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货商场沦为电商“试衣间”背后:转型进行时

时间:2022-03-31 11:31:52

百货商场沦为电商“试衣间”背后:转型进行时

春节回家,笔者注意到一个特殊的现象:平时不太热闹的百货商场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打折、促销、满减,顾客络绎不绝。问了多家店家都表示:快递变“慢递”,电商“歇菜”了,百货商场自然购销两旺。

大年初一,笔者就在安徽合肥的华联购物中心看到,多家商铺都打出“5折”“满减”等促销信息。一家商铺的销售人员正在将“满300元减120元”的销售牌换成“满200元减100元”,“打折力度增大,销量涨了40%”,她说。而记者随后拿起的几件衣服,都因为销售速度快而号码不全了。

而在上海的多个购物中心,满减的牌子也纷纷挂了出来,不少顾客都前来选购。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3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各地商品种类丰富、供应充足、购销活跃。大年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国重点监测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达到5390亿元,比2012年春节期间增长了14.7%,也就是平均每天约770亿元。看似数据红火,可是想一想是2012年“双十一”当天,仅仅淘宝和天猫就创造了191亿元的销售额。

电子商务对百货商场最大的冲击无疑在于单价优势。假设一件衣服的出厂价为100元,经过渠道层层加码,到了百货商场的零售价可能达到1000元甚至更高,而且,房租、人工、服务等的成本也远远高于电商企业。笔者自己在“双十一”就遇到过:在某品牌的实体店看中一件衣服,打七折;可淘宝上直接五折还包邮。价差让不少人选择了在商场“试衣”选大小,电商上购买。

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2.3%,相比2011年全年低8.1个百分点。各类服装零售量同比增长2.0%,较上年同期放缓2.9个百分点,是近十年的最低增速。

分析显示,虽然2012年第四季度监测的5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销售扩大,增速有所回升,但这很大程度上则要归功于零售企业大规模、大幅度、大力度的促销。而从长远发展来看,对于利润已经微薄的家电、金银珠宝等商品,以及虽然打折促销但价格依旧相对较高的服装商品而言,大规模、大幅度、大力度的促销并不是长久之计,零售企业依旧面临较大的增长压力。

靠打折、促销才能吸引顾客,靠电商“歇菜”才能揽客,这样的局面意味着,百货商场必须转型了。事实上,进入2013年以后,消费的扩容应该是大概率事件。无论是刷卡手续费下调的扩内需政策,还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消费的“蛋糕”正在不断做大。百货商场想要从中分一杯羹,最主要的还是靠自身转型,否则在电商企业面前的竞争力将继续减弱。

第一策略当然是专业化经营。例如母婴电商的发展态势就没有成功代替实体的母婴店,这是由于实体的母婴店在实现了电商“一站式购物”的同时,还提供了专业性的建议,这是母婴电商难以匹及的。此外,一些商场开始“奢侈化”,利用大牌的“加盟”吸引顾客,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第二还需提升自身服务水平。去商场购物,最重要的是“体验”,这既包括产品的质量有保证,更包括服务质量,例如,结合城市的文化、商业、旅游,为消费者增加体验值,这样的商业模式也能促进消费。在英国,电商的发达并没有取代百货商场,一些老牌的商场已经成为了品质、身份的象征,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每到圣诞季,大家就会涌入大肆购物。

第三,百货商场也可以适当“触网”,毕竟实体店面积有限,利用网络渠道两条腿走路的多元化零售模式,利用实体店和网店很好地结合来弥补,也适应新的消费习惯,挽回和创造一些“宅消费”。

此外,百货店还可以将一些品牌进行“买断经营”,丰富百货店的自主商品种类,可以破解在联营模式下,消费者“逛百家如逛一家”的苦恼。

上一篇:养老院高风险如何化解? 下一篇:热闹的文学奖与冷清的文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