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化育人的必要性剖析论文

时间:2022-04-01 12:14:41

高校文化育人的必要性剖析论文

摘要:大学文化是一个特定文化圈内群体的社会规范与意识形态。大学文化同时是一个历史概念,不同时期大学文化的追求会存在差异。但大学文化作为一种功能形态呈现的时候,它的内源性本质是无法改变的。它可以锻造出改变世界、维护良好社会秩序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它是促成人的社会化,推动社会文明,分析表达政治公正的中坚。

关键词:校园文化 大学文化精神 人本精神

一、文化育人应时代之需

从文化的本源看,它是本土社会化的,具有内生性。但从更宽广的视野来看,文化没有意识形态的差别,它是为全人类服务的,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发展,全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成为必然之势,对于中国而言,西方等文化观念的植入,在与本土文化对接的过程中,在人们内心产生了激烈而无序的碰撞,这种多元文化的冲击与矛盾取舍,为中国在维护文化精神秩序,实现文化育人的问题上提出了新挑战。

(一)大学的新使命

通常情况下,某种政治或者文化社会如果想按照自身的理想格局来塑造其社会成员,并体现其应有功能时,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当属教育。而大学教育自诞生之初,其价值就包含了承担这种救赎的期待,尤其在目前新型社会形势下竞争性的日益突出,大学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不断增强,是否经历长期积累起来的大学文化成果的浇灌、培植以及精神洗礼越来越成为影响人生发展的重要问题。

但诸多原因的影响又会致使大学教育的愿望捉摸不定。比如大学生就业问题给高校带来的现实压力;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倾向性目标定位;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社会环境等基础性教育对高校学校文化育人的影响。这些因素至少带来两个问题:一是中国式的大学文化教育是缺乏系统的,是根基不稳的,这些特点就决定了青年人的成长和可能会遗漏了一个相当关键的能力提升时期,就是通过一定的价值观去判断自己的行为以及行为后果时期。二是西方观念的引入导致中西文化在人们内心的剧烈碰撞,因为没有辨别与选择能力,所以大学生的行为选择一定是缺乏客观依据的。这两个问题促成的后果就是,由于国人所受教育先天缺乏判断力,后期西方观念植入,使中国本源中所固有的特征受到削弱,很可能出现因为做不到观念与行动的统一而成为一个松散的群体。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教育应当恪守怎样的信条,应当确立什么样的社会存在价值,以及通过确立什么样的责任感以使得社会成员作为一个整体能够以天下为己任,共同背负国家兴亡之责任,共同维护社会的秩序与福祉,成为改造社会的不竭之力?这都是大学教育需要阐述的问题。它的价值可以凝练为:关怀与忧患。所以大学教育应当以它的作为是否符合这种期望来衡量,那就必然要求,教育要帮助大学生确立理想和信念,具备脚踏实地的行动能力,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和条件;帮助他们摆脱庸俗,唤醒卓异,才更加有可能保持教育所需要达到的对社会发展的期待性要求,才可以不断地增强大学对推动表达政治公正、分析社会变革、显示前瞻性的引导需求、并在应用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社会良心等各方面的能力,以此延续和扩展人类文化的命脉,促进社会与时俱进,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二)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需与社会本质需求相得益彰

高职院校是不是大学,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回答。高等职业院校,首先是高等,先决条件是需满足大学教育的使命,其次只是在培养层次上注重技能的应用性与地区、行业发展的专业实用性。

在整个教育哲学体系中,我们长期以来有个难以明晰的争议,关于道德与技能的问题。在这里可以引用佛学文化的三乘妙义来给出有效的答案。比如少林有七十二项绝技,每一项都足以取人性命,所以每练一项必须有相应的佛法去化解戾气,只有慈悲之心越盛的人才能练就更多的绝技,否则不讲慈悲和善心只急功近利的去盲目修炼,功夫越高,危害就越大。上此一例未尝不可以作为教育的先念导引,只此一例足见教育的倾向应该不会再有专业至上和能力德行至上的分野。爱因斯坦在哈佛大学一次毕业典礼上,语重心长的说,“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必须一定要成为各城邦的政要、议员,也未必一定是垄断企业或行业的核心人物,也不是简单的天才,而是一种可以足以生存于社会并保守秩序和道德和具备后天发展和可塑性的人。

很多高校算然在重视思想道德能力与培养上也花了一些功夫,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像运动会、征文比赛、文化艺术节、各类素质教育基地、演讲、歌咏、辩论等等,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对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文化和文明程度、社会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远远没有达到教育本质的要求,很多时候流于形式。为什么去了那么多次烈士陵园,经过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还有人在升旗的时候躺在床上,为什么他就是不相信国旗的颜色是鲜血染成的;为什么一次又一次的团日活动还是没一点集体观念;为什么开展那么多次的读书文化节,还有人分不清江阴和无锡是什么关系。五千年以前就提倡矜老恤幼,五千年后的今天,我们还在提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让坐。可能很多教育者也注视到因道德教育本身的空泛且无迅速产生现实利益的巨大缺陷转而强调一技之长的重要性,而且还可以迎合现代大学生功利之心。正如夏日炎炎光有风扇是不够的,还要有空调才能有效制止汗水的淋漓和涔涔,在这种条件下,风扇的风仍然是炽热难当,而唯有空调才可以让人感到刺痛,大学教育也是同样的问题,通过功利的价值倾向去推动空调的刺痛而完成教育的应有任务,这是当前教育的现实。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十年辛勤浇灌栽培,尚且要遵循自然法则、春秋更易,更何况用来培养锻造国家翘楚,这样重大而内涵深远的系统工程。如果我们把对于教育总体观念不及时转变而可能造成重大影响而有所认识,仅仅并不浮于表面探讨起重大意义认为是一种基础性铺垫的话,那么对于在高校究竟以专业观念为主导还是以能力为主导来培养学生这一问题,将是我们观念转变与措施改革的关键。

(三)当前存在的大学文化衰退现象

1.大学文化精神的缺失。科学技术在促成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应该没有任何疑问。它因具备短期内的成倍利益回报性而备受关注。而文化是长期孕育需要积累的过程,文化对社会产生的效益并非显而易见,且难以测量,于是出现了重技术轻文化的倾向,在大学教育领域就出现了技术化与急功近利的倾向。2.办学定位的功利化。大学也是一个社会元素,其办学目标的功利性倾向是一种客观存在,可以考虑招生问题、就业问题,但是,从教育本质上说大学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如果缺乏“拔人于卓异”的社会责任和理想,那么就从根本上脱离了大学教育的本质。

二、对大学文化教育本质的再认识

正如上文所述,现代大学的市场化倾向,其标准化、机械化、纯粹的理性削弱了精神创造的空间和明锐的人文眼光,因而就有了我们对人本精神、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统一的期待。

(一)重塑大学文化育人的重大意义

近年来,关于一些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方向和质量问题,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思考。一是针对某地区高职类院校调查报告显示,仅有12%的人愿意做一线工人从事一般基础性工作,或者说愿意以此为就业指导规划来接受相关教育;二是高职学校毕业生所在就业岗位性质与个人专业相关度不超30%。从上述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概括来看,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学校在专业教育、技能培训等方面所花费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并未对毕业生将来的就业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认为原因有三:一是大学生缺乏对人生目标的确切认识,同时失去理性范式与引导。其次大学生普遍缺乏为实现这一目的行动能力。仅有理想却看不到现实,仅有向往但缺乏脚踏实地的能力,仅有憧憬但找不到当前所面临的起点。三是实现目的的方式做不到心平气和。内心是急躁的、刚愎自用的。可能我们忽略了中国的人文主义,忽视了人文精神当中对道德、操守、信义气质、修养、内心淡定等方面培养的可能性。

由此可见,社会的普遍价值观和学生所受到的教育价值理念之间也是有差距的。面现实世界让奋战在职业教育一线的所有实践者们必须在探索中回答这样的问题:究竟是抢占当前就业岗位而实现基本生存保障是第一位的问题,还是用更多的时间来培养、训练学生创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得更为重要?事实上,从大学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分配比例上看,答案已经显而易见了。

就职业教育的发展而言,虽然应该强调“就业”,“技能”,但是对于高等教育的本质而言,通过大学文化的熏陶,帮助学生确立理想和信念,具备目标行动能力,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和条件,才能保持教育所需要达到的对人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大学文化的根本任务

文化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历史积淀,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最早记载“文化”一词的是《周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一词的内涵非常广泛,包括历史文化、伦理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军事文化、地域文化、体育文化、科技文化、教育文化等等,几乎囊括了人类活动的实践全部。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而大学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社会演进相伴随。《大学》一书曾开宗明义的提出:“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尽管概念化的“大学”的含义有所变迁,但对明晰道德治理的力量,推崇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达到人类“至善”,文明延续,社会和谐的文化与理想追求没有变。

几千年过来,我们遗憾的发现,现代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的责任和认同感,很多事情靠他们现有的知识结构和对社会理解程度根本不可能在思想和外在的行为上达到高度的统一,他们自小接受系统的传统文化观念的教育,还在襁褓中就可能被社会确立了一个生存的途径和标准(我们国家的教育很容易将人作为一个范式去研究),刚进入幼稚园就开始被告知,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哪些必须做,哪些禁止做,很多时候忽略了人的自然性和本能品质,由于历史和意识形态的众所周知的原因,很多问题是免于或禁止探讨的,老师只是用教棒告诉他们去思、去做、去守、去行,却限制了思维的选择和判断的所应该达到的深度和广度,到了大学,他们接受了来自世界各国文化熏陶和影响,并开始试图作出一种适合自身的选择,但才发现这种能力,这种明辨是非,并参合理性思考的能力已经丧失殆尽,已经不可能在每一件大事发生前达成同一性的共识,他们开始任意的、胡乱的思考和判断,开始我行我素。

这一切均是由于我们长期以来紧盯不得不接受社会强加给大学的,那些暂时缓和矛盾的就业率所致;是重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根基力量的培养所致。大学文化是大学思想、制度和精神层面的一种过程和氛围。它是理想主义者的精神家园,大学一定是用人文精神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一定是民族复兴和文化复兴的中坚力量,一定是通过引领社会前进、思想启蒙、人格唤醒和心灵震撼促成大学生知识、能力、人格的升华和结晶,一定是最大限度的挖掘每一个人的潜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才是大学教育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刘波.高职院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辽宁高职学报.2007(11).

[2]王冀生.中国大学文化百年研究.大学教育科学.2005(4).

[3]高宝立.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问题研究.厦门大学2007

上一篇:学分制视角下高校班级文化建构探析 下一篇:大众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优化措施剖析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