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能力的定义及应用文献综述

时间:2022-04-02 04:54:20

吸收能力的定义及应用文献综述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0)

[摘 要] 企业的吸收能力作为企业的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受到大量学者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的关于吸收能力的定义及相关应用的文献进行回顾及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启示。

[关键词] 吸收能力;研发支出;创新能力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5. 046

[中图分类号] F27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5- 0087- 03

0 引 言

正如周三多(2010)指出,在经济全球化,顾客需求多样化,技术飞速发展和环境动荡变化的竞争中,许多行业的竞争规则改变,市场变得越来越复杂和不可预测,竞争优势的来源正被加速创造出来和被腐蚀掉。在此竞争环境中,仅仅追求已有竞争优势或者停留在已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很容易被更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所取代。因此,企业需要适应动态的环境并不不断地发展其自身能力追求创新来获取暂时的优势,比其竞争对手领先一步,从而提高企业的绩效。但为什么有时我们可以观察到,在同一行业中的企业,有的企业技术进步快,有的技术进步慢,甚至持续落后? 除了企业的创新能力等因素外,Cohen 和 Levinthal(1989;1990)首次从微观角度提出的企业吸收能力(absorptive capacity)已被学者作为企业创新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Smith,et al.,2008),用于解释企业的技术进步水平及其竞争力。

1 吸收能力定义

吸收能力最早用于宏观现象的解释。而Cohen & Levinthal(1989)首次将该概念运用于微观组织中,并研究了影响企业吸收能力投入的因素(如:技术机会的范围,外部知识学习的难易程度,知识外溢)。在此基础上,他们更具体地提出了吸收能力的概念,即企业识别、消化和使用外部资源的能力。更进一步地,他们指出吸收能力是企业先前的创新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同时,它依赖于企业的成员的吸收能力以及组织内部的交流机制,具有路径依赖的特点(Cohen & Levinthal, 1990)。Cohen & Levinthal(1994)对吸收能力又再次做了调整,认为企业的吸收能力不仅能帮助企业理解和使用外部知识,同时还能帮助企业对未来技术的进步进行更准确的预测。而以上三篇文献都是在企业R&D的背景下进行考虑的。通过研发活动,企业积累相关知识,明白相关知识如何与企业的产品和市场相联系(识别能力);同时,企业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内部分享知识的程序和政策(消化能力);最后,企业能够利用获取的知识对技术趋势进行预测,生产产品获取市场(利用能力)。然而,他们在讨论吸收能力的结构和怎样去衡量吸收能力时却存在一些局限。他们将吸收能力定义为一种能力,却在衡量时用企业的R&D支出作为变量。该衡量存在一定问题,即它将企业的吸收能力作为一种静态资源,与学者所定义的流程或者能力不一致(Lane,et al, 2006)。

尽管如此,由于吸收能力作为一个较为基础的概念,它能被运用于解释许多组织现象,例如,组织学习(Lane,2001;Simonin, 1999),组织结构(Van den Bosch,et al.,1999),组织的范围,联盟(Stuart, 1998),创新等等,因此,Cohen & Levinthal(1989,1990,1994)提出的吸收能力仍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并在此基础上拓展了对吸收能力的研究。例如,Kim(1997)将吸收能力定义为企业学习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孙婧,2013)。Lane,et al. (2006)指出,企业对外界知识的吸收主要是通过三个步骤来进行的:首先,通过探索性学习识别和理解新获得的外部知识;其次,通过变革性的学习消化新获得的知识;最后,通过使用性学习利用新知识。这一研究从三个维度对吸收能力的本质进行探讨。而Zahra & George(2002)则从流程的角度定义吸收能力,强调吸收能力的动态性,将企业的吸收能力定义为一系列的组织的流程和程序,同时将吸收能力从三维度扩展到了四维度,即识别,消化,转化以及利用。更近一步地,他们将企业的吸收能力划分为两大类,潜在吸收能力和实现的吸收能力。潜在吸收能力包括识别和消化能力,即Cohen & Levinthal(1990)描述的企业识别及获取外部知识的能力;实现能力则包括转化和利用能力,是对已吸收的知识的应用的能力。企业的潜在和实现的吸收能力相辅相成。潜在吸收能力为实现能力提供资源,而实现能力则产生收益。通过对吸收能力的划分,企业能够更明确吸收能力的使用效率及其原因。类似的,王国顺,李清(2006)对跨国公司与本地企业的知识转移过程进行研究,认为本土企业的吸收能力划分为识别、理解、学习和应用能力。

更进一步,关于吸收能力划分为三个维度还是四个维度比较合适的问题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讨论。例如,Todorova and Durisin (2007)对消化和转化维度是否归为同一流程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转化步骤是消化步骤的替代。在他们看来,当外部的知识与企业的知识符合企业的认知时,在企业消化了外部知识后直接跳过转化步骤进入利用步骤。而当外部知识与企业的认知不相符时,企业并不能消化该知识。此时,企业需要对知识进行转化。与之相反,Camisón,et al.(2010)认为消化与转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步骤。不管企业间的知识有多相似,由于不同企业有着不同的结构、文化等,企业必须对外部知识进行理解才能最后将它与企业的现有知识融合。即使企业能够理解外部知识,但它不一定能将外部知识与现有知识进行整合。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学者拓宽了吸收能力研究的角度,从一个更宽范围的动态角度去研究吸收能力。Dyer and Singh (1998)从关系的角度研究吸收能力,认为吸收能力是以社会接触和合作伙伴之间发展的流程为基础进行发展的。在他们看来,吸收能力是一个双向学习的过程,与Cohen & Levinthal(1990)以及许多学者的单边学习观点形成了鲜明对比。与此相似,王雌(2007)从组织间合作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出吸收能力是组织自身吸收能力与组织间关系的函数,是一种基于企业间关系的相对能力,在分析时需要经企业的合作环境考虑进去。尽管仍然从单边学习的角度出发,Lane and Lubatkin(1998,2001)提出相对吸收能力,强调企业的吸收能力需要进行相对考虑,即学生企业的吸收能力取决于老师企业的知识类型,两家企业的相似程度以及学生企业对老师企业的熟悉程度。而Van den Bosch,et al.(1999)则将吸收能力放置于一个更宽泛的环境中。他们认为学生的吸收能力部分由企业经验所形成。因此,企业的吸收能力的循环过程(吸收能力-学习-新的吸收能力)受到外部的环境调节。

由上可以看出,由于研究的角度以及范围的不同,对于吸收能力的定义至今仍没有统一的结论。但是,在诸多的定义中,Cohen和Levinthal(1990)提出的吸收能力的定义受到大量学者的青睐,因为它抓住了吸收能力的本质。其次是Zahra和George(2002)提出的定义,该定义从动态的角度对吸收能力进行了解释,为后续从战略角度出发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2 吸收能力衡量

对概念的科学测度是实证研究的重要基础(孙婧,2013)。而对于吸收能力的衡量,许多文献都基于Cohen & Levinthal(1990)对于吸收能力的定义,并借鉴了Cohen & Levinthal(1989)的衡量方法,将企业的吸收能力看作是知识累积的程度,用R&D或者专利数量作为吸收能力的变量(e.g. Zhang et al., 2007)。还有学者采用科研培训的投入与加强竞争力的经济政策(Mowery and Oxley,1995)或者对研发人员的投入(Liu and White, 1997))来测度吸收能力。但是仅仅从一个维度出发衡量吸收能力的并不能完全反应吸收能力的所有维度,例如,Meeus,et al.(2001)指出R&D强度并不是研究组织学习的一个好的变量。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提出了从多维角度去衡量企业的吸收能力。Lane,et al.(2006)和Meeus,et al.(2001)戎亍澳芰Α惫鄣悖认为企业的吸收能力的衡量除了知识内容之外,还应包括企业的流程和程序。因此,他们用企业的薪酬政策,知识共享系统和竞争力去衡量吸收能力。而Van den Bosch,et al(1999)从3个维度去衡量企业的吸收能力,即效率(成本),范围(知识的广度)和灵活度(重组知识结构的能力)。自Zahra 和 George(2002)从流程角度出发提出了吸收能力的四维度后,许多学者以此为依据对吸收能力进行衡量,设计出吸收能力多维量度表并对其有效性进行了相关的验证(Jansen,et al., 2005; Lau,et al., 2015; Nieto,et al., 2005; Camisón,et al., 2010) 。其中,Jansen,et al(2005)设计的量表也受到一些学者的借鉴。

3 吸收能力的实证研究

对于吸收能力相关的研究,主要分为三类:对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以及吸收能力对企业相关变量的影响。

3.1 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

3.1.1 外部环境影响因素

Lane,et al.(2006)强调了企业的外部环境对于企业吸收能力的影响。他们指出企业外部环境的关系以及企业所面对的外部知识的特点对于企业理解和吸收外部知识产生一定的影响。Lau,et al.(2014)验证了外部环境因素,如政府政策,提供知识的服务部门(大学等)以及供应链信息,对于企业吸收能力的重要影响,间接验证了上述结论。他们以香港的部分制造业企业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区域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吸收能力呈正向影响,从而为企业如何提高其吸收能力提供了建议。

3.1.2 组织层面影响因素

Van den Bosch,et al.(1999)认为企业的吸收能力的不同取决于企业的结构,不同的组织结构,如功能性,或者矩阵类型的组织结构,对于企业的吸收能力的影响不同。更进一步地,Jansen,et al(2005)以一家大型的多部门财务服务公司为研究样本,以 Zahra 和 George(2002)的吸收能力的定义为基础来衡量企业的吸收能力,对三种组织变量,即合作能力,系统能力和社会化能力与吸收能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其中,合作能力变量指标包括:组织部门间协调能力、员工岗位轮换程度和员工决策参与度,结果表明三者都能够影响企业的吸收能力,但对吸收能力的四维度的作用不同。同时,学者们以企业的正规化和常规化程度来反映企业的系统能力,结果表明,正规化程度对现实吸收能力具有正向影响,常规化对潜在吸收能力具有正向影响。最后,社会化能力包括连通性和社交能力,结果表明,该能力对现实吸收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是对潜在吸收能力没有显著影响。

3.1.3 个人层面影响因素

对于个人层面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虽然Cohen & Levinthal(1990)强调了个人的吸收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很少有学者从此方面着手进行研究。因此,正如Lane,et al.(2006)指出,目前对于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还不全面。因此,今后还需进一步加强这一方面研究。

3.2 吸收能力对于企业组织的影响

吸收能力作为组织学习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他们主要用吸收能力解释企业的战略管理,国际贸易,技术管理,组织学习,组织绩效等。例如,在创新绩效方面,钱锡红 等(2010)和Tsai(2001)发现吸收能力对企业的创新有正向影响,同时吸收能力与部门或者企业所处的网络的位置对创新绩效有正向的交互影响。当企业处于网络中心,其所能获取的信息越多,较强的吸收能力能帮助企业吸收相应的知识,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业绩。对于吸收能力与组织绩效方面的研究,Jansen,et al. (2003)以一家欧洲大型金融服务企业为样本来检验企业吸收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他们认为现实吸收能力占整体吸收能力的比率与企业的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呈倒 U 型,也就是说现实吸收能力与潜在吸收能力平衡发展的时候企业绩效水平最高,但他们的假设没有得到实证的支持,最后他们将部分原因归结为研究样本的选择。在组织学习方面,Jane,et al.(2001)发现,相对吸收能力越高,组织越容易去理解,吸收,转化和利用相关知识,因此组织间学习效果越好。

3.3 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对于吸收能力的研究逐渐由直接效应过渡到了调节效应。最早提出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的是Cohen和Levinthal(1989,1990)。他们认为由R&D累积形成的吸收能力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对外部溢出知识的吸收。在他们看来,外部溢出的知识不一定能直接促进企业创新。仅仅当企业拥有一定的吸收能力,它们才能识别消化和转化外部知识进而促进创新。在此基础上,学者们认为之所以研究企业的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是因为吸收能力体现了企业内部的学习的能力,而诸如知识外溢和技术机会等因素体现的是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的知识。学者们通过将企业的吸收能力考虑进入模型中,能够体现出企业内部与外部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丰富相关领域的研究。

对于这方面的研究,Nieto,et al.(2005)以 406 家西班牙制造企业为样本研究吸收能力对于知识溢出和创新以及技术机会与创新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同时,沈必扬和王晓明(2006)以浙江企业为样本也研究了吸收能力对于知识溢出和创新以及技术机会与创新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此外,Becker 和 Peters(2000)研究发现,吸收能力显著正向促进技术机会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陶锋(2011)通过对代工企业进行研究发现吸收能力对于知识溢出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因此,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处于同一行业的企业技术发展水平有显著差别。对于企业来说,面临行业的知识溢出,他们所获得的收益不同,而收益程度决于其自身的吸收能力。当企业吸收能力强时,企业可以从知识溢出中获得相对较多的利益,从而自身的创新绩效也随之提高。

4 结 语

综上所述,吸收能力作为企业的竞争优势的来源需要受到企业的重视。而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企业的关系网,以及企业自身的特征,如企业组织结构,研发支出等因素都会影响企业对于外部溢出的知识的吸收能力。从中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对于企业乃至国家层面,即使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在不具备相应的吸收能力的情况下,企业仍然不能够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所带来的收益,从而减慢企业应有的发展,最终国家的经济发展也会受到影响。所以,企业在不断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应注重企业自身吸收能力的发展,最大化资源所带来的收益。

主要参考文献

[1]Cohen W M,Levinthal,D A. 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1):128-152.

[2]Cohen W M,Levinthal D A. Innovation and Learning:The Two Faces of R&D[J]. The Economic Journal,1989,99(397):569-596.

[3]Cohen W M,& Levinthal D A.Fortune Favors the Prepared Firm[J]. Management Science,1994,40(2):227-251.

[4]Derrick E D’Souza,Shailesh S Kulkarni. A Framework and Model for Absorptive Capacity in a Dynamic Multi-Firm Environment[J].Production Economics,2015,167:50-62.

[5]Dermot Leahy, J Peter Neary. Absorptive Capacity, R&D Spillovers, and Public Polic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07,25(5):1089-1108.

[6]沈必P,王晓明.基于吸纳能力、技术机遇和知识溢出的企业创新绩效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4):126-129.

[7]陶峰. 吸收能力、价值链类型与创新绩效――基于国际代工联盟知识溢出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1(1):140-150.

上一篇:探究信息化供电公司电力市场开发战略计划体系 下一篇:基于GIS系统的项目风险管理过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