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为小学识字教学插上翅膀

时间:2022-04-05 02:04:49

多媒体为小学识字教学插上翅膀

摘 要: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运用

识字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识字是学生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基础。识字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学生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的水平;识字时间的早晚对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大的影响。但是汉字数量多,既难认又难记,尽管教师苦口婆心地教,但学生的识字效果还是不佳,“识字难,回生率高”的问题,让语文教师叫苦连天。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呢?我在此次培训中关于小学识字教学感触颇深。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并没有明确的目的,他们的注意力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总是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所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我在识字教学中总是先出示生字,让学生说字形、记笔画、分析结构,再在本子上写几遍,或者再做一些组词之类的练习。学生总是感到很枯燥,无法提起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效果当然不好。但是在观看有关视频和听了专家的点评后,我发现在识字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创设生动的情境,就比传统的教学效果好得多。

二、多感官记忆,提高效率

以前我总是认为图形、声音会让多动的小学生更难集中注意力,然而,观看了视频后我发现我错了,学生边看,边听,边记,比单一地认读生字记忆得快,也深刻多了,多媒体在教学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特瑞赤拉提出:“人们通过听觉和视觉获得的信息是他获得所有信息的94%。”他在说明人类的记忆与感官之间的关系时指出:“人们一般可以记住自己阅读的10%,自己听到的20%,自己看到的30%,自己既看到又听到的50%。”这也就表明,在学习中,同时使用视觉和听觉可以提高记忆效率和记忆效果。由于多媒体同时提供了图形、声音、语言,使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同时使用,使知识信息从感觉通道输入记忆系统,因而能提高学习效率。

三、变抽象为具体,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也就是说将要学习的生字与学生故有知识体系联系起来,但如果要学习的生字超出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该怎么办呢?如,在视频中学生学到“嘟噜”这个词,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巧妙利用课件给学生出示“一串葡萄”的图片,这样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嘟噜”是一个量词。

四、借助动画,巧记笔顺

小学生刚学写字时,根本就不注意笔顺,就像在画画,这对学生以后认识汉字规律、书写速度和书写质量,都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笔顺教学也是很关键的。但是单单依靠教师的反复强调效果却并不明显。笔顺教学一要直观,二要趣味化,借助多媒体,运用动画,能帮助学生巧记笔顺。如“溪”字的笔顺,学生写错的比较多,在书写之前,用课件演示“溪”字的笔顺,朗读标准的笔画名称,学生跟着一起书空。这样,学生的记忆就深刻多了。

多媒体仿佛是给识字教学插上了一对翅膀,它能克服识字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对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扩大识字量,培养学生识字兴趣和能力提供了帮助。然而只有正确地认识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恰如其分地把多媒体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才能实现以媒传知、以媒生情,才能为学生认识过程的重点、难点服务,并为其感官提供愉悦的刺激,才能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

上一篇:合理组织学习活动,凸现知识技能培养 下一篇:一问二做三查,帮小学生培养好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