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监管资本标准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2-03-31 05:29:02

新监管资本标准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分析

摘要:20世纪90年代,已经实行了《巴塞尔资本协议》美国和日本均出现了信贷紧缩,导致经济衰退现象出现,研究得出,银行资本监管标准导致了日本和美国银行压缩贷款规模,对宏观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基于我国新监管标准,通过建立动态模型,实证研究了资本充足率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信贷的影响。

关键词:新监管资本标准;银行;信贷影响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一、银行资本监管架构变化

随着《巴塞尔协议III》的出台,我国新资本监管政策中,引入了提高资本质量、建立多层次资本监管架构和严格资本扣除项等。通过《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实施能够看出,我国资本监管即将呈现多层次架构:一是最低资本监管标准,分为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二是商业银行在盈利较好的时期,应该不断积累资本,以应对经济衰退时期带来的坏账损失增加和逆周期超额资本要求;三是针对系统重要性商业银行实施的附加资本做出要求。

二、新资本监管对信贷影响的实证研究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分析在新资本监管标准的实施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的影响,为了能够更加准确阐述该影响,本文通过使用历史数据,采用动态某些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在资本充足率影响信贷的理论基础上,新资本监管标准究竟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带来哪些影响。

(一)选择实证研究变量

本文从我国具体实际情况出发,对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信贷紧缩效应进行研究,指标和变量的选取与设定如表1所示。

表1 指标和变量的选取与设定

(二)建立实证研究模型

基于上表对指标和变量的选取与设定,运用线性回归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与信贷增速之间的关系进行平谷,建立以下实证研究模型:

表示第年的信贷增长率,是截距项, 、 、 、 、 是回归系数,是随机误差项。

表示第年的经济增长率表示第年的一年期的贷款利率,它们是影响贷款需求的因素之一,用来表示宏观经济的状况和货币政策的松紧状况。

和代表贷款供给因素,是由商业银行个体特征决定的,用来表示第年第家银行的存款增长率,用来表示第年末第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第年资本充足率会影响第年的贷款增长率。

(三)实证模型的说明

本文研究样本为我国1998年至2009年经营的国有四家商业银行,分别为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以及八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分别是招商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这12家银行基本能够反映我国银行体系的信贷供给量,共占我国银行贷款总量的75%左右。

鉴于我国银行监管局是从1998年开始全面收集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数据,本文的研究样本时间为1999年至2009年。

三、新资本监管对信贷影响的实证研究结果

由于我国是从2004年开始实施真正的银行资本监管标准,因此,本文是分阶段考察银行资本监管对信贷的影响,如表2、表3所示。

表2 1999年至2003年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

表3 2004年至2009年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

从上述结果发现贷款增速与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存在着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具体结论如下:

(1)商业银行存款增长率和贷款增长率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证明商业银行贷款扩展对于存款增长具有较强的依赖性。(2)商业银行贷款的增长率与利率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证明较紧的货币政策对贷款有较强的抑制作用。(3)贷款增速与经济增速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顺周期是贷款增长的特征之一,经济发展较强时期,贷款增加;经济发展减弱时期,贷款速度出现减缓。(4)资本充足率与贷款增速的关系在这两个不同的阶段发生了改变,在1999年至2003年之间,两者之间存在微弱的负相关关系;2004年至2009年之间,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证明在2003年之前有一定程度的信贷紧缩反应,但是在加强了银行资本监管之后,资本充足率有所提高,信贷不但没有发生缩紧反应,而且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从而进一步说明了资本充足水平的提高,能够使得商业银行面临的资本约束力减小,可选择性较大。

本文通过动态面板研究模型的建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状况进行实证分析,验证在新资本监管标准下,短期的资本监管能够导致信贷出现紧缩效应,长期的资本约束不会抑制信贷的扩张。

参考文献:

[1]徐文浩.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比较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09(05).

[2]吴东华.无惧银行业新一轮融资潮[J].董事会,2010(04).

[3]田宝.如何促使商业银行走出资本困境问题——转型期银行业有效资本监管研究[J].南方金融,2006(02).

[4]商业银行:资本监管向规范靠拢[J].中国对外贸易,2004(03).

[5]夏志琼.上市银行凭什么再掏股市腰包[J].改革与开放,2010(09).

[6]李懋,黄儒靖.《巴塞尔协议Ⅲ》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J].时代金融,2010(11).

上一篇:拓展居民投资渠道,促进居民资产增值 下一篇:建设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