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的基石

时间:2022-04-05 07:27:38

作文素材的基石

【摘要】背诵是一种语文基本技能,是获得第一手语言材料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它们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极有利于理解、记忆、接受和表达等多种能力的整体提高。写作前的准备是一种语言积累的过程,是以背诵为基础的一个积淀的过程。只要坚持背诵,让背诵成为学习的一项规矩,不仅能充实和积累学生的语言知识宝库,使作文也有了源头活水。

【关键词】作文教学 背诵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最怵的是写作文;写作文时学生最头疼的是无话可说和有话说不出。究其原因就是日常听过的、看过的、甚至学习过的大脑没储存,所以用时才“方恨少”――找不到恰当精确的语言表达。因此,必须加强平时的语言积累,向大脑输入充足的语言材料进行储备。背诵就是最佳的输入方式。

一提起背诵,有的老师就想到中国古板的私塾教育,就会把背诵与死记硬背相等同。并且认为在新课程理念下,不再需要背诵,或者认为不需要像以前那么多的背诵,不需要像以前那样抓学生的背诵了。其实这是使背诵陷入了一种误区。

伟大的文学家李白、杜甫、坡、李清照等,在学童时背诵就是非常突出的。现代著名作家茅盾能将《红楼梦》倒背如流,钱钟书先生也能任人随便从书中抽出一段来,就不假思索、流畅无碍地背出来。 马克思也有非凡的背诵能力,他能够整段整节地背诵海涅、歌德、莎士比亚、但丁等名家的作品。正因为他们头脑中存储了大量的文化知识,丰富的语言材料,做起学问、写起文章来才能旁征博引,成为一代大家。因此说,只有通过背诵,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写作时词句就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背诵是一种语文基本技能,是获得第一手语言材料的有效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积累语言材料,其实就是感性的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它可以看作是生活经验材料,也可以看作是形象材料,或者是思维材料、情感材料,这些材料储存于大脑,将成为学生的终身营养。同时也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它们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极有利于理解、记忆、接受和表达等多种能力的整体提高。

需要背诵的语言材料的内容和范围非常广泛。语文课本中就规定许多背诵篇目。潘菽在《教育心理学》中说:“背诵是熟记教材,提高语文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语文教学中,背诵对于巩固字词,加深理解课文,提高读写能力,促进记忆力的发展,均有积极的独特的作用。”背诵要从课本开始,《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七至九年级背诵的古今优秀诗文80篇(段);现当代的中国和外国的优秀诗文与经典名篇,课本中也有不同层次的提出了背诵要求。这些内容学生诵之以口,烂熟于胸,就能在的头脑里储存,记住大量的词语、精彩诗句、优美的语段和经典美文。不仅丰富了词汇、积累了语文知识,还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写起文章来自然也有话可写了。如果文章中再能恰当引用古人诗文名句,就会使得文章语言精练生动、富于文采,具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背诵的内容如果仅仅局限于学习用的书本是远远不能够满足写作和语言表达需要的,还得从各类书籍、报刊、网络以及各种媒体、电影、电视、言谈等方面涉猎。《语文课程标准》里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了规定,并且推荐了多部文学名著。这些作品里,“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言语材料是处处可见,为读者提供了学习、掌握语言魅力的机会。其实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网络也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只要我们有要学习的观念,有积累丰富语言材料的想法,就不会找不到背诵的内容。

“背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只有不断通过背诵输入并储存大量的词语、名句段、美文,就能积累足够丰富的言语材料;融会贯通后就会有了自己的理解,形成自己的观点,变成自己的财富:思可以之为起点,遐可与之衔接,言可引之为据,行可以之为师,这样完全不会再为写作发愁了。

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也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精华。在几千年的传统教学和现当代的语文教学中,积累了许许多多的背诵技巧与方法,例如分节(段)式背诵、间隔式背诵、重复式背诵、朗读式背诵、理解式背诵、复述式背诵、扣关键词式背诵、兴趣式背诵等等。如果有教师、家长、同学等协助共同背诵效果更佳。这些方法和技巧都为我们的背诵提供了经验,有利于我们背诵效率的提高。虽然背诵的技巧和方法多种多样,但是背诵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学习活动,采用哪种方法还得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尝试、不断探索、不断借鉴总结,灵活的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使积累的内容更多,背诵的更加牢固,从而达到语言材料的丰富积累,满足写作的需要。

要想加强背诵训练,教师还得为学生提供广泛的背诵空间和创设背诵的环境。特别是一些“做题多,读书少”的学校,没有语文教师对背诵的严格要求和积极努力,背诵就只是一架空壳。为此,我们语文教师可以每节课都拿出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背诵或进行背诵展示。背诵和展示自己阅读过程中精心摘抄下来的中外文学作品中的精彩片断、至理名言、做人处事的哲理或有价值的资料等等,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阅读与摘抄,而且增强学生的背诵积累的意识,掌握大量的语言材料,为写作和语文学习奠定丰厚的基础。同时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教室的空间,让每一位同学把自己喜欢的格言、座右铭、文学作品与作文中的精彩片段、阅读感悟等写出来,悬挂在教室的四壁,供大家共同欣赏诵读。既能互相交流背诵内容,又能互相促进背诵能力。另外还要在教学中开展各种形式的促进学生背诵的活动。总之,只要教师重视和加强学生的背诵基本功训练,背诵就能行之有效的开展,达到积累语言材料的目的。

写作前的准备是一种语言积累的过程,是以背诵为基础的一个积淀的过程。只要坚持背诵,让背诵成为学习的一项规矩,不仅能充实和积累学生的语言知识宝库,使作文有了源头活水,而且待贯通运思,阐发创造,必将终生受用。

上一篇:社会与思品课堂上如何加强中学生道德教育 下一篇:浅谈如何让乒乓球课堂变得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