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时间:2022-03-29 01:45:25

怎样培养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摘 要:学生对学科兴趣的强弱决定了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兴趣对传授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增效减负,学习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重要的一个环节。作为数学老师应努力使学生热爱数学,对数学学习有兴趣。

关键词:高中生;数学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基础”。教肓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创新教育的主旨是排除各种阻力,把学生的创新潜能尽可能的挖掘出来。对于数学,由于其学科内容的自身特点,使很多学生觉得数学学起来很单调、枯燥、无味。作为数学教师,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除了纯粹的教授数学知识之外,我们还应该积极去探索、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方式,引导不同性格学生勇于去思考问题,去探索奥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最大限度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

一、巧设疑问,激发兴趣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是产生求知欲望和兴趣的源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问题设疑来鼓励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点燃其智慧的火花。同时青少年对事物充满着兴趣和好奇心,这也是开创思维的开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不断提出新问题,使学生始终处于探索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与灵感,增加他们的求知欲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用设置疑问来激发求知欲望,可以吸引学生寻根究底,深入到学科知识的内核中去,从而成为不断催发智能的刺激。如果学生形成一个善疑乐学的学习习惯,那就意味着他们获得了一个创造力的潜能。

二、讲述数学故事,培养兴趣

教师结合教材,在教学上适时、适当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史、古今中外数学家的故事,以及数学趣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例如在讲解极限时讲一下刘徽的割圆术;在讲解数列求和时,讲一下高斯小时候的故事等等。通过这些小故事,不仅可用数学家的勤奋治学的精神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而且还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公式、概念等理论的创始与发展过程,特别是数学思维方法的形成,更有利于学生今后在学习中借鉴。做好课前预习,提高听课的针对性另外,“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预习就是“知己知彼”的准备工作。高中数学课堂容量很大,课前预习显得十分必要。对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应作个记号,那些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旧知识,应及时补上,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听课效率,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自学能力。

三、做好单元小结,反思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曾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学好数学少不了;”由此可见,数形结合是中学数学重要的思想方法。同时,在中学数学中还渗透了函数、方程、等价转化、类比、化归等思想,介绍了配方法、消元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数学归纳法等方法。在学好数学知识的同时,要花大力气反思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原理与依据,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运用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步骤和技巧。实践证明:反思数学思想与方法可以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独立完成作业,整理数学的错题本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思维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要把他们转化成自己的知识,使自己能够自如的运用,就必须通过作业实践来转化。做作业时应该独立思考,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再请教同学和老师。不要问“这道题结果是什么?”而要问“这道题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你是怎么想到这么做的?”

四、注意“主动”活用教材,消除两极分化

在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发现新教材抛弃了一些偏难的概念、公式,如:乘法公式中的立方和差公式;因式分解中的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一元二次方程中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大大降低了平面几何的证明难度等。对这些已省的难度大的知识,不应该再去挖掘、讲解。对于课本上较难的概念,不强加给学生,而是采用层层突破的方法,使大面积学生理解掌握。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整式》这节课,概念较多,有单项式、多项式等有关概念共八个,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要掌握这8个概念是本节课的难点,可采用下列步骤教学,分解教学难点:(1)概念的形成教学。思考并回答问题:-3x、ab、-xy这些代数式是怎样组成的?有什么共同特征?先由个体独立思考,再四人小组内交流观点,初步形成单项式的概念,从而引出单项式及有关概念。用同样的方法教学多项式概念。(2)设计有梯度的练习,突破难点。分三个层面:一是概念的直接应用题;二是开放题:学生按要求设计一个单项式或多项式,班级内交流;三是从实际问题中列出代数式,并指出是单项式还是多项式,应用这八个概念。(3)个别指导,课外补差。一些有学习困难的学生,从作业的反馈,教师的个别指导中慢慢领悟概念的真谛。这些都体现对教材的“活用”、巧用、对学情的准确把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对《标准》的理解,不仅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练习中思考,反馈中感悟,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也预防了两极分化。

在高中,有人说:数学无用,除了考试,生活中谁用过初中以上的数学知识;有人说:数学无趣,除了概念和公式,就剩下做不完的习题了;还有人说:数学无奈,上课一听就懂,例题一看就会,可是作业一做就错。这些说法都表明:数学如果远离了生活,它的价值将无从体现;数学如果脱离了实际,它将无法得到同学们的认可;数学如果忽视了过程,将无法体验探究的乐趣。因此,我们要贴近生活,学有用的数学;贴近实际,学有趣的数学;贴近本质,有效地学数学。

上一篇:小学英语创设情境教学的几点尝试 下一篇:新理念下的化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