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一生奠基 对民族未来负责

时间:2022-04-02 05:50:30

为学生一生奠基 对民族未来负责

【作者简介】

邹正,南京市金陵中学校长。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333工程”首批培养对象、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NCCT“外国人子女学校”认证专家。首批“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教育理念: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教育主张: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校园焕发绿色的生机,让环境放射人文的光芒;希望每位师生都快乐地工作、学习、生活、成长。办让金中人自豪的教育。

直面现状——不妨说点题外话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学校的管理者,我常常被不断的教育事件或现象所震动:

新版《十万个为什么》编辑部在整理向全国征集来的3万个问题时诧异地发现,当下的青少年似乎缺少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关注,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是,年龄跟所提问题的质量成反比,中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往往缺乏好奇心,体现不出对科学的求知渴望,缺乏价值的闪光,最终入选的问题反而不如小学生多。

“奥数真的有用吗?”著名数学家杨乐曾经听到过一个让人笑不出来的问题,提问的是个四年级的孩子。孩子说,因为上好中学需要奥数竞赛成绩,所以他和同学们要上很多培训班。学科竞赛本来是让学有余力的孩子“吃饱、吃好”,而如今却几乎成了全体孩子的“加餐”,不管喜欢不喜欢,吃得下吃不下都得“硬塞”。学科竞赛已经偏离了锻炼综合素质这一初衷,而异化为一种全民性的功利行为。

据调查统计,自杀已经成为15岁到34岁青壮年人群的前位死因,在这一人群中中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中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是学业负担过重以及自身成长、感情等多方面的压力。总理在2009年教师节前的讲话别提到青少年的自杀问题严重,应该引起充分重视。

如果要为我们当下的教育作辩解,我们可以找出很多的理由。但是再多的理由也不敌一个钱学森之问。有一典型的例子可以说明问题:已故“苹果教父”乔布斯创造了“苹果”,但几乎所有的“苹果”都出自富士康120万中国青年的血汗之手。120万挣扎在生存底线上的中国人抵不上一个乔布斯的大脑。是什么原因让中国人长不出那样的脑袋?

当我们震惊于钱老的惊雷一问时,我们不妨再来看看两位国外名校校长是如何回答“钱学森之问”的——

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中国大学的教育缺乏两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第一,缺乏跨学科的广度; 第二,缺乏对于评判性思维的培养。

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中国的学生缺乏自主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缺乏挑战权威的勇气。要鼓励中国的学生成为主动的研究者、挑战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和倾听者。

理性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2011年12月11日,由国务院参事室等单位共同主办的“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主题教育论坛上,袁贵仁部长强调:“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人人成才的观念、终身学习的观念、系统培养的观念。现在的任务是如何使之成为校长的办学理念、教师的教育理念、家长的育儿理念。看一所学校是不是先进,不仅看教学条件,更要看教育观念。”这段话已经简明扼要地回答了标题中的问题。

那么,我们就需要明确几个基本概念——

理念: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信仰的抽象概括。

教育理念:所谓教育理念,就是教育主体在理性思考和亲身体验基础之上形成的,关于教育本身及其价值和价值实现途径的根本性判断与看法,是教育主体基于对教育的本质理解所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自觉追求。

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教育理念的下位概念,是校长基于“办什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深层次思考所形成的纲领性认识。从内容来说,包括学校理念、教育目的理念、教师理念、治校理念等;从结构来说,包括办学目标、工作思路、办学特色等要素。办学理念的功能就是要回答学校的全部活动所涉及的三个基本问题:什么是教育?为什么要教育?怎样教育?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共同解决了学校的终极问题:学校是什么?

个案呈现——金陵中学的办学理念

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一方面是思想方法层面的哲学思考,同时又紧紧依托学校的历史文化的传承,其最终的践行又需要使之成为全体师生和家长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追求。其内涵既包括认识论范畴的对教育的理解,又包括方法论范畴的运作策略。

2007年11月我接任金陵中学校长之职。这个时期恰逢我国教育阶段转换的关键期——从教育的规模扩展期向教育的质量提升期过渡转变。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2000年—2008年间,我国各类学生总数稳定在3﹒1亿—3﹒3亿之间,其间只有2005年达到3﹒7亿的峰值,教育规模总体趋于稳定。无论是从教育的社会自身发展规律,还是从社会对教育的诉求,教育质量的提升期正在到来。

我深深地意识到,金陵中学有着悠久而辉煌的百年历史,有着丰厚的人文底蕴,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学校发展的根基。学校将继承和发扬百年名校的优良传统和文化特色,用优秀的文化与良好的氛围熏陶人、激励人、塑造人。金陵中学一直秉持“人文主义与科学精神相结合,严谨治学与开拓创新相结合”的优良传统,深深地根植于这一优良传统之上的教育创新,乃是教育的生命力所在,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不竭源泉。

基于这样的对教育的基本理解,我们提出了“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的办学理念。

翻开金中校史,在金陵中学前身“金大附中”时期任校长长达21年之久的张坊先生,在1929年(那也是一个教育新阶段转型的时期)的《金中校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学做人》的文章,其中有这么几段话:“故吾人入世以来,幼即须学,长尤须学,虽老而犹不能不学。”“立身社会,则治理国家,外为邻邦景仰,内使人民安业,要皆学而致之。”每每读到此,我常有会心。我们所提出的办学理念,算是与创业先辈遥相呼应了。当然,80多年后的今天,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要求,我们的办学理念自然也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

上一篇:化成天下:学校文化建设的使命与自觉 下一篇:用隐形的翅膀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