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点滴谈

时间:2022-03-29 02:56:54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点滴谈

《语文新课标标准》明确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必须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自主学习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领路人。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不相信学生,以为学生什么都不懂,对课文的学习全靠教师讲解。甚至对学生已看懂了的文章,教师仍一句一句地讲,学生只是看,被动地接受。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了,学习的积极性被抑制了,教学效率大打折扣。那么,如何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呢?

一、巧妙激趣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一上课就板起面孔告诉学生本节课将要学习什么内容,将要完成什么目标,试想,此刻学生的兴趣会怎样,那一定会被你生硬的语言所抹杀,从而被动去接受,效果可想而知。课堂实践证明,恰当而精妙的导语犹如说书的开讲,可以迅速地将学生的情绪稳定下来,并引起他们的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随之产生能动的、积极的求知欲。在执教《散步》一文时,一开始,我面带微笑地和学生们交流:“家”是我们温馨的港湾,家是我们温暖的晴空,家是我们幸福的源泉,家是我们心灵的栖息地。全家人一起观赏明月,一块共进晚餐,一同欣赏电视节目……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的寻常小事,也体现出浓浓的亲情。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莫怀戚的《散步》一文 ,去感受他们一家祖孙三代人的相亲相爱、和和美美……这样的导入语,通过优美的诗化的语言,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发学生对“家”“亲情”进行认真审视,从而架起文本与生活有效沟通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成功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二、以读促悟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究竟如何培养这种能力呢?我听过许多节语文优质课,老师们总是滔滔不绝地讲,好像学生的能力是靠教师讲出来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搞得学生昏昏欲睡,却很少听到学生动情地朗读。曾听一位专家在评课时说“没有朗读的语文课就不是优质课”,也许就是为了告诫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读书,这是促进学生感悟内容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让学生对精美语段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朗读,进而获得语感,形成语言能力。在执教《散步》时,我让学生默读、听读、抽读课文,之后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朗读,教师适时指导朗读技巧,解答学生在朗读中遇到的疑惑。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与教师的示范、指导、点拨交互进行,这样,使学生最终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

三、以问诱思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说明我们要充分重视课堂上的有效提问。我在执教《马说》一文时,在学生能够大致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文本,我让学生根据要求找出文中句子:1.“伯乐”与“千里马”谁更重要,为什么?2.“千里马”经历了什么样的悲惨遭遇?造成它悲惨遭遇的原因是什么?3.“食马者”的无知表现体现在哪里?学生们都非常积极地动脑子思考,继而纷纷抢着回答问题。这样,教师通过切合文本内容的提问,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知文本,进一步熟悉文本,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如,文中最后一自然段作者这样写道:其真不知马也。开始,我直接提问:“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因这个问题有点艰深,学生们不知所云。接着,我结合前边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回顾前面“食马者”的做法:“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一番回忆之后,我顺势这样追问:“食马者”的做法说明了什么?学生们自然被引入更深层的思考……此时,学生就不难体会到“其真不知马也”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在嘲讽食马者有眼不识千里马,这是本文的主旨句。其实,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只要我们教师在“提问”上下一番功夫,就能对学生起到较好的“导”的作用,不仅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也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四、以情动情

在阅读教学中,要想调动起学生的情感,教师首先用凝聚着这些情感的言语进行教学,才能打动学生的心扉,使他们为之动情,进而迸发出更高涨的求知热情。在执教《散步》中“研读入境,体味亲情”这一学习环节时,我的引导语是:同学们,莫先生一家人太让我们感动了,下面,让我们融入到这样一个“和美”“幸福”的家庭中,再一次体味洋溢在他们家的浓浓亲情……请同学们读出你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这样的语言很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在“动情落笔,书写亲情”学习环节中,我的引导语是:亲情一直是维系人类情感的最细腻、最微妙、也是最真诚、最原始的命脉。正因为它的存在,人们才会谱写出让人割舍不下的爱的诗篇,流下动情的泪花。父母为了我们,他们的面容日渐憔悴,他们的双鬓日染白霜。父母的关爱,时时拨动我们的心弦,正所谓“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我们也应该像文中的“我”一样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回报我们的父母。下面,就让我们动情落笔,抒写亲情。这样的语言,能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五、读写结合

阅读教学还应将读写结合,实现读写一体化。我一直运用这种教学观指导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文本,把握文本内容,感知作者情感后,从文章的某一方面写一写感受,这样收效会很大。比如,在学了《散步》一文后,我让学生“动情落笔,抒写亲情”。1.根据你的生活体验,表达对“亲情”的感悟:亲情是身心疲倦时听到母亲的一声问候;亲情是 。 2.请以“亲情”为主题,写50字以内的温馨贺卡送给你的父母。这样,学生在写作中培养了自己的能力;写作之后,再让学生公开朗读、交流自己的作文,能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其学习兴趣。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后,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有关内容,将各种思维训练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多面向、多角度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经常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改写、扩写,续编有悬念的故事结局,开展想象作文训练,都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总之,读是基础,是为写作作准备;写是运用,是更深入的阅读。我们要从教材中挖掘作文的思想、情感、内容素材,使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阅读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学生阅读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才能激活并创造具有生命力的、充满生机的语文教学氛围,才能使学生在这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上逐渐变得要学、乐学、善学,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得以提高。

上一篇:初中生数学复习策略的探究 下一篇:学生错误发音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