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图书馆发展策略之初探

时间:2022-04-04 05:22:45

复合图书馆发展策略之初探

[摘 要] 本文从复合图书馆的基本概念、主要特点诸方面较为系统深入地阐述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图书馆形态既不是纯教字图书馆,也非纯传统图书馆,而是将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共存互补有机结合起来相互渗透的一种新型图书馆,即复合图书馆将成为现阶段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并从五个方面对复合图书馆的发展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复合图书馆 传统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 发展策略

复合图书馆又称混合图书馆,英文为Hybrid Library,是1996年提出的。在国外首先出现于英国,英国图书馆学家苏顿(S. Sutton)在题为《未来的服务模式与功能的融合:作为技术人员、著作者和咨询员的参考馆员》一文中,将图书馆连续发展的过程划分为四种形态:传统图书馆、自动化图书馆、复合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这一概念的提出,引发了图书馆界的广泛关注和探讨。

一、建立复合图书馆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

1、复合图书馆的内涵。复合图书馆是在印刷文献与电子文献或虚拟文献共存互补的复合环境下,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共存互补,有机结合于一体的产物。也就是物理实体的图书馆与虚拟状态的信息空间结合于一体。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也是复合式的:从信息资源来说,是手写型、印刷型、缩微型、视听型与电子型、网络型文献复合,实体文献与虚拟文献复合,传统书库与数据库复合;从服务范围来说,是本地、本单位服务与远程服务复合,馆内服务与馆外服务复合;从服务对象来说,是固定用户与不固定用户复合;从服务手段来说,是传统的馆内借阅服务与网络服务、在线服务复合,实地服务与网络服务复合,受时空、数量限制与不受时空、数量限制复合;从技术方法来说,是传统技术与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复合;从建筑设备来说,是图书馆建筑实体与虚拟信息空间或环境复合,图书馆传统的书架、目录柜、阅览桌椅、卡片与计算机、通信网络复合。

2、复合图书馆的特点。在复合图书馆阶段,一方面电子技术被大量应用,另一方面传统的纸质文献资料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其原因主要是传统的印刷型信息资源收藏比较系统、全面,可以较为系统地保存人类的文化成果,并以开发、随意的方式提供给广大用户用以学习和研究。再加上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阅读纸质文献的习惯,决定了人们不仅不会放弃反而会很享受对纸质文献的阅读、利用需求。这就决定了在复合图书馆阶段,传统的图书馆业务将与现代的图书馆业务不是割裂的,二是优势互补、相互承接、并存发展的。复合图书馆就是将两者有机整合、管理和利用的图书馆形态,吸纳了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最富有时代特征,能够更好的体现图书馆职能、满足社会需要的精华部分,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复合图书馆是图书馆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发展方向。从逻辑意义上说,复合图书馆是介于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之间的一种过渡。但这种过渡可能会漫长,而有可能固化为图书馆的一种形态。可以说,完全意义上的数字图书馆还是一个遥远的梦;而且这个梦的实现,取决于许多制约条件,比如网络的普及、用户的阅读习惯的彻底改变、印本的彻底消失和现有印本资源的完全数字化、知识产权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等。显然,这些问题都不是短时期能够解决的;在遥远的未来能否解决,都悬而未决。这绝非主观情愿的事情。

从现实的需要出发,图书馆应将复合图书馆的建设作为自己的战略重点。正如Reg Carr所言:复合性仍将是未来多年图书馆发展的核心要素,尽管“复合”的形态、性质和水平将继续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如果图书馆不朝着复合图书馆的方向去发展,那很可能就将越来越边缘化,离用户的需求越来越远,而最终失去自己存在从客观看,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复合不是偶然的,也不是随意的,更不是二者的凑合或强硬拉扯在一起的,而是必然的,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复合型图书馆发展策略

复合图书馆的出现改变的不仅仅是图书馆管理运作方式,而且还影响到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服务方式等方面。根据复合型图书馆的特点,结合我国目前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并从五个方面对复合图书馆的发展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1、加强用户信息需求研究。在新的环境下,如果仅仅是机械地从传统图书馆多年的运作经验来推测复合图书馆的用户需求是不实现、也是不准确的。复合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面对的将是一个复杂的用户群体。在这个动态的群体中,由于读者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文献检索技术的熟练程度各不同,以及检索、阅读的习惯不同,导致用户对于数字型信息资源和印刷型文献资源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再加上用户的信息需求日趋个性化,面对数字资源强大的检索功能,用户提出的信息需求已出现从过去的要求提供文献为主转化为要求提供知识为主的趋势。因此,在复合图书馆的阶段,只有认真了解和研究读者的信息需求及其规律,才能为用户准确及时地提供服务,才能使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取得用户的欢迎和信赖,这一点对于复合图书馆的发展和生存是非常重要的。

2、加强馆藏结构调整,实现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的有机结合。传统图书馆的馆藏主要以印刷型的书刊为主,辅以少量的音像制品和视听文献。进入复合型图书馆阶段,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实体馆藏为转变为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相结合的模式。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图书馆实体馆藏还将继续发展不可能被替代,与此同时,网上信息资源的用户队伍在迅速壮大,数字化资源与网络文献利用率将不断提高。可见,图书馆在继续发展实体馆藏的同时,必须加强虚拟馆藏的建设,最终实现虚、实馆藏的相互补充和完善。

3、加强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图书馆的数字化是建设复合图书馆不可缺少的必备条件也是复合图书馆产生的催化剂,没有图书馆的数字化就谈不上复合图书馆建设。发展复合型图书馆必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和知识进行深层次加工,形成有独特价值的知识产品,提供用户所要求的快速、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目前我国的图书馆数字化水平总体上来说还比较低,虽然一部分图书馆数字化水平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绝大部分图书馆数字化还处于起步阶段。根据我国国情,图书馆的数字化是首先根据需要,有步骤地将现有印刷形式馆藏资料转化为电子形式,同时加强信息传送网络的建设,实现电子资源在局域网、互联网上的共享扩大信息资料的来源及流通范围。

4、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建设符合图书馆必须要改进传统图书馆的工作方式,其核心是转变图书馆的运行机制,建立规范化标准体系并严格执行。采取多元化的服务方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开展信息推送服务,信息增值服务,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建立集成与简化的用户界面。

5、构建符合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对于复合型图书馆来说,它的技术支撑体系就是能保证其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一系列技术有机结合的整体。其实质就是复合图书馆再网络和计算机上的具体实现,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共同存在时,处理、存储、和应用传统印刷型文献资源与数字化资源的基本框架,它是建设复合图书馆的基础。具体来讲,复合图书馆的技术支撑体系可以由下列技术组成:数字化技术、数据挖掘技术、超大规模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分布式处理技术、安全保密技术、基于内容的检索技术、信息压缩和传送技术、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等。可以说,复合图书馆是诸多高新技术综合应用的产物。有了这样完备成熟的技术支持,才可能保证复合型图书馆的健康发展,否则发展复合图书馆将无法实现。

参考文献:

[1]黄宗忠:《论图书馆新模式――复合图书馆》载《情报知识》2002年第2期.

[2]孔 慧:《复合图书馆――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载《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 2007年第2期.

[3]孔令兵:《我国复合图书馆发展探讨》载《四川图书馆学报》2005年第6期.

[4]石 方:《浅论复合图书馆》 载《中国科技信息 》2010年第18期.

[5]王彬彬:《复合图书馆的特征分析》载《决策探索》2008年第12期.

上一篇:谈关系营销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 下一篇:中美中产阶级保健品和奢侈品消费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