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英语新教材在西部偏远贫困地区使用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

时间:2022-04-06 10:30:02

人教版高中英语新教材在西部偏远贫困地区使用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

笔者发现西部偏远贫困地区的教师在对新教材的使用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为了解新教材的使用现状和新课改实施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促进西部偏远贫困地区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笔者对西部僻远贫困地区高中英语新教材的使用状况进行了调查。

一、新教材使用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笔者参照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淑玲、郑志恋老师在《新版高中英语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一文中使用的调查问卷内容和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李月娥、郑志恋老师在《人教版高中英语新教材在欠发达地区的使用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一文中的调查内容设计了一份教师调查问卷,用这份问卷对西部偏远地区五个县市的高一、高二任课教师作了调查。结果如下:

1.教师对新教材的看法:根据统计结果发现,绝大多数教师对教材的结构体系感到满意,对语言的真实性和地道性也比较认可。但是在课堂具体实践中,以下几个方面反映问题较多:1)教材与初中内容的衔接问题上,有近66.67%的教师认为不合理,多数教师反映教材偏难,大部分学生在刚进高中时就感觉特别吃力。2)课文内容离学生实际较远,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学生对很多内容无法理解。3)对听力材料的选择,有84%的教师认为材料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脱节,超过89%的教师反映听力难度较大,尤其不适合农村中学的学生。4) 虽然许多教师认为新教材的口语话题多样,但73.78%教师反映Speaking Part在实际的课堂中难以开展,特别是对农村中学学生来说更难以进行。5)语法讲解和练习过少,题型与高考不一致。6)课后练习量过大。

2.教材容量与课时安排情况及教师能否按时完成教学内容:由于学科多,所有调查学校高一每周上四节英语课,教师完成单元教学任务所用的课时数有5%小于6课时,22%用6课时,27.8%用7课时,43.2%大于7课时。由于每个单元教学内容太多,导致整个教学过程过于匆忙,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凌乱、不扎实,语法知识不系统。

3.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能否适应新教材的要求:只有48%的教师认为以自己的知识储备、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能适应新教材的要求。但近乎90%的老师认为自己的口语水平亟待提高。

4.你认为使用该教材有何困难: 89%的教师认为班级人数过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78%的教师认为缺少计算机等相应的教学设备和与教材配套的教学课件。

5.为了更好地使用该教材,你现在需要做什么: 88.9%的教师认为自己需要增加跨学科知识,55.56%的教师认为需要培训进修,95 %的教师认为需要增加英语文化背景知识,78%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方法有待于改进,90%的教师认为自己还需要提高口语水平,52%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基础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6.常用的课堂活动方式:教师采用最多的是阅读课文讲解分析,占94.4%;其次是语法讲解,占89%;练习讲解占83%;“游戏、表演”、“集体辩论”、小组讨论探讨只占16.7%;近85%的老教师还完全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7.学生方面的问题。农村学生缺少获取教材以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他们只是从书本、老师那里获取有限的知识,而家长和学校只看分数,看升学率。因此,农村学生特别是偏远地区学生认知基础,见闻见识和学习环境条件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大多数农村学生对新教材出现的新东西无法理解,给新课程的学习带来较大的困难。

二、新教材使用过程中教师存在的问题

1.教师素质普遍不高,素质提高面临挑战。高中新课改对教师观念、知识、能力等多方面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但农村教师素质普遍不高,很难达到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在对教材目标的理解,选择和取舍上很难把握。

2.教师的培训跟不上新课改的要求。目前农村学校普遍存在培训不到位,流于形式,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等现象。此外,由于地域特点,有些偏远地区学校课改工作缺乏上级业务部门经常、有效的指导。而教师在岗前培训中学到的理论一接触到课堂实践,就产生了新的问题。

3.新课改提倡的教学理念与教师的实际做法存在差距。在笔者的调查和听课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教师课堂时间的90%是花在语法词汇的讲解和练习的讲评上的,不管上哪个类型的课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都是被动地参与课堂。可见,教师在实施新教材的具体过程中,还没有真正领会新课标的精神,跟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存在很大差距,还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做法。

4.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与传统选拔测评体制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目前许多英语教师认为“高考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因此,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阅读篇章语句分析中,于是出现“理念新、方法旧”的现象。80%的教师只上阅读课文和语法部分,直接砍去了听力、口语以及热身部分这几个环节。在近两年的新课改中,80%多的教师没有组织学生练习过听力,口语课也只是外教每周上一节。

5.英语教师的口语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新教材对教师自身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达不到这个要求,有90%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口语水平需要提高。而在听课中发现,农村中学教师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较差,近乎90%的教师用汉语组织课堂教学。近乎80%的老师无法达到新课标对教师专业水平的要求,尤其是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三、对策建议

1.应重点加大对农村地区新课程改革的指导力度,为农村教师提供更多进修和培训的机会,以逐步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2.农村中小学教师应自主提升自身专业水平。首先,教师应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其次,教师应立足本校实际,以教研组为基地,开展集体备课、说课、互相观摩课和评课等活动,相互合作、相互学习。

3.教师自身应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目标以及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树立新型的课程观,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4.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等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总之,西部偏远贫困地区教师在使用新教材中的确还存在许多困惑和问题,要用好教材,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学好课标,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敢于补充和删减教材内容,摒弃“教教材”的传统观念,树立“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上一篇:开卷考试下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策略 下一篇:优化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