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探索

时间:2022-04-03 02:18:44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探索

摘要:历史教学是初中课程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进行培养的有效途径。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是从历史课程实际特征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展现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落实“学生为主导”教学理念的重要策略。本文结合初中历史教材内容,从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入手,就历史故事教学模式应用的必要性及具体措施展开了详尽的论述,希望对于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改革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历史故事法

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对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有了更新的要求,但是从历史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距离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似乎还有一定差距。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新标准明确提出了应采取有效措施巩固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基本线索的掌握,并且积极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历史思维,掌握历史图标的基本适用方法等,从而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历史迁移能力,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应用能力。但是从现阶段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应用性不强

历史课程教学目标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就是对学生的迁移能力进行培养。所谓历史迁移能力,指的是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能够通过历史事件或是历史现象对当前的环境进行分析和理解,并且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应对。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目前的历史教学似乎还停留在纯知识教学的阶段,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为了应对考试,而不是最终的应用。

(二)教学手法单一

除了应用性不强的问题之外,现阶段初中历史课程教学存在的另外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教学手法的单一和枯燥。教学手法是教学内容传递的主要途径,其有效性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及效果。受课程教学改革影响,教学手法虽然进行过一定程度的调整,但是似乎效果并不明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采用单一理论教学的方式,没有从学生的兴趣倾向以及爱好出发,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是从学生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的有效措施。结合现阶段初中历史的教学现状,我们可以看到,历史故事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是改善尴尬教学局面的重要策略,同时也是落实生本教学理念,凸显学生教学主体地位,推进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

二、历史故事法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策略

历史故事法较传统教学方式来说,虽然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如果具体应用过程中,使用方式方法不得当的话,依然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其具体应用策略提出相关建议。

(一)故事的合理选取

历史故事法的运用,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是“什么样的故事适合教学内容”。基于同一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历史故事及历史事件较多,在众多故事中,选择什么样的故事与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匹配尤为关键。故事如果与教材内容温和程度太高,学生则会感觉无趣;如果偏离程度太大,又无法有效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就历史故事的选择来说,实际学问颇大。就川教版教材《明清小说》这一章节内容历史故事的选取而言,范围和类型都比较多,但是建议一定要权衡好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学生接受程度三者的关系。比如针对这一章节具体内容,教师可以选择学生耳熟能详的《西游记》片段,如“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等或是《水浒传》“武松打虎”等故事作为课程教学的导入,通过绘声绘色的讲述,带领学生进入小说世界的同时,勾起学生对以往电视所见画面的回忆,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

(二)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有效运用

除了故事的合理选取外,历史故事法的运用,还应对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发展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从教学活动实际入手,落实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故事呈现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口述、画面、视频等,但是其中效果最好、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当属视频。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收集一些生动、形象、有趣的视频,将这些故事视频纳入历史故事教学的模式中,在课程导入环节或是布置预习任务时播放给学生看,必定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比如就《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这一章节内容来说,在确定应用历史故事教学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搜集一些以动画制作方式体现的三种发明的制作过程,这样一来,不仅能让学生对三种古明有一个较为深刻的印象,在深化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能极大的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程度,可谓一举多得。

(三)讲述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一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讲述历史故事。初中学生容易被历史故事所感染,通过讲故事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激发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例如,我在教早期人类产生这一内容时,就首先请学生上讲台讲关于造人神话传说,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上来讲述,有的讲了女娲造人的故事,有的讲了亚当和夏娃的故事,气氛非常活跃,由此引出课题,利用初中学生好动、爱说,又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把学生的这种特点通过学生自己讲述历史故事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述历史故事,激起学生学习欲望。例如,讲《商鞅变法》这课时,我就讲了“悬木赏金”和“处罚太子师傅”两个故事,突出商鞅赏罚分明的个性特点,这样就引起学生对商鞅的钦佩之情,从而加深了对商鞅变法的重要作用和变法内容的了解。还可以利用一些课余时间组织专门的历史故事会,发动全体学生参与,拓宽和深化了课本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三、总结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是从历史课程实际特征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展现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落实“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的重要策略。历史故事法的运用,应始终坚持“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原则,对故事进行合理选取,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呈现历史故事,或者通过学生、老师讲述历史故事等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争取发挥历史故事法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来凤.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1.

[2]文素芳.浅析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0:220.

[3]李艳.浅谈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成功(教育),2013,07:123.

上一篇: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探讨 下一篇:《搭配中的学问》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