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理意见

时间:2022-04-06 07:32:35

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理意见

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理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经市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高度重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理工作

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和“全面达小康,建设新*”的目标,大力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管理,改善和保护城乡水环境,促进全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按照《*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和《*市城市污水处理规划》(*-2020),科学制定污水处理设施的年度建设计划。每年实施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由各级政府(含*新区管委会,下同)列入城市建设重点工程积极加以推进。

各级政府和市各有关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理工作。市政府将对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二、明确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

按照省政府确定的治污目标,到2010年,基本建成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0%以上,集镇建成区达到70%以上。加快已建、在建城镇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设施建设。从*年1月1日起,*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达到《*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要求。国家级、省级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在*年底前,其它城镇污水处理厂在2010年底前,尾水排放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至2015年,建成比较完善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5%。

三、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度

(一)确保建设投入。

1.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创新投融资体制。对污水处理厂建设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运营,推行特许经营制度,盘活现有污水处理厂的存量资产,通过BT、BOT、TOT等多种市场化模式,鼓励和引导国内外资本投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2.足额征收城市污水处理费。城市污水处理费是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主要来源,要切实做好污水处理费(包括自备水源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工作。与自来水同步收取的城市污水处理费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征收,使用自备水源的城市污水处理费也可授权水行政主管部门代收。污水处理费全部缴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要切实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及使用的计划管理,加强监管,做到专款专用。

3.加大政策保障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省专项资金用于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各级政府在成片土地出让时,必须将涉及出让地块的市政配套,包括道路、管线、污水管网等设施的建设资金,列入出让成本,具体办法由市国土资源局会同市财政局、建设局制定。采用其它资金来源的道路建设、河道整治等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步铺设污水管道,全部建设投资由主体工程建设单位承担。对引进民资和外资建设的城镇污水处理企业,享受工业园区进区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各级财政每年在新增财力中安排10%,同时在环保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额度,对所辖区域内城镇污水管网及其他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给予补贴。

4.全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享受镇政发〔*〕32号文件规定的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各项优惠政策。

(二)加强管养维修。对已经建成的城镇污水收集管网,污水处理主管部门要及时接收管养,确保设施完好,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城镇污水处理运营单位要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健全质量和安全保障体系,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污水处理设施安全、高效运行。

(三)做好尾水利用和污泥安全处置。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可在城镇河道景观水补给、工矿企业冷却水补给、市政园林绿化用水等方面首先开展利用工作。结合节水型城市创建活动,到2010年,城镇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率要达到10%以上,污泥规范化处理率达到100%。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率不低于25%。

(四)加强运行监管。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与城镇污水处理企业要实行“管办”分离,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以切实加强监管力度。要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进一步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水平,有效降低投资、收集和处理成本。要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装备水平,城镇污水处理厂进出口必须安装在线监测装置,并与政府监管部门联网。要建立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评估制度,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监管。

(五)严格城市排水许可管理。按照《*市城市排水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对污水排水户的排水行为和排水水质进行有效监管,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规划、建设、验收、接纳等各个环节要实行规范管理。对超过接纳标准的污水,依据排水户与污水处理厂的约定实行合同管理。严格执行排水许可等制度,进一步规范排水行为。

本意见自之日起施行。以往文件与本意见不一致的,以本意见为准。

上一篇:城市数字化模式管理通知 下一篇:市建筑工地农民工安全教育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