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阅读的目的在于感知言语形式的美

时间:2022-03-30 07:21:03

文学阅读的目的在于感知言语形式的美

在文学作品教学中,许多教师的目的是学习文学作品中的文学和语言知识,是学习思想内容,他们所采用的心理方式是理解和认知,而不是感受和感知。所以在他们的教学中知性分析和理性分析的现象非常普遍,以至于把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肢解得面目全非。

艺术是诉诸人的感知的,不是诉诸人的认知的。那么,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应当采取什么态度呢?当然是审美的态度。也就是说,感知文学作品的言语形式美,就是阅读文学作品的目的,而不是说,通过感知的心理方式读懂文学作品,掌握作品内容,获得语言知识。

教师为学生解释“啃青草”的“啃”字。他说:“啃,就是从坚硬的物体上咬下来”,学生就把这个解释记在书上。这就是用认知的方式学习僵化了的语言知识。从言语形式的角度来看,在这里“啃”已经不是原来的词典意义了。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想象春天小草刚刚萌芽,羊还不能轻易吃到,只能一点一点地咬的那种生存的难处。从言语形式出发,有些词是未必需要解释的。鲁迅的小说《示众》里有这样一句话:“抬头看时,蓝裤腰上面有一座赤条条的很阔的背脊。”如果从学习语言知识的角度来看,这句话运用了拟物和夸张的修辞方法。如果到这里止步,那么,语文学习只进行了一半,而且还是不重要的一半,是最乏味的那一半。如果以审美的态度来感知这句话的美,会发现其意蕴极其深邃。学生不仅能体会到作者用了拟物和夸张的修辞手法,重在描写这位看客身体的强壮结实,还能感到这是在反衬这位大汉的精神麻木愚昧,联想《自序》中的名言:“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这样一来学习语文肯定会使学生兴味无穷。

我们阅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绛的,都滚将出来。……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道场,罄儿,钹儿,铙儿一齐响。”作者在此使用繁笔,打比方,做铺叙,极尽描写之能事,其实是在用“陌生化”的艺术手法,让读者把心中的痛快淋漓劲都发泄出来,以“恢复对生命的感受”。那么,我们在阅读这一段时,就要用感知的心理方式,专注于作者所创造的艺术形式之美,或默读想象,或听读体验,进入情境中从味觉、视觉、听觉全方位地全神贯注地去感受,而不是用认知来理解作者所运用的修辞方法。

作家和诗人在创作文学作品时,他们是专注于言语形式的。他们心中的思想,本来用很简要的几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但因为他们是在进行艺术创造,所以不会轻易地把道理说出来。如果那样的话,就不是文学艺术了。比如古诗《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北。”后五句内容很简单――鱼儿在莲叶间嬉戏。要单说内容,“鱼戏莲叶间”一句即可说尽,为什么还要用后四句呢?这就是艺术创造的需要。因为如果只一句,读者只能看到鱼儿在莲叶间嬉戏这一情状,却无法把整个荷塘里众多鱼儿在莲叶间窜来窜去,热闹非常的场面表现出来,更不足以抒发作者观赏采莲时的喜悦心情。

当我们认识到感知文学作品的言语形式美在文学阅读中的本体论意义的时候,我们便能够正确认识文学阅读中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感受与理解的关系、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从而解决文学教育中的那些理解越位于感受、认知代替感知以及把学习知识和接受思想内容当做最终目的等倒错现象。

(作者单位 吉林省松原市普通话水平测试站)

上一篇:让赏识走进语文教学 下一篇:运用多种感官在快乐中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