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时间:2022-04-02 05:41:21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重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新的教学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去,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语文教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日益加强。新的教学理念正被开发和运用,但是实际状况却是有较大的反差,长期以来都是“授生以鱼”,好象只有这样才能够吃得饱!但是这样的结果却是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结合语文教学,我进行了拓展活动,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到了首要的位置。那么怎样才能够上好语文课堂教学呢,我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尝试。

一、充分挖掘语文课堂资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学习的兴趣。这样,学生不仅乐于上语文课,而且更盼望有机会参与课堂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同时,兴趣教育还要求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三方面下手:一是课堂的导入一定要诙谐有趣。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入幽默风趣,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深深的吸引过来,从而为学习新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样的导入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二是引入生活情趣,将生活引入课堂。三是引入实践兴趣。只有将动脑转化为实践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只有学习目的明确了,才能够产生读书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积极引导孩子主动探索知识的奥秘,对语文教材产生兴趣是提高语文学习的重要条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个人认为在教学中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结合教材内容,给学生创设问题的空间,让学生学会发现和思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乌鸦喝水》中讲述了乌鸦从瓶中喝水的过程,并没有直接告诉读者,它是借助什么力量取得成功的。学习本课时,我就启发学生思考: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还能够用其他方法喝水吗?此类问题一经提出,在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睛里看到了求索的激情,引导学生思考出更好的办法来进行实验,而激发了学生的科学求知欲,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意识,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尽量运用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开展有趣的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才能够在教材中有目的的进行挖掘,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视野,可以满足大部分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缓解目前教育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制定目标,为之努力

美国著名哲学家爱默生说:“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的情感。语文学科的特点就在于以为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就等于给他指明切实可行的目标。目标是引路灯,是起航的星。教师应该把学生的爱化为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温暖心窝的话语,一个体贴入微的动作,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潜移默化的关心,从心理上感受到一种愉悦和满足。在教学中,我逐步引导学生对字、词、句、篇进行综合训练,加强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写作方法等进行归纳和概括总结学习。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提高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增加实践能力,不断培养创新人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目标激励,分层互促,吸引他们学习的注意力,逐渐培养他们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有的放矢地把教材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在加强课堂渗透的同时,并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如在教授学生《雪地上的小画家》这一课时,可以预习提前解决以下问题:动物为什么要冬眠?冬眠的益处何在?你知道哪些动物有冬眠的习性?授课时,对于相关知识在课堂上针对有关段落相机渗透,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互相交流探讨进行合作学习。

三、通过教材学习观察方法,丰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材中的文章都是范文,我们的教学应该以课本为范本,指导学生从教材中学会全面、细致的观察,让教材成为观察生活的范本。与此同时,还应该指导学生作好观察笔记,制定具体的观察目标。使观察和生活有机结合。在阅读课外书籍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写观察笔记,仿写一些段落;同时把仿文和范文比较,体验情感,练习创造性习作。新课标指出:“科学的学习,必须以实践为主。”实践既是培养小学生观察的目的,也是实现目标的方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拓宽,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一草一木,不断丰富观察方法和实践技能。

小学阶段是儿童可塑性最强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小学生不仅活泼好动、爱听、爱说,而且好奇、好胜、好模仿。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过程。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通过观察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学生在感受学习的同时,可以创造性的小发明、小制作的欲望也得到了激发。课外发动学生编“科普小报”,并用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搞小创作小发明,丰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建立学习信心

对学生关心,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目标激励,分层互促,吸引他们学习的注意力,逐渐培养他们的思考问题的能力。课堂上,教师要善变换新颖的教学方法,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实际,在知识的生长点、转折点设计有趣的提问,以创设最佳的情境,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在学生学习确有困难的时候,教师要适当放慢教学进度,查漏补缺,让他们在教师的耐心辅导和帮助下,逐步充满学习的信心。对部分学生学困生,也不能过于轻视,否则会使他们盲目自大,进而丧失向上奋发的欲望。老师要不吝表扬和鼓励,对学生鼓励,会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

总之,兴趣是语文学习的动力,是成功的源泉。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在教学实践中去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学习动力,给学生更多的运用知识和实践锻炼的机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整体提高。

上一篇: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心理气氛 下一篇:谈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