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课标下古诗歌的阅读与鉴赏

时间:2022-04-02 03:16:33

谈谈新课标下古诗歌的阅读与鉴赏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作为一种纯粹的文学样式,是文学的骄子,是文学的最高形式之一。它代表着一个民族最精细的感受与智慧。在诗歌教学史上,虽然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但过去语文教材对诗歌注释过多、过细、过分追求统一答案,旧大纲下的诗歌教学,存在着对“主题思想”分析的教条化、图解化的倾向。学生习惯以“接受性”的方式学习诗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个人对诗歌的独特感受,失去了在阅读中“发现意蕴的机会”,因此,新的课程标准更重视学生的阅读心理,要善于运用新教材的编排导向和新的阅读要求,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入诗,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引领学生走进诗歌的优美意境。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对话”理念的根本性前提是主体的平等,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因此与传统的接受型阅读教学相比,学生的读者意义更大,提升至与文本、教师同等的地位,在对文本意义的把持上取得了和教师同等的话语权。

因此进入新课程的诗歌阅读教学,我认为应该在下面几方面尤其应该注意。

一、学生在诗歌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应该重视

从文本理论来说,文本是一个自足的存在。“作者带来文字,文字带来意义”,学生在阅读诗歌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必须重视发展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基调的整体感知和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的富有创义的建构文本意义。

基础教育阶段的阅读能力是基础的,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尊重文本,尊重作者。学生要首先把自己放在“倾听者”而不是“评判者”的位置上,努力感受和理解作家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而发现作品的美,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认识,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等。

二、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要重视

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因此在诗歌的阅读和鉴赏中,就应该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如对文本中自己特别喜欢的部分作出反应,对自己认为特别喜欢的部分作出反应,对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奇想”。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为文本的内容和表达另做设计等。在文学作品阅读欣赏时,不应该追求“标准答案”,应强调突出学生的个性。

三、教师要做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阅读中的对话者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文本与学生的中介,教师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经验,审美水平要高与学生,在阅读中可以起到向导的作用,但是绝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一个教师只有以自己的真实感受和认识解读文本,才能将这个文本的文字激活。使之成为一个活的语言肌体。过去流行一种“谈话法”教学,是由教师预设好结论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猜测,这其实是一种强行灌输的方式,一方消极接受的方式,与阅读作为一种对话的本质是背道而弛的。因此,课堂阅读教学在一个集体中实施,与完全个人化的阅读毕竟不同,这里是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的。因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也非常重要。在一个刻板的课堂氛围中,富有活力和创意的对话是难以实现的。轻松、活跃、和谐的环境气氛,才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四、高度重视诵读的作用

鉴赏诗歌,无论是领会诗歌的思想情感,还是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都离不开诵读。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诵读是对语言的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语言的最好手段,通过诵读,可以读出诗人倾泻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可以感受到诗中的情感波澜,可以深刻理解诗的意境。反复诵读,还可以读出诗歌的节奏来,在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时,诵读只需读出最简单的节奏,即行文的断句。虽然文中已加了标点,但是文中的某些语句仍需要找到恰当的停顿,正确的断句是理解句意的前提。在反复诵读中,学生能够对文本中心有所感知,在文意贯通以后要对学生的诵读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够读出文本的情感。这时的情感是学生自己与文本对话,是理解文本而获得的情感体验和认知。学生把自己的理解转换成声音造型,即通过声音的高低、语音的长短、语速的快慢以及音色的变换来表达自己对文本的认识。

诵读体味。诵读重在“味”,如果说朗读是理解作品,诵读则是阐释作品了。要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背诵优秀的诗作,丰富语言积累。在诵读中指导学生整体的感知作品的意境和形象,体味作品的语言,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感受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诗歌的诵读,要读出每首诗中的节奏,欢快低沉舒缓的节奏,就是诗人情感变化的间接反映。要引导学生认真听教师范读或听录音带,在读了几遍后品味诗中“难以言传”的精妙之处,提高听的效率,使他们听出“门道”,找出“诗眼”。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古诗词的阅读和鉴赏则侧重于感受与思考。通过学习,使学生阅读古诗词的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上一篇:惠民勿局限黄金周 下一篇:一见钟情凤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