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骨密度改变及与血清Ca\P\Mg含量关系的观察

时间:2022-03-31 07:03:54

妊娠期骨密度改变及与血清Ca\P\Mg含量关系的观察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10)13-0075-02

妊娠期胎儿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钙(ca)、磷(P)等矿物质,而人体绝大部分矿物质贮存在骨骼中。为了解妊娠期骨密度(BMD)变化及与血清ca、P、Mg含量之间的关系,笔者应用超声胫骨纵向超声波传导速度测定妊娠期妇女BMD,同时测定血清ca、P、Mg的含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08年5月~2009年5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产前门诊单胎妊娠期妇女360例为观察组,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27.9岁,身高150~175cm,平均身高161.5cm。将观察组分为六组,每组60名。I组:孕龄1~6周;Ⅱ组:孕龄7~12周;Ⅲ组:孕龄13~20周;Ⅳ组:孕龄21~27周;V组:孕龄28-33周;Ⅵ组:孕龄34~40周。选择同期健康非孕妇女11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7.1岁;身高149~177cm,平均身高162.0cm。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无肝、肾及代谢疾病,且6个月内未服用过钙剂、维生素D等影响ca、P代谢的药物,无吸烟、饮酒嗜好;观察组无妊娠并发症。各组间的年龄、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血清标本采集抽取肘静脉血2ml,测量血清ca、P、Mg含量。血清Ca、Mg测定用甲基百里酚蓝法,批内变异系数

1.2.2 BMD测定 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BoneDensitometer骨密度检测仪,测量部位为左胫骨前缘中点,用超声波传导速度(SOS)作为评价骨密度的指标(单位m/s)。超声波传导速度小于同年龄组两个标准差为骨质疏松,大于两个标准差为BMD增加。

1.2.3 统计学处理 结果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妊娠期及对照组妇女BMD、血清ca、P、Mg含量测定结果,妊娠期血清Ca、P、Mg含量位于正常值偏低水平,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早期BMD无明显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中晚期BMD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周与BMD呈明显负相关(P

3 讨论

3.1 妊娠期BMD改变研究结果发现,妊娠早期BMD无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妊娠中晚期BMD明显下降,特别是妊娠末期BMD下降最为明显,妊周与BMD呈明显负相关,这与Gambacciani等报导相一致。后者测量部位为跟骨。妊娠期胎儿需要从母体吸收约30g钙,其中80%是在妊娠晚期积累,这与妊娠末期BMD下降到最低水平相一致。该测量方法无创伤、无放射、可重复、性能稳定,值得推广和应用。

3.2 妊娠期血清ca、P、Mg含量及与BMD的关系本研究结果表明,妊娠期血清Ca、P、Mg的含量在正常范围内的低值。妊娠期胎儿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其中ca、P、Mg等矿物质是胎儿骨骼发育的主要原料,故妊娠期Ca、P、Mg等矿物质需求量增加。同时由于血容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导致母体血清离子含量下降。当母体摄入或储存不足时,母体为了维持胎儿的生长发育和自身内环境的稳定,即进行代偿性的调节,如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降钙素分泌下降、维生素D2合成增加、肾及小肠回吸收ca增加、破骨细胞数目增多及活性增强,从而使骨盐溶解等,最终导致BMD下降。同时低血P对骨吸收也是一种刺激,P的缺乏会导致骨量减少。而Mg含量与P代谢密切相关,Mg缺乏是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妊娠期骨量减少,BMD下降可表现为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暂时性骨质疏松症等三种形式,Moya等曾报导过妊娠期引起的暂时性骨质疏松症。

综上所述,妊娠期通过测定BMD及血清ca、P、Mg,可及时了解母体的骨质疏松情况及某些妊娠并发症发生的危险,从而科学指导孕妇合理膳食、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等,以保证母体健康和胎儿良好的生长发育。

上一篇:RootZX根管长度测量仪与X线根尖片测定根管工作... 下一篇:神经外科监护室医院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