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专生自尊心问题探悉

时间:2022-04-03 10:40:44

高职大专生自尊心问题探悉

【摘 要】在学校教育情景中,学生自尊的发展与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自尊的发展状况不仅与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相联系,而且对学生的认知、动机、情感和社会行为均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罗森伯格(Rosenberg)开发的自尊心量表,对180名在校大专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大专学生自尊心发展的特点,提出学生自尊心维护及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大专学生自尊心;教育措施;高职

自尊又称自尊心或自尊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做出并通常持有的评价,它表达了一种肯定或否的态度,表明个体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的和有价值的。简言之,自尊是指一个人在对自己的态度中表现出的对自我评价的判断”[1]。在校大学生的自尊心培养与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问卷调查,本文对大专学生自尊心理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的分析, 加强对他们的心理疏导, 提高心理素质等应对措施。

1 自尊的意义

自尊是个体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的言行, 维护一定荣誉和社会地位的一种自我意识的倾向, 是一个人尊重需要的反映。自尊是人自我系统的重要特征,是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制约着人的个性发展方向。高自尊的人由于情绪高昂,往往能超越自我,以较大的热情去追求某种目标,表现出积极的行为模式;而低自尊或自卑的人则常常感觉到压抑、焦虑,使得他们难以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感兴趣的活动中去,表现出消极的行为模式。

2 高职大专生自尊心的特点

2.1 与家庭教育有关

家庭教养方式中的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情感温暖、理解的学生自尊心强;而父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拒绝、否认,过渡保护;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等,学生的自卑感比较明显,希望更多的尊重。

2.2 与家庭经济状况有关

贫困大专生的自尊心要比非贫困生的自尊心更强,贫困大学生更加有意识地保护自己的自尊,不愿意提及自己窘迫的家境,也不愿意让同学怜悯和看不起自己,宁愿通过自己的勤工俭学来克服困难,也不愿同学们善意的资助。物质生活水平的差距, 让他们在各方面都不能很好的适应大学生活, 特别是从心理上无法找到平衡。甚至使他们无法集中精力, 造成学习效率低,以至于与同学们关系疏远。从 2005年的马加爵事件出现,让人更加关注大学生的自尊心问题。

2.3 与学校教育有关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地方,在学校假如经常受到批评教育,就很容易使学生的自尊受到伤害。在学校里,学生的成绩、教师对其态度和评价以及人际关系的等都是影响学生自尊心的主要因素。

2.4 与个体本身有关

2.4.1 个体的自我期待与行为

个体对自我的期待决定了个体的的行动方向并预定了行动结果,而个体的行为则导致了现实的行动结果。个体自我期待的行为结果如果与现实的行为结果一致或比较一致,自尊的发展就朝向积极的一面;反之,若现实的结果不如预想的好,则个体将会体验到挫败感,自尊心水平必然下降。

2.4.2 自尊的产生依赖于主体的自我评价

这是因为只有通过自我评价,才能产生主观的感受和体验,才能对自己感到满意或不满意,才能形成自尊。

3 措施

3.1 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

建议家长采取“温暖与理解”的教养方式来教育孩子,为孩子建立一个和谐、愉快、宽松、安全的家庭氛围。在他们的学业成绩上,家长不要给予过高的期望,给其造成过大的压力,相信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的自尊心一定会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总体上说,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自尊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3.2 资助与学生自立相结合, 提高贫困大学生自强意识

近年来, 高校的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助学体系不断完善,贫困大学生也因此而解决了他们在学校期间的物质困难。但在此同时,单纯的物质资助也引发了精神方面的困窘,比如,助长了贫困大学生的自卑、依赖心理。

不过在越多越多的贫困生受到资助的同时,大家也忽略了另一个问题,贫困生在受到资助后又承受了自尊心受挫的极大压力,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大学生不愿意接受资助的原因之一。贫困大学生自尊心较强,且他们的心理戒备很重。所以多创造一些通过劳动和刻苦学习而得到物质资助的机会, 这样才有利于他们心理健康和素质的提高。

3.3 学校教育方面的改进。

3.3.1 实施尊重教育

动机心理学研究表明,获得自尊和他人的尊重是人类所固有的一种基本需要,是人类不断寻求发展向上的内在动机,也是个体的自我观念具有可塑性的内在心理机制。因此,学校的教育就必须实施尊重教育。任何有损学生自尊的行为,都不允许在学校存在。

3.3.2 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是逐步走向成熟的。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时,应遵循评价能力发展的四条规律:一、服从他人的评价,发展到独立的自我评价;二、从重视行为结果的评价,发展到重视行为动机与效果统一的评价;三、从偏向于评价他人,发展到评价自己;四、从片面的评价,发展到全面性的评价。

3.3.3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

作为学生,老师对其的评价影响是非常大的。只有评价适当,才能对学生自尊心的发展有利。同时,教师的正确评价对学生养成对待评价的正确态度也是十分有利的。因此教师评价学生应当慎重,要有针对性,而且还应具有真诚性。

3.3.4 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良好的校园环境气氛是一部多彩的、富有魅力的、无声的教科书,它可以陶冶师生的情感,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在良好的集体里,自尊心是很容易培养起来的。”因此,教育者要注重班风的建设,注重师生关系的培养,重视学生在集体中的人际关系,努力营造一个师爱生、生敬师、生生团结互助的校园人际氛围。

3.3.5 设立心理咨询服务室,进行心理资咨询与治疗

由于学生们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心理咨询服务室的建立也就势在必行,同时也是时代的趋势。心理咨询室的老师也应该是心理学专业毕业,对学生特点有详细的了解,擅长心理咨询,有咨询师资格证经验丰富。

4 小结

自尊保证着一个人维持正常生活所需的良好心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2]。因此,在高职学生自尊心方面,更多的需要耐心,从以上几点出发,培养学生增强信心,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回报他人和社会,使自尊心得到满足,成为适应社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玲.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86).

[2]张玲.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93).

上一篇:简析马克思实践论架构下价值哲学的视野问题 下一篇: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分析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