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厚重感”指导法初探

时间:2022-03-30 11:14:42

作文教学“厚重感”指导法初探

摘要:教师指导学生作文用"厚重感"方法,并写下水作文,学生要博览群书,积累作文素材,提高语言思维能力,这是作文改革的理念。

关键词:作文教学;厚重感四法;写作改革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099-02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以来不知让学生写过多少作文。学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只有少部分学生在写作中驰骋文思,笔墨挥洒自如,不知有多少学生抓耳挠腮,绞尽脑汁,而写出的文章,不是牛马莫辨不知所云,就是文辞生涩毫无生气。无论是平时的作文,还是考试的作文,优秀作文寥若晨星,笔者深感作文教学的无奈。联系近年来高考作文得满分者仅在万分之五左右,难怪语文界有人慨叹:"高考作文制造着新闻,制造着轰动,也打击着所有疲惫的考生们。"

1.高中作文教学现状

研究一下现在高中作文教学现状,我们会发现这样的问题:

教师只从文本出发,往往运用文章文本写作教学的经验指导学生,如:如何审题,如何构思,如何结构;议论文的写法,记叙文的写法,说明文的写法,材料作文的写法,等等,从而导致学生写作缺乏个性,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文思不畅,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这不能不说是写作教学的悲哀。

教师缺乏明确的训练要求、系统的训练内容和科学的训练方法。忽视积词炼句训练,联句构段训练,必要的章法和程式训练;忽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差异,没能因材施教,分层次指导。由此导致学生的作文能力得不到普遍的迅速的提高。

教师在作文评价上对学生习作要求太完美,学生的作文得不到充分肯定。评价方式单一,随便写个评语,打个分数,推荐一两篇较好的作文就完事了,忽略学生的创新点。由此导致学生没有成功感,写作文缺少积极性,缺乏感情的投入。

另一方面学生的作文思想苍白,感情虚假,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性。这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应付作文的同学身上,即便有些同学,作文能力不错,他们的作文即使极有文采,依然脱不了胡编乱造的弊病,难以动人。

作文材料匮乏,内容空洞,缺乏文化气息。 思维单一,思路简单。语言苍白,句式单一,语汇贫乏,缺乏修辞,言不及义,甚至错字连篇。

正是存在着以上两方面问题,高中的作文教学才这般无奈而又艰辛。

那么,面对这样的高中作文教学现状,该怎么办呢?

2.用“四个厚重感”方法来指导学生写作

2.1作文要体现出一定的思想厚重感。文章要有真情实感。《庄子・渔父》中说:"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意思是只有真实的感情才能动人。刘向、杨雄曾赞誉《史记》"其文直,其事核(核:翔实正确),不虚美,不隐恶"的据实录史精神;王充以"疾虚妄"作为自己写作的原则。这都说明了前人赞赏和提倡写内容真实,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文章应该写真事,表真情,说真理,否则,就好比是丝绣的花草鱼虫,没有生命的活力和灵动。在平时的学生作文中,矫揉造作,虚情假意,无病的现象比较突出。正如有人说的,如今作文人、事可以造假,思想可以造假,甚至情感可以造假。造成这种假象的原因自然很多,有社会的,有学校的,有老师的,也有学生自身的。如社会和学校向学生过多灌输要多唱颂歌、赞歌,明明是虚假的,也要粉饰颂赞。老师过多给作文定框定调,在一定程度上也束缚了学生的创新。

立意要新颖。作文中的见解和感受,要不落前人窠臼,如果人云亦云,拾人牙惠,则无新意可言。主旨贵在创新,立意要面向实际、张扬个性,这才能写出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的好作文。

立意要深刻。有些学生的作文读起来让人感觉寒伧的原因就是思想苍白,对历史,对现实,对未来,对自然,对生命,缺乏理性的思考。只有学会独立思考,才会让文章充满了理性的厚重。"深刻"不是想做就能做到的,它需要多方面的条件才可水到渠成。

平时要对某些生活现象或社会问题给予关注,要善于思考,分析问题;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要由现象到本质。如果只埋头读书,不闻不问身边事,想在写作文时凭自己的灵感文才就想将就一篇好文章,那是不可能的。

2.2作文要有一定的文化厚重感。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文化源远流长,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杂剧,明清小说。在这样的文化积淀中,学生的作文是应该充满厚重的文化气息的。可是现实却不是如此,视野狭窄,见少识寡,材料匮乏,导致许多学生作文如同没有根基的水上浮萍,没有文化意蕴。而那些能在高考中鹤立鸡群者,他们的文章大都有文化的厚重感。如高考优秀作文《赤兔之死》、《昭君的选择》,之所以能得到改卷老师的青睐,恐怕其厚重的文化气息是主要的原因。

2.3作文要有思维的厚重感。全国中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会会长朱绍禹教授指出:"语文教学要适应三个面向,最基本的问题是进行思维训练、发展智力,这是当前的世界性课题。学校的读写训练应进入新时期,标志是:由记忆进入思维,由一般思维进入求异思维、横向思维、创造思维。"作文和思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任何形式的作文都是思维的表现。学生作文展不开,主要是思维打不开。而一篇好文章必须思路开阔,思维活跃。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求同思维、求异思维、扩展思维、辩证思维、整体思维、层次思维及形象思维的训练,让学生的思维飞翔起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陆机《文赋》),使得作文呈现出思维的厚重感。

2.4作文要体现出语言的厚重感。一要词汇丰富;二要句式多变;三要修辞多样化。近年的高考《考试说明》写作部分明确要求:作文要有文采。而学生的作文大多是朴实平淡缺文采,语言干瘪少活力,这就难以透出语言的雅致和厚重而获好评。

3.将“厚重感”落实到学生作文的方法

一方面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修养,要使自己的思维活跃,要提升自己的语言功底,这才能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落实"厚重感"。要建立科学的作文训练体系,使学生的作文在科学的训练中逐步得到有效的提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敢于写师生同题的下水作文,让学生在老师范文中感悟到老师作文教学的"厚重感"理念,寻出自己的差距,并从中得到启发。另一方面学生要博览群书,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思维与语言水平。要积累诗文名句和优美语段。要关注社会、人生,在现实生活中获取创作的灵感。要笔耕不辍,方能笔下生花,写出有厚重感的好作文。

现实中的高中学生作文确实有点令人无奈,但是,如果教师坚持指导学生注重作文上述四方面的"厚重感",让学生们笔耕不辍,必将会有一篇篇作文令我们眼前一亮,心中一动。

上一篇:李海青:小学语文开放性教学浅谈 下一篇:简论高中数学学习中的问题及解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