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问题与解决对策

时间:2022-03-30 06:17:39

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问题与解决对策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速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这无疑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强劲的动力,但随之而来的交通堵塞、就业困难、公共卫生恶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城市病”也日益凸显。作为教育部门,我们面临的是跟随家长来到城市接受教育的农民工子弟,怎样教育他们?如何将他们转变成有知识、有能力、有素养、有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建设者?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又事关千秋大业的重大问题。

我所在的学校地处城郊结合部,近几年农民工子女在学校的在校生比例逐年上涨。现在每个班的农民工子女比例占70%左右,可以说相当之高。通过这几年在教学第一线与农民工子女的接触,我总结出了以下几个农民工子女的学习特点:

首先,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由于工作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在我所任教的两个教学班级,父母只有一方有稳定工作的家庭占一半,甚至有的家庭父母均无稳定工作。父母由于整日忙于生计,在学习指导方面,有的家长从不指导,只有不到一半的家长偶尔指导。在孩子做作业时,有的家长外出工作不在家,有的家长看电视、打牌或做家务,较少有家长能够每天给学生检查作业,并且签字。在家庭学习条件方面,有的同学无固定地点做作业,有一半的家庭没有书桌供孩子学习,90%以上的家庭无独立学习的房间。

其次,缺乏早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大概有20%的同学没有做作业的概念,有三分之一的同学作业能不做就不做,实在是老师催的紧了,才胡乱赶交上来。有三分之一的同学从小学就从不进行课外阅读,只有不到一半的同学偶尔阅读。如果老师布置得有课外拓展的内容,主动查找和学习相关的资料不多,有一半的同学只是偶尔为之,大部分同学不会主动要求家长或自己到书店购买学习资料。

第三,学习能力不足。学生大部分时间要有人催促才能完成甚至干脆不做,很多时候作为老师在学生作业的收缴上花的时间甚至比批改作业的时间还多 。英语科的学习特点:单词和课文的背诵,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口头作业,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任何书写方面的作业,而每次都能主动进行背诵的不到三分之一,很少或从不背诵的占四分之一。由于学生不能主动检查作业,所以教师批在批改作业上花的时间也较大。

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以上这些的问题必然会严重制约教育功能的整体实现,阻碍课改的顺利进行,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生活。如果要想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就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让城区学生和农民工子女取长补短,交流已有的知识经验,达到资源共享。

一、加强科学知识整理,打好基础

科学探究是中心环节,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但它们是伴随科学知识进行的。农村学生知识底子薄,所处环境文化氛围差,因此更需教师指导他们获取有用的知识。要引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一节科学课后给他们推荐相关的课外书,告诉他们收看少儿电视中的科学类节目,不定期交流收获,说说感想。在教学中要加强对知识的整理,一个英文单元学习的结束,要让学生讨论一下这个单元所学的英文单词和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说说喜欢哪些部分,不喜欢哪些部分。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每个单元结束后专门留一节课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前一课获得的知识往往是后一课探究的基础。

二、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活跃思维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的积极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是学生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科学素养形成的动力源泉。首先必须要关注来自农村的学生,大多是不敢提问题,不会提问题。因此老师一是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题,二是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具良好的问题环境,让学生有问题可提。其次,要创设教学情境,诱发学生探究。创设良好的情境是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最好途径。教师创设一个好的情境引入,能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思维细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整个探究活动中都能顺利进行,使他们在实践中闪现思维的火花。再次,要利用孩子的天性,创设竞争情境。“好胜心”是每个少年儿童的天性,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每一节课,我都会把学生根据座位分为四组,在黑板上计分,如果组员主动回答对了老师的问题,或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就加上一面小旗,每堂课得小旗最多的组获胜,可以获得一颗小星作为奖励记录,期末对得星最多的小组和学生给与奖励。

三、争取家庭支持,达到共识

作为引路者,我们只有充分利用他们所处环境特点,和家庭拉近距离,让他们共同重视我们的教育。首先,我们要对农民工的家庭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及时掌握和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其次,开展针对农民工的“关爱孩子”宣传活动,利用发放宣传材料、农民工居住地开设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向农民工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强调他们要从教育需要、社会实际问题需要等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再次利用教师家访、定期召开农民工家长座谈会、举办农民工家长学校等方式,促进农民工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系与沟通。

总之,有知识为依托,有家庭的重视和支持,有引路者的正确引导,学生探究的路会走得更远;培养了良好的探究能力,学生探究的兴趣才会持久,才会把探究进行到课外。“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让科学家真正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明星’。”这些发自肺腑的语言已深入人心,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未来……

作者简介:

唐宇(1976~) ,女,四川南充人,本科,英语教育专业,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育教学。

上一篇:初中数学教学反思案例 下一篇:心与心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