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90后”大学生

时间:2022-03-28 05:25:38

如何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90后”大学生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社会已经属于占主导地位的“90后”和慢慢追上前辈的“00后”,顺应发展,我们不得不看到老式的培养方式和应对办法,已经不足以满足当代大学生和社会的需求。数字媒介渐渐取代传统媒介,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也在逐渐转变,解决问题和为人处事的方式也随着大环境的变化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由此带来的大学生培养值得我们深思,在他们天马行空和在我们眼中“不着边际”中,如何探索新的指导和服务对策,是现在高校就业辅导面临的巨大挑战。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跨文化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在外国专家座谈会上指出:“对外开放要着眼于人、着力于人,推动人们在眼界上、思想上、知识上、技术上走向开放,通过学习和应用世界先进知识和技术,进而不断把整个对外提高到新的水平。”德国病毒学专家艾德铭也曾指出:“预计在未来十年,全球30%的经济增长将来自中国。”我校王永生校长也曾对入学新生做了主题为“胸怀企业、勇于担当、追求卓越”的公开课。面对我们的社会新型主体 “90后”的大学生们,高校的辅导员如何能将他们培养成传递梦想的接班人,又如何实现全社会的中国梦呢?

在笔者看来,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他们的身上都有时代的烙印,都是大的社会环境下造就出的独立且有特点的群体。XX后并不是贬义,它只是一个代码,饱含着深意。“80后”学历高、能力强、接受新事物快、有开拓创新精神、仗义执言等;“90后”自信、张扬自我个性、价值观更加现实、网络烙印强但内心空虚等。想要实现长期向社会和企业输送高质量的毕业生,高校辅导员任重道远。

1个性化服务

“90后”的绝大多数都是家里的独苗,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很多家庭的“90后”不仅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更是整个家族的希望。这就塑造了他们的唯我独尊和不善与人分享的秉性。最明显的反应就是学生到了大学,不习惯宿舍生活、不习惯食堂、不习惯公共澡堂,对集体和他人的态度漠然。在家的优越感和被关注度明显下降,很多学生会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针对学生如今就业的细化要求,我们要积极调整工作方向,在大学生就业时,将人才和企业从以前的区域划分细化到了定制化服务。细化到学生的就业意向地区、意向企业或企业、意向岗位、学生性别、家庭经济条件、家庭周边交通情况等。在细节服务的基础上,做好人才和企业的对接。

2跨文化引导

大数据时代和国际化时代已经向我们袭来,生活和学习已经被网络化覆盖,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被社会和时代的变革影响着。有效的跨文化教育应该是结合思考和行动的,但现今的大学生存在严重的心高、手短的情况。作为辅导员,我们要时刻鼓励学生阅读不同语言文化的文学名著,特别是流传许久的优秀作品。上海纽约大学常务副校长杰弗里雷蒙曾说:“人类为开拓年轻人的思想力而提供的最好工具就是小说,它让我们把自己置身于有别于现实的世界中,让我们更加富有同情心地看待这个世界。”校方邀请外教组织英语角、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寒暑假的海外游学项目、主动向海外交换生取经、组织跨文化的交流,力争将学生塑造成为跨文化的人才。

3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相互友好、相互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现在的“90后”学生见多识广,被忽视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等待被唤醒。在大学生的辅导和培养过程中,首先,应当多为学生创造民主的气氛,诱发学生们的创新欲望,在互动中发现学生的长处和思想的爆发点,将它们放大。其次,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书本上的知识和老师的观点肯定不全对,要辩证地看待并且大胆地发问。最后,在共同解决疑惑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思维。在实践中锻炼过的大学生,具备的良好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在学习、生活和就业方面都会胜人一筹。

4结论

高等教育是培养和造就社会新鲜血液和接班人的圣地,他们将为社会的发展和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90后”的培养不仅是重要的课题,也是严峻的挑战。我校在培养大学生的过程中努力向个性化服务、跨文化引导、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做出的小范围尝试点已经初见效果,希望今后范围的扩大和时间的孕育,能够从我校培养出更多适应时展的高素质“90后”人才。

参考文献

[1] 何安明,惠秋萍,刘华山.大学生感恩影响助人行为的情景剧本实验[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

[2] 国际人才交流编辑部.解读人才密码[J].国际人才交流,2014(06).

上一篇:高职院校学生使用和接受自媒体的情况分析 下一篇:谈农村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