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时间:2022-04-02 10:06:17

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摘 要:随着教育的进步,不同的学科在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上都与以往有不同。就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而言,与以往相比,现在的应用题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本文就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方式开展分析,希望能对这方面的研究产生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8437(2015)02-0065-01

数学在初中课堂中占据了很大的一个比重,而初中数学的应用题又占了数学成绩中的很大比重,因此,广大的初中数学老师应当加大对应用题的教学,以此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老师可以通过数学应用题来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检验,帮助他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应用题让学生不再像以往一样学习是“为了计算而计算”,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意识都有很大的改变。

1 借助于阅读理解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提升

初中数学的应用题一般都有较长的一段文字叙述,这其中有着很大的阅读信息量,要理解应用题的内容,就要求学生不仅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同时更需要具有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以及逻辑分析能力。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大部分初中数学应用题都会以很多的文字作为背景材料,其中掺杂着许多对应用题解题没有实质性帮助的信息。所以,数学老师要在开展应用题教学的时候对学生的信息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比如在七年级上册的关于行程的问题中,有一道课后习题如下:某校中学生郊游,沿着与笔直的铁路线并列的公路匀速前进,每小时行4500米,一列火车以每小时120千米的速度迎面开来,测得火车头与队伍首位学生相遇,到车尾与队伍末尾学生相遇共经历60秒,如果队伍长500米,那么火车长是多少米?这一道应用题的信息量偏大,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能力,老师可以借助于阅读理解训练,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提升。

2 借助应用题提升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我们所说的数学建模指导就是将在现实中出现的问题转变为数学类的问题,其次再借助于建立数学模型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实际上我们的生活中遇到很多的问题是需要通过数学建模来解决的,这甚至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有的时候因为学生不具备相应的理解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这归根到底都是因为学生没有足够的建模能力。这样一来,就要求我们要开展应用题教学的时候注意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要善于将应用题中没有实质意义的文字在脑中过滤,发现题中的关键内容,再根据内容建立数学模型,这种方式对学生解决问题产生的帮助是很大的。

比如我们在开展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将超市平常的打折问题归结到应用题中。比如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老师带队学生去郊游,往往车票可以与司机协商打折事宜。如该例子:殷老师带领团员同学搞社会调查,每张车票原价50元,甲车主说:“乘我的车8折。”乙车主说“学生九折,老师免费。”那么该选择哪辆?这种问题我们就可以通过建模的方式解决。

3 借助应用题提升学生的归纳能力

各种各样的应用题内容虽然不同,但是它们无不是包含有很多的背景信息,这些信息多种多样,有时候涉及多个方面,如环保问题、教育问题或者科技问题等,很多学生往往不知道从何下手进行解答。可是我们要明白,虽然有诸多信息,但是每一个题目无不可以进行分类归纳,其次再进行数学建模,再次是归纳总结,这样更容易得到答案。因为很大一部分的初中生没有很强的归纳能力,所以我们的老师就更要注重教培养学生这种能力。比如在七年级下册的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内容中,有这样的一道练习题:1、 在某条高速公路上依次排列着A、B、C三个加油站,A到B的距离为120千米,B到C的距离也是120千米.分别在A、C两个加油站实施抢劫的两个犯罪团伙,作案后同时以相同的速度驾车沿高速公路逃离现场,正在B站待命的两辆巡逻车接到指挥中心的命令后,立即以相同的速度分别往A、C两个加油站驶去,结果往B站驶来的团伙,在1小时后就被其中一辆迎面而上的巡逻车堵截住,而另一团伙经过3小时后才被另一辆巡逻车追赶上。问巡逻车和犯罪团伙的车的速度各是多少?这道题就是信息量很大,但是其中有的内容对于解题来说可有可无,需要学生仔细归纳。

4 引导学生提炼思想方法,帮助学生优化解题过程

数学内容的精髓就是在解题过程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这也是我们的数学教学的关键和灵魂,数学思想方法始终贯穿于数学问题解答的始终。作为数学老师,应当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解题思路,然后再提炼出思想方法。学生做的题目多了,就会更懂得不同类型的题目的解题思路。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在这样的练习中认识到书写格式的规范性以及解题思维,不断提炼学生的解题技能。曾经有一位数学家说过这样的话:“学习数学,要多做练习,边做边思考,先知其然,然后弄清其所以然。”若是学生只追求解完题,解题之后不加思考其中的原因,那么即使学生解再多这样的题目收获也是非常有限的。很多学生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习惯才阻碍了自己的进步。比如说工程效率类的应用题、鸡兔同笼的问题、打折销售问题、行程类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具体的解题过程不一样,但是他们的归类方式、解题思路都是一样的。所以,老师一方面既要让学生懂得如何解题,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养成解题后勤于思考的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更大的进步。

总之,数学应用题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与总结。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数学应用题,不但可以激发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热情,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还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因此,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的研究对数学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上一篇: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文化 下一篇:加强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