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04-07 02:52:35

低分子肝素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低分肝素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9月~2014年3月我院妇产科,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孕产妇100例,年龄23~35岁,平均(27±1.9)岁。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所有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瘀斑、牙龈出血,部分产妇有阴道出血症状、出血性休克。血液学检查示:凝血酶原时间较正常标准高,血小板计数、学纤维蛋白原含量较正常值低。对所有孕产妇进行DIC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肝素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调整患者凝血状态。治疗过程中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液学临床检验,动态观察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观察纤维蛋白原含量变化。结果 观察组抢救治疗后,患者阴道流血增多人数比对照组低,子宫切除率、死亡率比对照组低(P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治疗;临床分析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由产科意外、羊水栓塞、感染性流产、产后出血等诱发小血管内广泛的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沉积,导致休克、出血等症状表现。病情复杂且并发症多,对机体脏器功能的损伤较大[1]。目前临床针对DIC主要使用药物为肝素,本研究就低分子肝素进行有统计意义的比较研究,探讨低分子肝素对产科DIC的治疗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9月~2014年3月我院妇产科,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孕产妇100例,年龄23~35岁,平均(27±1.9)岁。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剖宫产78例,顺产22例;初产妇61例,经产妇39例;产前发病21例,产后出血36例,胎盘早剥21例,妊娠高压病10例,羊水栓塞12例。所有孕产妇有明确的DIC诊断。观察组平均(27±0.3)岁,剖宫产39例,顺产11例;初产妇30例,经产妇20例;产前发病11例,产后出血18例,胎盘早剥10例,妊娠高压病5例,羊水栓塞6例;对照组平均(27±2.1)岁,剖宫产39例,顺产11例;初产妇31例,经产妇19例;产前发病10例,产后出血18例,胎盘早剥11例,妊娠高压病5例,羊水栓塞6例。所有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瘀斑、牙龈出血,部分产妇有阴道出血症状、出血性休克。血液学检查示:凝血酶原时间较正常标准高,血小板计数、学纤维蛋白原含量较正常值低。比较两组孕产妇,年龄、病因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

1.2方法 对所有孕产妇进行DIC基础治疗:补充凝血因子、血小板等。对照组在DIC基础上治疗上经腹壁肌肉注射肝素8mg,3次/d,对患者进行凝血状态调整。观察组在DIC基本治疗上,经腹壁肌肉注射低分子肝素0.4ml,1次/d,调整患者凝血状态。治疗过程中对两组患者,通过血常规、生化检查、凝血时间检查等临床检查,动态观察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观察纤维蛋白原含量变化。

1.3观察指标疗效指标 DIC相关症状、体征消失;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时间恢复实验室检查正常范围;临床上基础疾病的病因消除且疾病被有效控制。显效:全部都符合疗效指标者。有效:符合疗效指标中任意的两项。无效:不符合疗效指标,经治疗后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观察临床治疗疗效;对血液学检查结果、抢救的患者治疗结果进行统计。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的全部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t检验,P

2结果

2.1观察组抢救治疗后,患者阴道流血增多人数比对照组低,子宫切除率、死亡率比对照组低,P

2.2观察组临床检查指征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较正常标准高,血小板计数、学纤维蛋白原含量较正常值低,P

2.3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

3讨论

在临床产科工作中DIC危机孕产妇生命的急症,起病急且发病后,进展快,及时有效的救治才能挽救患者生命。其临床治疗原则主要为针对病因和并发症的补充凝血因子、抗凝、抗纤溶。通过对DIC病理过程的发展的阻断,重建凝血抗凝平衡机制,以期减轻DIC对器官功能的损伤[2]。临床上既往对DIC的治疗主要药物为肝素。大剂量的肝素抗凝作用强,容易引发患者血小板减少。限制了其自身的临床应用。

本次研究中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对比研究,其治疗效果明显,术后并发症较肝素使用,治疗有效率大大提高。低分子肝素的抗凝因子Xa活性高于普通肝素,生物利用度是普通肝素的3倍。能够快速、持续的拮抗血栓的形成,很少引起血小板的减少。此外,低分子肝素可促进抑制因子的释放从而降低血液粘稠度。阻碍DIC的继续形成[3]。

总之,本次研究可见,低分子肝素能阻碍DIC的继续发展且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何秋.低分子肝素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13.12(34):1886-1887.

[2]彭光媚,吴彩虹,李群.应用肝素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55例效果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0,5(28):554-555.

[3]王向向.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70例临床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3(23):70-72.

上一篇:分析68例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一篇: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