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番茄越夏避雨栽培技术

时间:2022-04-05 12:09:42

进口番茄越夏避雨栽培技术

导读:进口番茄越夏避雨栽培不仅上市早、采摘期长、果实光滑亮丽,而且降低了植株和果实发病率,提高了产量,商品果率提高20%以上,单价提高1元/kg左右,实现了增产增收的目标,宜昌谷丰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对进口番茄品种进行避雨栽培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功生产经验,供广大番茄种植者借鉴。

番茄越夏避雨栽培是在番茄坐果至成熟期覆盖大棚膜的栽培方法,番茄实施避雨栽培后,上市早,采摘期长,不仅降低了番茄植株和果实的发病率,提高了产量,而且果实光滑亮丽,商品果率提高了20%以上,每1 kg可提高1元左右,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宜昌谷丰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自2008年起对旗丹、赞誉等进口番茄品种进行避雨栽培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功生产经验,现将其在番茄避雨栽培上的成功经验介绍如下,供广大番茄种植者借鉴。

1 品种选择

1.1 旗丹

先正达公司高位自封顶大红果番茄品种,单果质量220 g左右,单株结7~8穗果,早熟,果实圆形,硬度好,商品性好,低温不易裂果,抗性强,抗根结线虫,适合大棚早熟栽培,667 m2植2 600株左右,有记录的商品果667 m2产量7 500 kg。

1.2 赞誉

纽内姆公司无限型粉红果番茄品种,单果质量240 g左右,中早熟,果实圆形,硬度好,果色深粉,无青肩,商品性极好,精品率高,植株生长旺盛,抗性强,耐寒、耐热性好,适合保护地及露地栽培,667 m2植2 000株左右,有记录的商品果667 m2产量7 000 kg。

1.3 艾菲尼迪

以色列无限型大红果番茄品种,单果质量220 g左右,早中熟,果实圆形略扁,硬度好,精品率高,耐湿热,抗性强,植株生长势强,适合保护地及露地栽培,667 m2植2 000株左右,有记录的商品果667 m2产量7 000 kg。

1.4 多美瑞

以色列无限型大红果番茄品种,单果质量260 g左右,早中熟,果实圆形,硬度好,耐湿热,耐雨水,抗性强,植株生长势强,适合保护地及露地栽培,667 m2植2 000株左右,有记录的商品果667 m2产量8 000 kg。

2 播种育苗

番茄越夏避雨栽培有大棚早熟栽培、大棚中早熟栽培(俗称大棚顺季节栽培)和高山栽培三种模式,大棚早熟栽培播种期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中早熟栽培播种期在2月上旬,高山栽培播种期在3月下旬4月上旬。宜昌谷丰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番茄实施避雨栽培多采用大棚顺季节栽培模式,即2月上旬播种,3月上旬假植,3月下旬定植到大田,下面详细介绍大棚早熟栽培和大棚顺季节栽培的田间种植技术。

2.1 苗床选择及准备

苗床应选择避风向阳、地下水位低、冬前深翻炕田且2年内未种植过茄科类作物、土壤pH值在6.5~7.0的田块。一般苗床宽1 m,除去草、石块等杂物,每1 m2苗床均匀撒入商品有机肥5 kg、多菌灵100 g和菌虫一撒净50 g,用锄头在表层10 cm内混拌均匀,整理细碎。用长度超过1 m的直木板来回刮平苗床面,再用圆木来回碾压紧实,浇透底水,用菊酯类杀虫剂喷洒苗床表面后覆盖透明新地膜等待播种。同时,每1 m2苗床准备0.05 m3过筛细潮土,用地膜盖好备用。

2.2 播种

进口种子一般已经过消毒处理,播种时遇晴好天气可干籽直播。若遇阴天则需催芽,催芽用30℃温水浸种6 h,捞起沥干至无明水后置于28~32℃环境中催芽,每天淘洗一次,待有70%种子萌芽即可播种(大棚顺季节栽培播种在大棚内进行)。或者加用地热线育苗,地热线按6~8 cm间距埋于苗床5 cm下。地热线在种子出苗期慎用,以防形成高脚苗。种子均匀撒播后,上覆盖0.5 cm厚过筛细潮土,苗床底水应够把盖土湿润。用菊酯类杀虫剂800倍液喷洒表土后,紧贴地面盖严底膜(透明新地膜),然后搭设小拱膜覆盖。

2.3 出苗管理

干籽播种后10天左右开始出苗,当出苗达70%~80%后,于当天下午及时揭去地膜,若阴天可上午揭膜,揭膜后浇少量清水。遇晴好天气时尽早敞开苗床两头拱膜,以保证通风排湿降温。番茄从播种出苗到假植前,均在小拱棚和大棚覆盖下进行,要控制好育苗床上的温湿度,及时揭盖小拱棚和大棚薄膜,尽量培育矮苗、壮苗。

2.4 假植

幼苗2叶1心时假植。采用大棚早熟栽培和大棚顺季节栽培,其假植均在小拱棚和大棚薄膜覆盖下进行,控制好假植苗床上的温湿度,合理揭盖小拱膜和大棚膜是关键。

①大棚早熟栽培 越冬苗假植时最好使用秸秆反应堆苗床,种子出苗后即准备好秸秆反应堆苗床,每667 m2苗床(小苗床按比例折算)用秸秆 3 000~4 000 kg、菌种8~10 kg、麦麸160~200 kg、饼肥80~100 kg。菌种于使用前1天或当天,按1 kg菌种掺麦麸20 kg、饼肥10 kg、水35~40 kg,混合拌匀,堆积发酵4~24 h后再使用。如当天使用不完,应摊放于室内或阴凉处,厚8~10 cm,第2天继续使用。也可用草食动物(牛、马、羊等)粪便,667 m2用3~4 m3,严禁使用化肥和非草食动物粪便,否则会加速线虫繁殖与传播,导致植物发病,影响菌种活性,同时还会使土壤板结,加速病害的泛滥。秸秆反应堆苗床先开宽1 m、深20 cm的沟,开沟长度与行长相等,开挖土壤按等量分放沟两边。开沟完毕后,在沟内铺放秸秆(玉米秸、麦秸、稻草等)。一般底部铺放整秸秆(玉米秸、高粱秸、棉柴等),上部放碎软秸秆(麦秸、稻草、玉米皮、杂草、树叶以及食用菌下脚料等)。铺完踏实后,厚度25 cm,沟两头露出10 cm秸秆茬,以便透气。将处理后的菌种均匀撒在秸秆上,并用铁锹轻拍一遍,使菌种与秸秆均匀接触。将沟两边的土回填于秸秆上,覆土厚度20~25 cm,形成种植垄,并将垄面整平。然后浇水,浇水以湿透秸秆为宜,隔3~4天后,再将垄面细致整理并覆膜,秸秆上土层厚度保持20 cm左右。在垄上用12#钢筋(长1 m,在顶端焊接1个“T”形把)垂直床面打3行孔,行距30 cm,孔距20 cm,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宜,以利于进氧发酵,加速秸秆转化。第一次浇水要足,以湿透秸秆为准;第二次浇水要匀,间隔时间15天左右;以后浇水要慎,冬至(12月22日左右)至立春(2月3~5日)期间不宜浇水,见到旱情时方可浇水。每20天左右打孔1次,每次打孔要与前次错位。注意掌握“四不宜”的原则,一不宜开沟过深(不超过25 cm);二不宜菌种、秸秆量过少(667 m2菌种8~10 kg,秸秆3 000~4 000 kg);三不宜覆土过厚(20~25 cm);四不宜打孔过晚、过少(浇水后3天打孔,20 cm见方打1孔)。

苗子单株假植,假植株行距为(8~10)cm×(8~10)cm,假植期不宜浇大水,只浇小水。再起小拱,小拱膜不能用新地膜(新地膜膜面易集结水珠,增加拱棚内湿度),应选用干净的旧地膜作小拱棚膜。假植后4~5天内覆盖小拱棚不揭盖,保持高温高湿环境以促进缓苗。缓苗后逐步揭盖小拱膜,一般外界气温达到8℃以上,每天应适度揭小拱膜通风,以降低拱膜内湿度,保证拱膜内无水滴。低温期要特别注意防霜冻。晴好天气,假植苗床上大棚内气温有可能超过30℃,此时应先揭开小拱膜,后适当敞开大棚门,以降低棚内温度和湿度。

②大棚顺季节栽培 播种苗用穴盘假植,一般选用72孔穴盘,基质按草炭∶蛭石∶废菇料=2∶3∶1配制。单株假植(此时假植期已进入3月)的,假植后3~4天内覆盖小拱棚保持高温高湿和用遮阳网遮荫促进缓苗,缓苗后逐步降湿见光。晴好天气,当假植苗床上大棚内气温超过30℃时应及时揭开小拱膜,后敞开大棚门,以降低棚内温度和湿度。浇水应在上午棚内温度不高时进行。假植缓苗后喷洒代森锰锌500倍液,遇连阴天用世高(苯醚甲环唑)

1 500倍液喷洒。定植前3天单独喷洒阿米西达(嘧菌酯)1 500倍液1次,阿米西达对番茄有特殊效果,号称番茄美容剂,于苗期、初花期、幼果膨大期各施用一次即可。

3 定植及田间管理

3.1 大田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阳光充足、排灌方便的地块为佳。土壤pH值应在6.5~7.0,土壤过酸易诱发青枯病等病害。

3.2 大田备耕

所选地块须在越冬前深翻晒地和冻垡。酸性土壤可视情况在翻耕前每667 m2撒入50~100 kg生石灰调节。在定植前2~3周开始整地作畦,连沟带畦无限型品种宽1.3 m、有限型品种宽1.2 m,畦面宽80~90 cm,畦底宽85~95 cm,畦沟底宽35 cm,畦高25 cm,畦面呈梯形。基肥按每667 m2施入腐熟农家肥3 000 kg(或商品有机肥100 kg)+45%撒可富(或海德鲁)硫酸钾型复合肥100 kg,有滴灌条件的每667 m2另加磷肥70 kg。施肥深度20 cm,在畦面开中沟集中施肥。

3.3 定植

当假植苗高10~12 cm、茎粗约1 cm、有4~6片叶时,选择晴好天气定植。番茄越夏避雨栽培一般采用三膜覆盖,即地膜、小拱膜和大棚膜。定植前3天适当炼苗;定植前1天用清水浇湿床面以便起苗。大棚早熟栽培定植期一般在2月上中旬,此时应采用三膜覆盖的方式定植;大棚顺季节栽培定植期一般在3月中下旬,地膜和小拱膜在番茄定植时覆盖,大棚膜在番茄果实坐住至成熟期覆盖(一般在5月中下旬覆盖大棚膜)。

定植畦在覆盖地膜前带墒喷洒拉索+辛硫磷防杂草和杀灭地下害虫,有滴灌条件的可无墒覆膜,用金都尔防杂草。定植前1天苗床浇透水,按每畦栽2行,有限型品种按40 cm株距单株定植,667 m2定植2 600~2 800株,无限型品种按50 cm株距单株定植,667 m2定植2 000~2 200株。穴盘苗定植后即可用0.5%尿素水浇定根水,再撒少许细土掩盖定植孔保墒,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可结合浇定根水施入辛硫磷1 500倍液,掩土同时将地膜口压好。切勿深栽,子叶须露出地面。

3.4 定植后水肥管理

定植15天后施提苗肥,用0.5%硫酸钾型复合肥水浇于定植孔处,也可用40%沼液水浇施。始花期喷洒阿米西达1 500倍液,第一穗果坐住约鸡蛋大时再次喷洒阿米西达1 500倍液。第一穗果开始膨大时,每667 m2追施硫酸钾型复合肥20 kg,待第四穗果坐住后,每667 m2追施硫酸钾型复合肥30 kg,打洞埋施于2株中间或加入稀释的沼液肥水直接灌施。有滴灌条件的追施硝酸钾,每次每667 m2用量约5 kg。浇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原则上少量多次,保持土壤湿润无明水即可。

3.5 定植后气温管理

温度调控是番茄实施避雨栽培的基础。定植至成活阶段(此时气温尚不高),应覆盖小拱棚保温保湿3~5天。成活后根据天气情况揭盖小拱棚,保持棚内白天气温20~25℃、夜间15℃左右,以促进花芽的正常分化和生长发育。插架时撤去小拱膜。大棚顺季节栽培的,进入坐果期及时覆盖大棚膜。结果期大棚内白天温度保持20~30℃、夜间15~18℃。当白天大棚内气温高于30℃时,应及时敞开棚门和将大棚两侧裙膜用拉钩卷起通风(裙膜通风口大小随气温的不断升高而逐渐加大,裙膜卷起后应用绳索将其固定),以降低棚内温度和湿度。番茄进入坐果期气温较高,遇到晴好天气,棚内中午气温有时高达40℃以上,必须及时通风降温,否则会造成番茄高温生长障碍,严重影响番茄正常开花坐果。

降低棚内湿度是番茄实施避雨栽培的重要保证。番茄进入结果期后叶面积大,植株蒸腾作用较强,加之避雨栽培受棚膜的阻隔,棚内湿度较高,特别是在早晚或阴雨天气棚内相对湿度达到90%以上,易导致病害大发生。番茄越夏避雨栽培果实生长期均在大棚膜覆盖下进行,合理控制大棚内的温湿度是获得高产高效的关键,在生产上应及时揭盖棚膜进行通风换气和加强水肥管理等。

4 整枝疏果授粉

有限型和无限型品种均采用单秆整枝,无限型每株留7穗果打顶,打顶时果实上方应保留3片功能叶片。有限型品种可自封顶。任何品种均需疏果,第一穗留2~3个果,以后每穗留4~5个正常果。每穗第一个果最易裂果,末端果最易成僵果,应及早疏去,每穗果约指头大时疏掉多余果和畸形果。如果品种坐果能力较强或者有成熟的人工授粉条件,则以疏花为宜,疏掉每穗第一朵花和末端花,保留5~6朵花。侧枝长10 cm左右时打掉,过早打侧枝易造成主秆徒长,过晚打侧枝造成养分浪费。番茄避雨栽培还需人工辅助授粉,一般用果宝一号5 000倍液加红色食用色素在每穗花开2~3朵时,用小喷壶喷洒,并注意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花柄,以免药剂喷到叶片上造成药害。用果宝一号授粉的果实有种子,果形周正,无空洞果,少裂果,比其他坐果类药剂处理能提高产量20%左右。

5 主要病害防治

5.1 晚疫病

全生育期都易发病。防治上,应采用轮作换茬;远离马铃薯地块;合理密植;及时整枝打杈,打去底部老叶,消除病果病叶;雨后及时排水;发病前喷施大生(代森锰锌)800倍液,7~10天喷1次;发现中心病株立即施药封锁周围植株,并开始全田防治。防治药剂选用克露(霜脲・锰锌)1 000倍液、抑快净2 000倍液、金雷800倍液或杀毒矾600倍液,均匀喷施叶背和叶面。

5.2 早疫病

全生育期都易发病。农业防治方法同晚疫病;发病前用易保(恶唑菌酮・锰锌)1 000倍液、猛杀生600倍液预防;发病初期喷施世高(苯醚甲环唑)

1 500倍液防治,7~10天防治1次。

5.3 灰霉病

大棚番茄常发生。及时摘除病果、病叶和侧枝,集中烧毁或深埋;发病初期喷施适乐时(咯菌腈)

1 000倍液或速克灵1 500倍液防治;及时合理进行植株补钙;人工授粉时在药剂里加入适量速克灵。

5.4 病毒病

高温干旱常发病。轮作换茬;及时防治蚜虫;铲除病株集中烧毁或深埋;发病初期喷施克毒宝等防治病毒病药剂进行控制。

5.5 青枯病

全生育期均可发病。应合理轮作,避免多年重茬;土壤酸化地块冬耕前撒生石灰调节;及时铲除发病株集中烧毁或深埋;发病初期喷洒农用链霉素防治,中心病区发病株用药剂灌根。

5.6 细菌性裂果

后期高温高湿常发病,果实呈放射状裂果,易腐烂。合理密植、雨后及时排水降湿,发病初期及时喷洒细润等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物加强防治。

上一篇:番茄晚疫病的识别与防治 下一篇:萝卜菜苗的种植情况和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