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色金属行业融资铜分析

时间:2022-03-28 05:06:44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融资铜分析

【摘要】融资铜是指进口铜,是借助银行远期信用证,变身成为国内企业获取低息资金的关键途径,这些铜就被成为“融资铜”。中国国内企业可通过授信银行来开立远期信用证给境外的贸易商,然后在单T/R得到货权单证,“转卖”给其他的贸易商后就能够得到相应的贷款,信用证到期后偿还给银行资金,此种做法能够给银行带来一定量的流动资金。文章主要对有色金属行业、融资铜的出现以及融资铜的影响等展开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融资铜 企业 信贷

一、有色金属行业分析

从2001—2008年中国各省市及各区域有色金属产量数据的产业空间集中度的测算,可以发现中国十种有色金属的空间集中度的变化极具特征。省级与区域级得出的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布局离散程度在各金属种类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但从总体上,四种基本有色金属铜、铝、铅和锌的产业空间布局最为集中。铜是空间分布最集中的金属,其趋势是集中度2001—2003年逐渐下降,2003—2006年逐渐上升且上升幅度较大,2006—2008年又逐渐下降。

中国铜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七,但铜资源特点是中小型矿床多,大型、特大型矿床少,且斑砂型铜矿少,夕卡岩型多,使得溶剂萃取技术推广受到限制;而夕卡型铜矿多数矿藏较深,开采成本高。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相比,中国铜资源无论在矿床规模、矿石品位还是在开采难度上都处于劣势,从而增加了国内铜精矿的生产成本。

有色金属供给瓶颈在于金属矿的供给,而金属矿的供给一般与一个建设周期前投入到生产中的资本正相关,在行业景气、投资回报率高时投入到有色金属行业的资本较多。

二、融资铜的出现

所谓融资铜指贸易商通过银行开出的延期付款美元信用证,在支付15%—30%的保证金后,由银行先行支付货款。贸易商获得进口铜后,或在国内市场销售或注册保税库仓单并质押获得贷款,或进行再出口,从而相当于获得3—6个月的短期贷款,可以不断循环滚动操作。

国内信贷环境整体收紧、企业资金成本升高、谨慎的银行放贷,是刺激融资铜现象大量出现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国家对于房地产等特殊行业进行政策调控,使得房地产等行业获得银行信贷的难度更大、成本更高。融资铜相对于传统的银行信贷,无论在程序、融资限制或融资成本方面都存在一定优势,所以其大量出现。

三、融资铜的影响

融资铜的出现带来各种影响,可归纳为以下两点:

(一)导致国内进口虚高,市场误判中国需求

在2012年国内精炼铜消费增长疲弱的情况下,国内铜进口却明显的增长,这其中就不乏有融资铜因素的干扰。

(二)导致国内铜库存水平高,内外持续负价差

虚高的进口量和疲弱的实体需求、结合国内产量的持续增长,是导致国内库存上升以及内外铜价持续负价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预计中短期内融资同规模或将趋弱。国内长期投资增速可能放缓,国内铜需求增速可能逐步走弱。另一方面目前国内信贷环境整体而言趋于相对宽松,融资成本可能会下降,可预见的人民币、稳定的升值可能即将结束。所以我们认为融资铜未来规模可能下降。

融资铜下降的同时会对铜价造成一定影响:(1)融资铜需求减弱会打压铜价,单纯这方面影响可能打压铜价到2011年底铜价上升的起点即6635美元,这也是铜融资需求大幅上升的起点。(2)使得铜价与库存的相关性合理化,即返回到2011年之前的反向关系。

四、近期融资铜的发展

近期,伦敦市场基本金属价格大幅反弹,我们对中国融资铜做出新一轮的分析与判断。

(一)铜融资交易从去年四季度起已经转向新模式

尽管媒体报道很多,但真正打击以铜为主的贸易融资还需要一个时间。我们预计铜融资会部分转向类似铝的Swap融资,一旦这种融资成为主流,大部分融资铜将被进一步固化并进一步增强对价格下跌的抵抗能力。我们认为swap融资和库存囤积的基础并不是贸易曲线的陡峭程度,而是绝对值。

在我看来铜的贸易曲线还会进一步陡峭,但是这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从最新和三个月前的长期期限结构相比,我们可以看到显著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应该是较为缓慢的,且这种变化会不断吸引LME的库存增加。

我们认为这种升降主要体现在3—63个月,而非0—3个月。0—3个月具有不确定性,以及高波动性。这样的直接结果将是库存向LME仓库的持续集中,且可以在高位得以维持,类似铝的融资。这种维持受到价格变化的影响较小。

什么情况下会解除当前的这种融资交易呢?铜的贸易曲线也会因为其他原因发生变化,例如美元出现加息预期(影响相对较大),或者日元汇率目前的趋势发生变化(虽然影响相对较小)。

(二)“中国融资铜”解除在现阶段对铜价的影响已经有限

因融资性商品的融资模式将首先从2011年OT以后的贸易融资重新转向LME融资模式,因此我们仍然坚持一个核心观点,下跌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尽管近期有关贸易融资确被收紧,但正常贸易和融资性贸易仍不容易被区分开来。

我们认为所谓的融资铜解除会导致市场短期出现类似钢贸的风险,进而供应大幅增加,使得价格大幅下跌的逻辑是有些问题的。前期市场的下跌过快,是要考虑中国休假期间海外跌了很多的,而这些都是没有量的下跌。在融资方面媒体前期炒作较多,但市场的需求是回归自身速率较缓的下跌。

(三)近期市场风险偏好有所回升

从货币流向看,4月30日当周,主要被做空货币的空头头寸都有所减少,而澳元、加元、纽元等商品货币头寸稳定,瑞郎由多转空。4月下旬以来VIX指数大幅回落,这些指标都表明至少会有一段时间整个市场的风险将提高运行模式。这对于工业品、能源为主的大宗商品价格从跌转稳是非常有利的。叙利亚局势的紧张加大了市场的乐观可能。上周后期ECB、印度、韩国的政策进一步改变了市场情绪,如果顺利的话,不排除这些商品价格会有到二季度末的反弹,即使较坏的情况,大概率事件也是能够有周级别以上的反弹。这种反弹的投机性更强,商品价格中长期下跌的趋势仍不会改变,但这个阶段的反弹,是可以期待的。我们认为本轮反弹,橡胶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性前瞻指标。

(四)中长期基本面仍然恶化

路透报道,据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预计,今年市场供应将由去年的短缺39.3万吨变为过剩41.7万吨,对于2014年更进一步预期过剩约681000吨。

ICSG称,2012年铜矿产量逐渐增加,从前一年的降势中回升。其预计回升势头将持续,因大型新矿及扩产后的现有矿场在2013年和2014年相继投入运营。该组织预计季调后,2013年和2014年全球铜矿产量料分别增加约5.5%,至1760万吨和1850万吨。2013年,全球精炼铜产量受冶炼厂停产进行检修影响。不过,随着2012年受限产能恢复生产及非洲和中国冶炼厂重启并扩大产能,ICSG预计2013年全球精炼铜产量将增加4.3%,至2098万吨。其预计2014年全球精炼铜产量将进一步增长5.1%,产量或达2205万吨。ICSG预计2013年全球精炼铜需求量将较2012年增长0.3%,至2060万吨。

总的来说,长期看有工业属性的大宗商品的基本面自2011年起已经较为明确,需求增速放缓和景气周期中供给扩大的惯性将使得基本面逆转。宽松与否和短期对供求预期的改变都只是阶段性行情的动力。但我们仍不看好以铜为代表的金属价格的长期表现。

五、融资铜的分析

现今,铜融资规模超千亿,监管加力或将暴露重复抵押风险:融资铜进口随着进口亏损扩大和民间融资利率走低而从高位回落,但多年累积的铜融资规模高达千亿元,且从简单的“信用证+抵押”模式在向高风险的“信用证+重复抵押”模式转化。重复抵押为民间融资提供了高杠杆低成本的资金,也积聚了无法对抗的信贷风险。最近银行不良资产上升,监管力度明显加大,这将使得铜融资风险暴露概率加大,如果发生将对铜价产生较大冲击。在流动性和基本面并未反转的局面下,我们认为短期内铜价的风险大于机会。

景气度低位反弹,铜冶炼开工率创年内新高:下游需求回复偏弱,预计11月产量与开工率均会有所反弹:多金属10月份的产量环比增速继续放缓,我们认为12月份在经济企稳的预期和商品价格出现反弹的大背景下,基本金属产量环比有望出现增长,而铜材和铝材受制于产能制约,环比或将持平甚至出现小幅下滑。由于10月商品集体下跌且有长假因素,因此整体开工率不佳也是在情理之中,但撇开季节性因素来看,仍能看出整体下游复苏补库的力度较原预期来说趋弱。我们预计在11月份商品价格复苏的情况下,以及邻近年末企业冲量完成生产指标的冲动下,下游加工企业开工率会有所反弹。

上一篇:黄冈市银行业存贷比的现状分析及建议 下一篇:我国城市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