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课堂中“音乐评述”的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4-04 03:43:30

浅谈音乐课堂中“音乐评述”的现状及对策

案例背景:

根据温州市教育局课堂变革实验项目要求,音乐学科初中学段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实验项目方案中提出:为了更好地落实n标理念,将“音乐评述”作为本次课堂变革的突破口。面对新要求,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聆听欲望、撬动学生思维、触动学生心弦,引领学生恰当地“音乐评述”,切实发挥音乐的美育作用?

音乐学科的有效教学是通过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使学生对于歌唱、听赏、演奏、表演的方法、具有一定的音乐评述及评价能力。

案例描述:

1.《丰收之歌》一课在教学准备时的片段设计:

①针对初中高年段学生已具备的音乐知识、音乐技能及学习能力制定一个课前自主学习计划,即采用“目标型学习模式”主导教学。

②分小组合作探讨,在初听歌曲、感知歌曲中生成具体目标。如“聆听了这首歌已知道哪些内容?还想知道什么?”由此生成了目标内容,即“了解丹麦及其民族音乐”“了解中国有关丰收场景的民歌”“编一个丰收舞蹈”

③经师生进一步交流,完善新的目标内容。如“了解中国表现丰收场景的民歌”这一目标内容,发现表现丰收场景的中国歌曲很多,但究竟哪些是民歌,哪些又不是呢?这又产生一个新的评述主题。

2.《音乐与生活》一课在教学导入时这样设计:

①观看本校周一早升旗仪式的全程录像,学生讲述升旗礼仪。

②回忆在这个活动中音乐响起了几次?有什么作用?配合音乐进行的是什么画面?

③说说你还在什么场合听到过这段音乐?你的情感体验怎样?

案例研究:

上面的几个教学片断都突出了“音乐评述”这一重要环节,但在音乐新课程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的“音乐评述”能做到我们预想与理想中的效果吗?“音乐评述”是否贴切音乐主题思想?于是,我们在反思中留下一个问题――学生是否懂得欣赏、会评述吗?真正地成为了课堂上的“知音”吗?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学生是否真正领悟音乐、理解音乐,生成了音乐评述的能力。

一、学生音乐评述能力的现状分析

1.学生的个体差异形成音乐评述能力的差异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指个人素质结构上的差异。从教学的角度看是学生智能的差异、学习动机兴趣的差异,学习风格、方式的差异、学生思维的差异、学生接受与反应速度的差异、学生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的差异以及认知准备的差异等。

在上述的案例《丰收之歌》片段设计中的第二环节:分小组合作探讨,在初听歌曲、感知歌曲中生成具体目标。如“聆听了这首歌已知道哪些内容?还想知道什么?”由此生成了目标内容,即“了解丹麦及其民族音乐”“了解中国有关丰收场景的民歌”“编一个丰收舞蹈”……。现再例举这么一个众人皆知的教学案例:老师把《空山鸟语》两段音乐给大家听,要求同学们各抒己见,发挥创造力给它们取名字。于是,“流水欢歌”、“清泉”、“清澈的溪水”、“雨中的邂逅”、“舞”、“争执”、“百鸟争鸣”等名字诞生了。

2.学生对“音乐评述”参与度不高

在现实课堂中,还存在着教师“一言堂”现象,常有的是居高临下的说教,在欣赏音乐作品后便滔滔不绝地分析作品,漠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的独特性、自主性,把自己的想法、思想强行灌输给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音乐,师生间失去了人与人的相通相融,失去了情感陶冶、精神拓展的意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更没有空间让学生进行的音乐评述。

3.“音乐评述”中的“天马行空,现象

音乐课堂中,教师经常有意营造一种非常宽松、活泼的氛围,以民主的态度,商量的口吻,讨论指导学生进行音乐活动,在活动中尽量放手给学生一个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尽量能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一种积极的、活跃的状态,从而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进行“音乐评述”。但上述的情况中常常不尽人意,这是为什么呢?

学习音乐,最怕的就是对音乐木然,没感觉,游离与音乐之外,这根本无法建立起与音乐关系的桥梁,更不能走进音乐,享受音乐。

二、改变“音乐评述”现状的对策

“音乐评述”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成为课堂的主角,成为音乐课堂上的知音。

1.把学生的个体差异看作是巨大的教学资源

差异是个性的源点,是风格的雏形,音乐的不确定性和多维特征恰恰呼唤“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产生。学生既有的知识、经验、智力、能力、态度、情感、文化背景等因素都构成了学生内在的“资源”,一个学生就是一个独特的“资源点”,所以,学生使教学资源变得非常丰富。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种资源为教学所用,成为教学活动的动力之源、能量之源。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首先要承认学生音乐能力的差异,在思想、意识、行动上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不能厚此薄彼,不要对少数音乐能力强的学生过分宠爱,而对那些音乐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就不闻不问、漠不关心。导致学生音乐活动的参与性不高,更谈不上对音乐的评述了。

2.扬长避短,找准正面评价的时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每位学生的音乐天赋、能力,都有差异,教师要能注意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关注学生的一切表现,随时随地发现,挖掘他们的优点。当学生勇敢积极地参与课堂,无论问题解决得如何,老师首先肯定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中从老师的及时评价中得到满足、自信和鼓舞,继而不断获得继续前进的动力,形成良性循环。

3.采用循循善诱、灵活多变的引导手段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引导学生聆听音乐,领悟音乐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学生不仅能对音乐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表现手法、风格能理解,更主要是能对音乐家在作品中所融入的思想感情和寓意象征能诠释。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引导学生更好地聆听、体验、品味、模仿、表现和创造音乐。音乐、艺术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审美,对音乐人文的学习,让学生体验不同人群(音乐人)的生活、学习、思考、创造、奋斗、追求的心理路程,体验作品蕴含的人文思想,感悟作者生活的时代、创作的背景,探寻作品在历史长河中的价值与贡献,学会在音乐欣赏中思索、联想,让学生透过心理去审美,才是音乐教学追求的境界。

上一篇:消费、投资与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下一篇:浅析汽车修理用多功能钣金整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