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沪教版教材古文部分课后练习的比较

时间:2022-04-01 09:34:12

新人教版沪教版教材古文部分课后练习的比较

高中课程标准强调“要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语文教育不但要承担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重任,更要履行培养“民族性”义务。

在对“民族性”的培养过程中,文言文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文言文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其次,文言文作品为汉语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在生活中,一般人很少能接触到文言文,文言文的陌生化使文言文教学困难重重,学生缺少足够的语境去建构知识。因此传统的背诵方法成为积累文言文语境的最高效的方法。但这里的背诵并不是要死记硬背,而是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老师所做的一切工作只是在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而已。因此文言文的教学要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接受学习”转变为“发现学习”追求成为教师选择教育方式的准则之一。

基于上述对文言文教育的分析,我们对新人教版和沪教版的古文部分课后练习进行了类型统计(如表1、表2)。

一、图表分析

从以上两表中可以看出,两版教材对于文言文教学不同方式兼收并蓄的态度。与人教版相比,沪教版古文课后练习题采用了大致相同的课后练习构成。其中,“理解”类型的题都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体现出编撰者对于“意义学习”和基础知识的重视程度;另外,两版教材都没有盲目摒弃传统的“背诵”方式,也没有过分强调“应用”题型的神奇效应,体现出一种循序渐进的教育理念。

但从数据分布的差异性中还是可以看出两版教材的引导倾向有所不同。人教版教材的识记类型和应用类型比例大致相等,分别占所有题型的 19%和18%;而沪教版的识记类型题只占了7.5%,应用类型题则高达21.5%。从中可以看到人教更重视知识的积累,而沪教更重视知识的迁移。在实际生活交流中我们也发现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学生的古诗文背诵量要高于使用沪教版教材的学生。人教版的应用类题型可以大致分为7种,其中大部分集中在拓展思考与表述上,题型较为单一,新颖的题型很少,从题型来看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沪教版应用类的题型较多,大致分为思考和实际运用两大类,而实际运用方面有比较丰富的题型。例如:

“小说情节的安排一波三折,主人公成名的命运也随之产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试用线状图标出成名命运的起伏变化。主人公成名的性格是在与众多人物的对比中逐渐鲜明丰富起来的,举出几处对比描写,分析成名的性格特征。你如何评价他这样的人物?为什么?”(沪教版高中语文一年级第一学期《促织》课后练习第二题)

二、 具体内容分析

结合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沪教版课后练习的表述和人教版表述的一些相似之处。

首先是在题干中出现大量“外显知识”,在上面的例子中“小说情节的安排一波三折,主人公成名的命运也随之产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主人公成名的性格是在与众多人物的对比中逐渐鲜明丰富起来的”这一部分属于“外显知识”,这部分叙述提供给了学生至少两个知识信息:一为小说这种文体的特点“小说情节的安排一波三折”二为小说的阅读和创作方法“对比”。同时这两个信息还起到明确做题目与指导做题方法的作用,如果删掉这一部分,剩下的问题就显得突兀很多。

其次是题干都显示出一种尊重认知规律的态度。人教版表现出识记、理解水平的递进融合(上一篇有分析),沪教版练习则体现出一种由具体操作到抽象思考的过度。例如:“用线状图标出”“举出几处对比描写”“你如何评价他这样的人物”。

再次是沪版练习也体现引导学生传承与创新并存的教育理念。《师说》这篇文言文入选了两版的教材,其课后练习对比如下:

文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说法是否适合今天的教育?请谈谈你的看法。(沪教版高中语文二年级第二学期)

试说说作者的观点在当时有哪些进步意义,在今天仍有什么借鉴作用。作者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试就这一观点谈谈自己的认识。(人教版必修3)

两道题都是开放性的,但都对学生的思考方向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人教版的题干表现出更加明显的中庸式的思考角度;沪教版的题干没有给出要求,也就是说没有限制,学生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然而两版教材的课后练习也存在着很多教育理念差异。

首先,两版教材课后练习对材料的呈现方式不同。

人教版古文课后练习部分提供了大量的背景资料,这些资料的呈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随着题干一起出现(如例一);另一种是在练习题后用深色框区别开来的相关文学资料(如例二)。

例一:中国古代有诗文“穷而后工”的说法,苏轼正是在贬谪黄州期间创作了大量名篇。如何看待“穷而后工”这种现象?你还能从古代文学家中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例二: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乎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摘自《苏轼文集》卷六十六)

(以上两例皆出于人教版必修2《赤壁赋》)

例一当中“穷而后工”“苏轼正是在贬谪黄州期间创作了大量名篇”这种形式的资料提供,其作用有点类似“外显知识”。例二当中的一段文字是《苏轼文集》的节选,其一,这一段是对苏轼对自己文学创作过程的描述,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从此段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苏轼的才情与文学创作理念,从而对苏轼及其文章有更好的理解;其二,作为一段较为完整的有出处的选段出现在语文课本当中,其意义在于文学素养的展示——有文献资料意识(一者知道古代文学有很多文献资料可查询,二者了解与作者作品相关的资料性著作有哪些)。如例二这样的节选在人教版的绝大多数课文后面都有附录,这部分附录尤其是古文部分有很高的质量,基本都是代表性与文学性与相关性和而为一的,对语文感兴趣的学生都会对这一部分更感兴趣。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对此部分加以利用,其作用将大大减少。

沪教版的背景资料也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显性的,另一种是隐性的。显性的方式跟人教版练习例一类似;隐性的资料呈现方式即化陈述性为程序性。

在沪教版练习题当中要求学生使用工具书或者查背景资料的题较多,如:

这是一篇带有寓言及政论色彩的传记文。请查阅柳宗元写作此文的背景资料,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说明了什么道理?

请借助文中注释和工具书,解释下列实词。

(两道题均来自沪教版高中语文一年级第一学期《种树郭橐驼传》)

汉语的特点是:兼容性强,内涵极其丰富,有说不尽的成语和典故;模糊性强,各种“无达诂”。但汉语的复杂性并不等于汉语教学的无序和混乱。沪教版所呈现出来的教学方式强调了学生的参与性,在实际参与过程中不仅了解陈述性知识,更要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成为了一种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容易遗忘的,但程序性知识则不然,掌握这种程序性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陈述性知识。换句话说,沪版教材强调了学习过程,相比之下,人教版则更侧重学习结果。虽然在学习结果中可以总结出一些学习过程的方法,但这种方法的明晰须要建立在大量无效学习的基础之上,其教学效率远没有方法的明确告知来得快。

其次,两版教材课后练习的构架不同。

人教版的教材是以文体为单元编写的,每个文言文单元以时间为序安排文章,从文学史的角度对该文体进行联系,使学生对所学的文言文有一个系统化的了解。在此种编排模式下,人教版教材更强调学生拥有一种历时性的思维方式,能理解文学作品存在一种发展演变的过程。与这种编排意图相适应,人教版的课后练习也体现出对学生文学史意识的引导。如,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为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在单元小序部分说明了这一时期诗歌的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在学习中应该关注的方面,下面以“创作手法”为例具体说明。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暗示了什么?这里用桑叶来打比方,好在哪里?

《采薇》前三章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结合诗句,说说这种手法有什么特点。

(以上两题来自《诗经》两首)

《离骚》的句式长短不一,又多用对偶手法,呈现出错落中见整齐,在整齐中又富于变化的特点。请具体说说下列诗句是如何构成对偶的。

《离骚》多用比兴手法,正如东汉王逸所说的“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请从诗中找出一些例子来,并简要分析它们各自的寓意。

(以上两题来自《离骚》)

《诗经》和《离骚》是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创作手法的特点和发展从上面两组题的比较中可以看出端倪。两篇课文的第三题可以看出从《诗经》到《离骚》的句式变化;比兴手法的使用在《诗经》中已经出现,但对于“比、兴”的概念不是很容易就能理解的,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因此在《诗经》的课后练习题中只用了“打比方”来帮助学生理解“比”的创作手法,在《离骚》中才明确说明了此篇使用了比兴手法,并用王逸之语加以解释,其实是起到了一种提示作用,有了3篇诗做积累,学生能够对“比”有一定的理解,然后题目中要求学生“请从诗中找出一些例子来,并简要分析它们各自的寓意”。以此来检验学生对“比”这种手法的掌握程度。另外,对这种创作手法的了解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屈原的情感表达。

沪教版的教材则是以专题为单元,专题不同,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就不同,练习题的设置也能够体现单元教学目标,但从文学史角度出发的不多,有些单元的古文并没有统一的文体。例如,沪教版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的专题为“山川草木”,单元小序说明了与“山川草木”相关的文学作品“异彩纷呈”。这个单元的课文有《蒹葭》《种树郭橐驼传》《病梅馆记》和诗二首,共3首诗,两篇散文。从课后练习题的内容来看其共同点是:都有关于主旨的理解的题。对主旨的理解是学习每篇文章都需要了解的一方面,而其在此统一明确提出就起到了引导教学对比主旨的作用,同样的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角度。

除了主旨之外,还有关于创作手法的练习(《蒹葭》《种树郭橐驼传》和诗二首课后有),有关于字词解释或翻译的题(《蒹葭》《种树郭橐驼传》和《病梅馆记》课后有)。虽然题目中提到的创作手法选文中有典型运用,但这些方法之间没有一种系联性,更多的是一种孤立的存在。例如:

《诗经》的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3种。赋是直接叙述铺陈;比是比喻;兴即起兴,就是借一个别的事物来开头,然后再转到正题,所借事物和所写的主要事物,有的相关,有的有关,有的无关。有时兴中有比,称作比兴。另外,

重章(或叫复沓)、叠句、叠字、双声、叠韵等,也是《诗经》表现形式上的突出特点。这首诗反映出以上哪些特点?请具体分析。(《蒹葭》课后题)

具体说说本文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和类比手法?有什么作用?(《种树郭橐驼传》课后题)

用典是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请说说《咏史》一诗是如何使用这种表现手法的,其表达效果如何?(诗二首《咏史》课后题)

《诗经》在文学史上的源头作用在此没有体现出来,因为到《咏史》诗的用典手法的跳跃性很大;对于不同文体,手法的使用可比性就更小了。从学生接受的角度看,在《诗经》中学习到的方法在《咏史》中不能得到有效地迁移,学生容易遗忘,不利于评价和检测。另外,《蒹葭》课后题中给出了大量定义性信息,这些信息并不能被高一的学生所理解,比如对兴的解释,在没有大量例子积累的前提下,学生很难理解到底什么是兴。所以对于这一单元来说手法的讲解就不应作为重点内容或者无法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但在《病梅馆记》的课后第二题“有人评价本篇和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在思想倾向上有想通之处。相同之处在哪里?请简要分析。”表现出了对学生迁移分析能力的鼓励引导。

在沪教版的教材中也有一文体划分的单元,但从整体上来说比较零散,这种块状结构有利于学生扩展知识面,但缺点也是可以见到的。

上一篇:《信客》教学实例 下一篇:浅谈叶圣陶文学作品中幼儿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