的40个签约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资金到位率到达55.4%;甘南州的9个签约项目也全部开工建设;庆阳市的34个签约项目有32个开工建设,资金到位率到达46.5%;兰州市七里河区签约21个项目,有19个已开工建设,履约率90%以上。另外,我省还组团参加了在广州举办的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等经贸洽谈会,各地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招商引资活动,部分市州还组团参加了广交会、西交会等,有力地促进了经贸合作和开放开发。兰州市先后三次组织企业外出招商;甘南州三分之二的建设项目是招商引资项目;嘉峪关市引进资金占到固定资产投资的72%。华亭县县委作出了《开展全员招商、全民创业的决定》,明确任务,完善激励措施,形成了“人人都是招商资源,人人都有招商职责”的工作局面。仅去年前11个月,全县共衔接落实招商引资项目88个,总投资47亿元,完成投资9.6亿元,这对一个县来说,成效是非常显著的。

(三)加大资金扶持,加快了项目建设。去年,经过积极争取,省上新增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700万元;争取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749万元,全年累计投放扶持资金7399万元,这是省局投放扶持资金最多的一年。同时,完成了国家发改委扶持项目资金的跟踪监督和检查工作,确保了资金使用效益。各地继续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性措施来抓,酒泉市开工建设的投资百万元以上的项目有325个,其中投资上亿元的项目15个,1000万元至1亿元的项目131个;已建成项目185个,投入建设资金30多亿元。陇南市开工建设的项目有115个,总投资35.2亿元,当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5亿元,比上年增长80%。据预计和汇总测算,2006年,全省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分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5亿元和200亿元,全省乡镇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9.5亿元,增长26.3%,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固定资产投资最多的一年。

(四)推进技术创新,促进了园区建设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一是加强了科技质量工作。制定下发了《甘肃省乡镇企业、中小企业“十一五”技术创新规划》,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截止年底,已有25个企业建立了研发中心,其中2户被认定为省级技术中心;20户企业被评为甘肃省乡镇企业科技进步示范企业,8户企业参加了全国乡镇企业创名牌重点企业的评选,30户企业的产品获得甘肃省乡镇企业名牌产品称号。召开了全省乡镇企业中小企业产学研对接会,省乡镇企业高级专家顾问团的专家各类科技成果3000多项,会上达成科技合作协议6项。二是加强了职工培训和职称评聘工作。组织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职工培训,全年培训人数首次突破10万人,达到10.7万人,其中完成农业部组织的“蓝色证书”培训9.7万人,完成国家发改委实施的“银河培训”441人。召开了高级和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90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925人。三是积极推动园区建设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召开了全省乡镇企业、中小企业农产品加工暨园区建设现场观摩会议,现场观摩了武威、张掖两市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园区建设,交流了工作经验,印发了《甘肃省乡镇企业、中小企业示范区、产业集聚区申报管理办法》等3个文件,分片开展了示范区的互检。

(五)加快职能转变,启动了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初步建立了中小企业、非公经济的统计制度和渠道。经过积极协调,会同省统计局、发改委、工商局等相关部门下发了《关于协同配合做好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统计工作的通知》和《协同配合做好中小企业统计工作的通知》,召开了全省乡镇企业、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统计工作会议,举办了2期县级以上统计人员培训班,对138人进行了两轮培训。武威、陇南、甘南等市州还根据省上的有关规定,研究制定了更为具体、更有操作性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统计制度。二是启动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省局采取政府指导、市场运作的办法,建成开通了甘肃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网站,编印发行《甘肃乡镇企业中小企业动态》20期,搭建了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舆论宣传和信息服务的平台。同时,按照国家发改委组织实施的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的要求,省局与省电信有限公司达成了《共同推进全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合作协议》,启动了全省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三是积极促进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草拟了《甘肃省进一步加快发展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的意见》,启动了《甘肃省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及评价体系课题研究》,会同省经委、省地税局推荐14户担保机构享受国家免征营业税的政策。截至2006年6月,全省已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61家,注册资金9.7亿元,累计为5414户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50.2亿元,在缓解企业资金紧张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总的看,2006年我们各级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完成了开局之年的各项任务,总体形势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对近两年各级、各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抓落实和完善具体操作办法上做得还不够,发展的软环境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二是在扶持和服务发展上,我们的工作领域还不够宽,手段也相对较少。三是在发展中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等问题普遍存在,尤其是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四是省、市、县三级协调统一的管理机构还没有完全建立,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的干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理论素养、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思想观念和工作思路还需要进一步转变,在履行新职能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认清形势,优化思路,努力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当前,我省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迎来了非常难得的好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要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因势利导,乘势而上,通过优化工作思路,调整工作重点,改进工作方法,全面履行好省委、省政府赋予我们的各项工作职能。

(一)准确把握当前形势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我省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面临着有利的形势。从宏观经济环境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赋予了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新的历史使命,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开辟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农业拓宽了我们的发展领域,全国和我省经济的较快增长以及国家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国际国内产业的梯度转移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政策环境看,国务院出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36条以后,国家各部委,省委省政府,省直各部门和各市州都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推动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改革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今年,国家还将陆续出台新的政策措施,发展的政策环境将不断改善。从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自身情况看,通过各级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十五”期间的快速发展,我省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结构不断优化,上规模企业不断增多,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各地在抓发展上也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还不健全,也很不稳固。一是我国的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我省的工业化基础更为薄弱,城镇化进程慢,经济欠发达,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创业难度大,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原动力不足;二是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小农经济的思想意识还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的发展;三是我省中小企业、乡镇企业、非公经济自身发展水平低、劳动力素质差,传统行业多、企业规模小,资本积累还没有完成;四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发展的制约因素有所增加。

总之,我们必须全面认识和把握形势,既要看到有利形势,又要看到不利因素,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增强信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又要积极主动应对挑战,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创造性地推进各项工作。

(二)全面履行各项职责

自省委、省政府决定在省乡镇企业局加挂“省中小企业局”牌子后,全省各级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任务就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优化思路,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面做好发展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的各项工作。一是要从单纯抓乡镇企业,转到以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上来。只要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我们的职能任务,都要不折不扣、积极主动地去落实、去完成。二是要千方百计夯实工作基础。客观地讲,目前我们对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的基础情况掌握得还不全面、不完整,必须尽快摸清家底,把各种资料收集全、掌握好,并充分利用起来,把握发展态势,找准突出问题,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预见性。三是要全面加强协调工作。发展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是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大事,涉及各部门、各行业。我们必须通过加强协调,紧紧依靠各方面的力量来抓发展,促工作。四是要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要及时请示汇报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为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依据;要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方针政策,以我们卓有成效的工作,争取党委政府对我们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五是要尽快全面理顺管理体制。理顺管理体制是确保政令畅通,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各市州要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机构整合和职能调整的精神,在进一步理顺自身工作关系的同时,督促和指导各县市区在年内全面理顺管理体制。

(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本准则。各个时期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虽然各有侧重,但加快发展始终是中心工作。我们的各项工作必须服从发展的大局,围绕发展这一中心展开。一是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矛盾和问题中,找出较为普遍的共性问题,确定工作的着力点。就我省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来讲,尽管各地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问题有所不同,但总体发展水平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资金紧缺矛盾突出、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普遍存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从解决这些共性问题入手,通过抓主要矛盾,实施重点突破,整体推动各项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二是要围绕优势做文章,突出特色求发展,从全省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的特点和特色出发,结合各地优势主导产业的新发展和国内产业梯度转移的新变化,研究确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要围绕农业产业化和建设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围绕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加工增值培育特色优势产业,要围绕大企业发展配套产业,要充分利用我省的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三是要集中发展,集群发展,配套发展,加快企业集群和产业聚集建设,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子,通过专业化促进精深加工,推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和新产品的开发,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改进工作方法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机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我们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一是要把优化发展环境、营造全民创业的社会氛围,作为今后工作的主攻方向;二是要把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作为我们工作的重要方法;三是要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尤其是要把推动经贸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四是要以培训和融资担保为重点,全面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把不断增强服务能力作为我们搞好工作的重要手段。

三、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全面搞好2007年的各项工作

2007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十一五”规划宏伟目标的重要一年。根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这次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今年全省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的指导方针,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加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动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增加值增长16%,工业增加值增长1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

在具体工作中,要着力抓好五个新突破:

(一)在优化发展环境上有新突破

一是要狠抓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全面抓好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法律法规,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各级各部门的贯彻意见、配套政策措施的落实,通过强化宣传、督查检查、协调服务,把放宽市场准入、加大财税金融支持、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等方面的具体政策落实到位。在贯彻落实中有什么问题,各地要及时协调解决。同时,要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带有共性的突出问题,及早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并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和省局报告。

二是要进一步健全政策法规体系。今年,省局将集中精力做好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办法的立法工作,争取通过立法来解决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修改完善《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若干意见》,国家农业部正在起草《关于进一步促进乡镇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引导农民就近就地转移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指导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我们也要开展调研论证工作,掌握相关情况,并根据全省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我们工作的实际需要,研究起草《关于开展全民创业的指导意见》、《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实施意见》和《中小企业出口工程的实施意见》,报请省委省政府审定。各地都要围绕国家和省上的相关政策,结合实际及时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采取有效措施抓好落实。

三是建立省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发展协调联席会议制度。根据省委、省政府38条的有关规定,省局将研究提出建立省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发展协调联席会议制度的具体方案,报请省委、省政府审定。准备每年召开2次以上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确定表彰全省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先进单位和个人等有关事宜。各地要在4月底前,认真组织开展一次全面的调查研究,将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发展的现状、经验、存在的问题、政策落实和意见建议等上报省局,为开好联席会议打好基础。

四是进一步做好企业治乱减负工作。减负就是增收,减负就是优化环境。要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系会议关于治理向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等问题的通知》和《乡镇企业负担监督管理办法》;狠抓《两证一书一票一卡制度》的贯彻落实工作,扩大覆盖面;建立和完善投诉举报和追究制度,及时查处企业和群众反映的“三乱”案件,对典型案例要在有关媒体上予以曝光。上个月,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下发了《关于开展农产品加工业治乱减负工作的通知》,各地要按照省局的具体要求,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五是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加大宣传工作力度。要主动与各新闻单位密切配合,制定宣传方案,明确宣传重点,在加大平时宣传工作力度的同时,结合中小企业立法等全局性重点工作进程,通过在各级主要媒体上设专题、开专栏、发文章、做专访等,组织开展集中宣传活动。要进一步发挥网络媒体在宣传和信息等方面快捷方便的优势,加强网上宣传,尤其要充分发挥省局和各级网站的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在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上有新突破

一是要放手发展,推动全民创业。要把全省人民创业致富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营造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类工商业主的利益,充分调动他们的发展积极性;对创业带头人要在政策上给鼓励、资金上给扶持、政治上给荣誉,在全社会形成创业有功、创业光荣的共识。要用足用活国家和省上鼓励城乡居民尤其是大中专毕业生、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和待业青年,以及外出务工人员创业的各项政策,鼓励他们创业。同时,在全省有各类能人,一部分人也积累了可资创业的资本,对这些人我们要鼓励、支持和引导他们创业,帮助他们选项目、找技术、筹资金、办理各类创业手续。在发展中,要坚持大中小企业并举,落实好放宽市场准入和公平市场准入条件的有关政策,鼓励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行业,拓宽发展领域,形成铺天盖地上项目、求发展的良好态势。要按照徐守盛代省长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通过国有企业改革改制转化一批,通过招商引资抓项目催生一批,通过启动民间资本兴办一批,通过全民创业发展一批,通过扶持帮助做大做强一批”,抓好“五个一批”求突破,加快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的发展步伐。

二是要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要以现有的各类开发区、工业集聚区和乡镇企业小区为依托,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科学规划,引导企业和新建项目适当集中,发展企业集群,并以此为基础,重点发展特色产业集聚区,充分发挥集聚区企业间协作配套能力强、资源共享程度高、集聚效应好的特点,完善配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高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的效率和水平。要尽快研究制定《全省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发展规划》,力争经过3至5年的努力,建成一批特色优势明显、产业关联度高、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强的企业集聚区。各市州也要尽快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省局将在每个市州选择1至2个产业集聚区,适当集中力量,进行重点扶持。在发展方向上,各地一定要坚持因地制宜,要选择最具特色、产业链长、能够形成企业集群的优势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如兰州、白银、金昌、嘉峪关四市要着重围绕国有大企业发展配套产业,依托石油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等方面的资源和原材料优势,创办精深加工企业。武威的玉米、面粉加工业,中部的洋芋产业,平凉的肉牛及煤、电、冶、化产业,庆阳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等,其产业链都可以多层次延伸,具有深度开发利用的广阔前景;河西的风电和陇南、甘南的水电产业也有发展优势。各地要围绕当地的优势主导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集群和产业聚集区。同时,还要根据市场、资源、交通等条件的变化,不断寻求新的产业发展方向。今年,农业部将在全国组织实施“双千工程”,即千个乡村农民创业工程和千个乡镇产业发展培育工程,并且要组织开展创建产业特色乡(镇)、村活动,我们要按照有关要求,鼓励和引导农民创业,变“打工经济”为“创业经济”,以村企互动型、村企合一型、一企带一村等模式,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形成规模化、品牌化、叫得响、带动力强的产业集聚。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项目的前期工作。要加快发展,就必须加快项目建设,发展抓项目已经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加快项目建设,首先是要有项目,要能够提出切和当地实际,具有优势和特色、市场潜力大、符合科学发展和新型工业化要求的好项目、大项目。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项目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但是从我省的实际来看,特别是从我省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的实际来看,现阶段政府在项目建设上的推动力是必要的,尤其是竞争型项目。因此,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是加快项目建设,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的重要基础。但由于省、市、县财力都很困难,项目前期工作一直是我们的一条“软肋”。要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必须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为项目业主提供项目的调研论证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前期工作服务。同时,也要积极增加各级财政的投入,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滚动运作方式,不断增强前期费的运行效能。对此,省局要进行专题研究,探索办法,使进入项目库的项目不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明显的扩大和提高。

四是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依托,以优势产业集聚区为重点,加强政府引导和行政推动,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扩大招商引资的规模。要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全国乡企贸洽会、会等各类经贸洽谈活动,采取“走出去,引进来”和“以会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力争有大批合作项目签约。这次会议,我们专门邀请了外省客商在我省的企业家联合会和商会领导,就是想和你们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并通过你们吸引更多的企业家、老板来我省投资兴业,共谋发展。要抓好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包括2006年全国乡企贸洽会签约项目的落实,做好重点签约项目的跟踪协调和服务,力争引进资金实际到位数量超过去年。对2008年全国乡企贸洽会要及早动手筹备。要积极组织实施中小企业出口工程,抓好出口创汇基地的建设,积极培育新的出口创汇企业,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

(三)在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上有新突破

一是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要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结合我省的实际,推动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围绕小麦玉米、瓜果蔬菜、畜产品、马铃薯、中药材、啤酒原料等产业,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全年开工建设的投资百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项目超过400个。今年是省政府批转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三年规划的最后一年,我们要尽快研究制定2008年至2010年的发展规划。同时,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在轻工家电、纺织服装、机电设备制造,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推动科技创新。要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增加技术开发投入,加强与行业协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国有大企业的合作,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联合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增强创新能力。要发挥好高级专家顾问团的作用,通过广泛征集科研成果和企业的技术难题,举办项目和技术对接活动,推动产学研结合。

三是积极实施品牌战略。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创名牌、树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建立和完善技术及质量标准,依托有资质的中介组织开展品牌认证和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不断提高企业及其产品的知名度,依靠品牌效应扩大市场占有率。今年要力争有更多的企业入选“全国乡镇企业创名牌重点企业”,更多的产品入选“甘肃省名牌产品”。同时还要积极创造条件,申报部级知名品牌。

四是开展创建节约型企业活动。要围绕重点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骨干企业,加强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和安全生产工作,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加快经济实用的环保、节能技术及设备的推广应用,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安全保障型企业的建设。

五是深化企业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要因企施策,引导企业根据各自的实际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经营机制,推进管理创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适时进行股份制和公司制改造,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推行现代企业制度。鼓励私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引导企业采取兼并、收购、控股等方式进行联合和资产重组,通过资本运营扩大规模、壮大实力,向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小巨人”、大公司、大集团发展。鼓励和督促企业诚实守信、依法经营,认真履行社会责任,规范企业劳动关系,依法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六是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提高企业整体素质。要继续抓好银河培训、蓝色证书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职称评聘等工作,组织开展万家企业信息化工作人员培训,加强企业家及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快人才队伍的建设。今年,全省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的各类培训力争达到10万人次以上,其中蓝色证书培训9万人,职业技能鉴定培训3000名;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00名、中级专业技术职称200名。

(四)在服务体系的建设上有新突破

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量大面广,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走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路子,通过建设涉及领域全面、专业特点突出、服务质量优良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加快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专业服务。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按照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以及突出公共服务的原则,围绕创业辅导、投资融资、信用担保、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管理咨询、市场开拓、政策服务、信息服务等方面,抓紧制定全省中小企业、乡镇企业、非公经济服务体系建设的规划,尽快出台《关于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统一认识、明确重点、加大扶持力度,推进服务体系的建设。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创业辅导和企业孵化基地建设。根据国家“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的要求,搭建创业服务平台,引导全民创业。要充分调动各级各方面的积极性,依托行业协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集团,利用和整合现有的社会资源,积极开展创业辅导和企业创业服务工作。各市州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通过新建、改造、重组等多种形式,在年内至少建立一个创业孵化基地,并提供创业服务。国家今年在中央财政预算内安排了3亿元专项支持创业孵化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省局对争取这项资金支持的工作已经作了安排,希望各地认真研究,抓紧编制发展规划,按要求尽快上报省局,争取国家支持。

二是加强融资及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在推进融资服务方面,要进一步加强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促进银企对接,争取在年内举办1-2次银企对接活动。最近,国家银监委下发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调整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和金融机构的准入条件,允许各类资本在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专营贷款业务的公司和信用合作组织等银行业机构,首批选择在甘肃、四川、青海、内蒙、吉林、湖北6省(区)的农村地区进行试点。按照这一文件精神,今年,我们将配合省银监局选择部分有条件的县市区开展试点工作。在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方面,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尽快出台《甘肃省进一步加快发展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为信用担保机构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加快建立信用担保基金和风险补偿机制,建立省级再担保中心,积极推动组建担保联合体,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建立信用担保机构。

三是推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重点依托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大型企业集团,以解决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的共性需求为目的,积极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目前,国家已经启动了这方面工作,并将其作为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进行了安排部署。今天,我们邀请有关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大型企业集团的领导出席会议,就是要研究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问题。协会尤其是由原工业厅局转变成立的行业协会在人才、技术、管理以及熟悉工业企业等方面,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等方面,优势突出,要通过加强合作,积极为企业提供项目论证、技术创新、工艺设备、管理咨询、职工培训等方面的支持与服务。大企业也要发挥其科技人才和设施的优势,在产业配套、产业链延伸、循环经济等方面为中小企业、乡镇企业、非公经济服务,实现合作双赢和共同发展。

四是建立知识产权、专利保护和开发利用平台。引导企业增强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重视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工作,依法保护商标和自有知识产权。联合省科技厅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定期向中小企业、乡镇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信息,加快专利技术的转化和利用。

五是建设信息化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各类信息资源和省局的网站,为中小企业、乡镇企业、非公经济提供政策、产品、人才、项目以及电子商务、网上营销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同时,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展百万中小企业上网工程的落实工作,促进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中小企业中的普及应用,走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五)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上有新突破

发展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伟大事业,我们肩负的任务光荣而艰巨。要完成2007年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关键在于要解放思想、转变职能、开拓创新、真抓实干。

一是要切实加强学习,提高引领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当前,我们面临着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更加突出。要开拓新的工作局面,必须加强学习。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学习党的各项理论创新成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科技、法律等各方面的知识,努力提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抓住发展机遇,把握发展方向,多思发展之忧,多谋发展之策,多出发展之力,做到谋划发展有新理念,指导发展有新思路,创新发展有新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有新办法,不断提高引领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要切实转变职能,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我们的重要任务是进一步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机关。要对机关工作准确定位,着重在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上创造性地履行好职责,完善机关运行机制,创新机关服务模式,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步伐,实行政务公开,改进会风、文风,严格控制和规范各种检查、评比、达标活动。要坚持一切从发展的大局出发,建立“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一条龙”服务体系,严格落实服务承诺制、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工作制度,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要完善建设服务型机关的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各项行之有效的机关工作制度,规范服务行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强化服务效果。

三是要切实转变管理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育完善并同国际接轨,政府管理部门对市场主体企业的管理,将主要转为宏观监测和综合服务。因此,各级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统计、监测、分析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职能机构,落实人员责任。由于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的数据交叉重叠,统计难度和工作量较大,要求各级主管部门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积极与同级统计、工商、税务等部门密切合作,相互配合,摸清和建立基础数据,为各级政府当好参谋助手。同时要充分利用统计信息,强化经济运行分析工作,及时反映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依据。鉴于统计信息和监测分析工作的重要性,为了完成好这个任务,省局初步考虑,将统计上报工作和资金项目以及考核奖励实行联动机制,以鼓励先进,鞭策落后。

四是切实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我们要把心思凝聚到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把本领用在促发展上,想问题、做事情,都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讲求实效,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中开拓前进。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求真务实,就是要从不断变化的实际出发,求发展阶段性特征之真,务以新思路新举措推动发展之实;求认识经济发展规律之真,务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破除思想和体制障碍、实现科学发展之实;求本地区域经济发展特色之真,务抓住新机遇、打造新优势之实。真抓实干,就是要进一步把工作往深里做、往细里做、往实里做,精益求精,确保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各项方针、措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需要强调的是,这几年我们的工作很有成效,越是这种时候越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更加求真务实,切忌盲目乐观、停滞不前。只要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今年的各项任务目标就一定能够在我们共同的不懈努力中成为现实。

最后,再次向出席会议的省上领导和各市州、各部门的领导,各行业协会商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国有大企业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借此机会,我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拜个早年,并向全省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战线广大干部职工拜个早年,祝大家春节愉快,阖家欢乐,并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上一篇: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研究论文 下一篇:工业园区新农村建设调研工作会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