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刍议

时间:2022-04-06 07:15:32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刍议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加快和深化,人们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理念、模式、技能及方法都有了全新的认识,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部分教师还没有真正领会到新课改的精神,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低效性的现状仍然较为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阅读教学的质量,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造成了影响。因此,加深对新课改精神的领悟,全面而深入地认识阅读教学的本质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

一.教师要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教师要依据新课改的要求,设置教学目标。新课改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对学生语文知识的讲解和应用,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将阅读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其次,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语文素养,设置教学目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学生实际的阅读水平出发,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让每一位学生在阅读教学的活动中都有所收获,从中体会到成功实现教学目标带来的成就感和愉悦感。最后,教师要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设置教学目标。不同的阅读材料有不同的特点,这对教师教学目标的设置也有显著的影响,因此,教师根据具体的阅读材料,设置具体的教学目标。如文言文阅读要注重对字、词、句的理解,积累熟悉的文言句式,体会文章的精辟和生动之处;现代文要注重故事结构的完整性,以及其中情感的细腻表达等。

二.教师要引领学生精读教学内容,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对文章的反复诵读是丰富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语感、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引领学生对重点的课文以及课文中的重点章节反复地诵读,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诵读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的时候,要先让学生体会作者行文时的境遇和心情,以及需要用文章抒发的情怀,然后再引领学生诵读文章。在引领诵读前,教师可以先进行范读,让学生领悟文章的抑扬顿挫和语言表达的情感。如“幽咽泉流冰下难”应声音低沉,文字顿挫艰难,“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应稍作停顿,让学生回味感受琵琶女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宣泄等。学生通过感情充沛地诵读文章,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每一次对文章的理解都会更加深刻,如此反复精读,对文章所要传达的意思和文章蕴含的情感自然会有很好的把握,教师只需要在文章重难点的地方稍加点拨,就可以使教学效果有显著的改善。

三.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虽然学生是阅读教学活动的主体,但是与教师的引导和辅助作用也密不可分,因此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才能更熟练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教学技能主要包括要具备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对阅读教材的把握与掌控和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具备可以帮助教师改变因循守旧的阅读教学方法,认识到新课改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地体现其专业素养,游刃有余地解决在阅读教学课堂上遇到的问题,从而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为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和综合技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激发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积极性,最终实现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于美,教师,现居山东齐河。

上一篇:心态类素材在写作中的准确运用 下一篇:让写作成为学生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