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考证助文”

时间:2022-03-29 10:39:29

近年将被中学教学忽视了的传统术语“考证”引入课堂,学生表现得很有兴趣,教学效果较好,举一反三,能在《内蒙访古》找出考证材料和义理结论。受此启发,本文尝试探讨传统文化如考证、用典等入课堂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如果把中职语文教材的《南州六月荔枝丹》和《内蒙访古》的写作方法相比较,会发现共同点,两者都大量使用了修辞――引用,如果再把两者与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的写作方法比较,说引用或举例都有失偏颇,但若从传统文化中引进一个古老又新鲜的词,会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考证”或说“以考证助文”。说它古老,是古已有之(如《水经注》)且大行于有清一代,说它新鲜,是如今语文教材、教参,付之阙如。

按《辞海》解释:考证即考据,根据事实的考核和例证的归纳,提供一定的材料,作出结论,即强调的是用实物或资料论证说明。近代学人陈垣先生又按证据形式的不同将其为为三种:理证、书证、物证。最早倡导“以考证助文”的是桐城派大家姚鼐,他在《复秦小砚书》一文中说:“天下学问,有义理、文章(辞章――以下皆称辞章)、考证三者之分,异趋而同为不可废”,这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也是桐城派的为文理念,是学问之道也是文章之道,姚鼐的文学实践,如游记《登泰山记》、《游灵岩记》融考证于写景,是贯切这一理念的典范之作。清朝编撰的《四库全书》在收集游记类作品时,条件苛刻,几乎是惟考证是选。换句话说,在清代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考证是游记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考证、义理、辞章”三者结合完好的游记耐读,这样的游记,考证则博闻强识,行文则变化而厚实,阅读的收获是多方面的,考证给人严谨,义理给人启迪,辞章给人美的享受。浸润久了,便思尝试于课堂,联系课文,《游褒禅山记》、《内蒙访古之一大青山下》正是三者有机结合的典范,现分析如下:

褒禅山是江西含山县名胜,旧名花山。唐贞观年间,高僧慧褒禅师结庐山下,死后葬此,其弟子改花山为褒禅山。

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王安石从舒州(今安徽潜山县)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实地考察,实物考证,遂有此篇。本文特色,文字典雅灵动,夹叙夹议,有据有论,议论得宋儒之长,发人深省。

考证一:褒禅山的由来,纪念唐浮图慧褒故。

考证二:从“其文漫灭”的仆碑,考辩出华山(阳)洞应为花(huā)山洞,前人谬读,以讹传讹。

有这两点实事求是、令人信服的考证,才有下文“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义理告诫,后学受惠良多。

再来分析以考证为长的历史学家翦伯赞的《内蒙访古之一一段古老的长城》:

考证一:古代的阴山(就是)现在的大青山。

考证二:山的北边,自然环境恶劣,“少草木,多大沙”――《汉书・匈奴传》。

考证三:阴山在汉代“草木茂盛,多禽兽”――《汉书・匈奴传》

考证四:呼和浩特,蒙古语的意思是青色的城;包头是有鹿的地方,可证:直到13世纪或者更晚的时候,这里还是一个有森林、有草原、有鹿群出没的地方。

考证五:阴山南麓的战略地位重要,“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而汉人也必须固守阴山的峪口。――《汉书・匈奴传》

考证六:建筑赵长城的目的,是堵住胡人进入黄河以北平原的道路。――《史记・匈奴传》

考证七: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命令,施行“改革开放”之国策。――《战国策・赵策》

考证是历史学家之长,充分的考证,还原了大青山的历史面貌,得出两个论点。即阴山南麓的战略地位对汉人,对匈奴皆非常重要,必兴民族纠纷,汉人建筑长城乃是积极之举;“胡服骑射”更是“以夷制夷”的高明的保国之策,水到聚成,顺理成章。

王立群在《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中把清代的山水游记分为重“辞章”的文人游记和重(学术)“考证”的学者游记,认为“学者游记最能体现有清一代的时代特征”。乾嘉年间,经世致用的考据学大兴,这种风气“浸染在游记中就是以大量的考证行文”。优秀的学者游记,是辞章和考证达到平衡。“世之能文章者略于考证”,以致使文章流于空疏,而“以考证助文之境,正有佳处”,“以考证助文”使游记有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厚重的历史感。但是,如果过分地以考证行文就类于枯燥的学术论文,“以考证累其文则是弊耳!”,《内蒙访古之二-大青山下》前半部分就略有这样的遗憾,对未受过学术训练的读者(学生)而言,是考验,但总体仍是优秀之文。

考证一:汉代匈奴人进入中原的主要通路上,汉王朝在阴山一带部署了三道防线。――据考古报告

考证二:汉武帝在阴山以北建筑城障。――《史记・匈奴传》、《史记正义》引《括地志》

考证三:呼和浩特附近塔布土拉罕汉城遗址,汉代的绳纹陶片到处可见。――实地实物考证

考证四:包头市附近麻池乡为汉城遗址。发现了“单于和亲”、“千秋万岁”等文字的瓦当残片。――实地实物考证

得出结论:

汉代古城,不是由于经济原因,而是由于军事原因建筑起来的,军队撤则城堡废。阴山一带在民族关系紧张的时期是战场,而在民族关系缓和的时期则是一个重要的文化驿站,甚至在战争时期,也不能完全阻止文化交流。议论则逻辑严密,环环相扣,观点则新颖大胆,让人信服,原因就在于有坚实的考证作为支撑。古人说,论从史出,史识最难,如此理性的学者游记,非文人当行。而文人游记当行的“辞章”,翦伯赞先生同样功底深厚,出手不凡,可惜这等风格的游记,在现代游记群中,凤毛麟角。《中国现代游记散文整体研究》,近四十万字,除了对有“考据癖”的胡适的《庐山游记》略有涉及外,“考证”一词几乎付之阙如,从侧面也反映了学者(考证)游记散文之式微,不能不说是遗憾。

向学生引入考证这一传统术语,笔者认为是可能的,也是有必要的,起码有以下几点益处;

首先,能把一部分文章讲得清,而不仅仅纠缠于引用、举例。其次,能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考证、义理、辞章”在今天还有一定的意义和学习价值,正如钱仲联所说,桐城派古文,不论是文言文或语体今文,俱有可借鉴者也,有实用、可操练的一面。从细小处讲,小至一乡一村一山一地的名称,一份故乡特产,甚至一道家乡菜肴,都可能蕴含着故事,发而掘之,考而证之,趣味盎然。若出外旅行,先查查行程所经,中国地大物博,文物源远流长,有多少故事会助你旅行之乐。更主要的是借此引导学生,自觉培养探究事物原委的能力,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实事求是的精神,一环套一环的逻辑思维习惯。

教学互长,老师展示:

萧山初名补考

萧山亦名余暨,余,古越语盐也,又临暨浦(浦沿江),故名,《萧山县志》的记载,只有结果,少考证过程。读了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水经注研究四集》之《水经注中的非汉语地名》,方明了余暨这萧然大地的第一个史载地名的来历,查,余暨,西汉元始元二年(公元2年)间置县,属会稽郡。据陈先生考证,“余”是古越语,早失传。有考据癖好的清代学人李慈铭在《越曼堂日记》中说“盖余姚如余暨、余杭之比,皆越之方言,姚、暨、虞、剡,亦不过以方言名县,其义不得而详。”好在陈先生从《越绝书》中理出蜘丝马迹,“越人谓盐为‘余’”。那么,余暨的古越语义是“有(或产)盐的地方”。萧山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尚有盐场,盐产量高达277,780担,似可旁证。萧山立县,最早是从山阴县析分出而置县,历史上一直归属绍兴府,李、陈是绍兴人,也可算是萧山的乡贤,故有这一份熟悉、关注,而解了千古之谜。

学而有得,学生训练:

利用乡志、镇志、村志,对你所在的乡、镇、村的地名、山名或家族姓氏、故乡特产写一篇(段)考证文章。

参考文献:

[1]钱仲联.姚鼐文选[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

[2]贾鸿雁.中国游记文献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4]陆迎真.语文教学参考资料(拓展模块)[M].北京:高教出版社,2015.

[5]王立群.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6]李一鸣.中国现代游记散文整体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

[8]陈桥驿.《水经注》研究四集[M].杭州:四集杭州出版社,2003.

(朱奕明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高级技工学校 311201)

上一篇:多功能成分“差不多”的情态分析 下一篇:物探企业精细化管理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