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老年用户需求下的导航仪设计探讨

时间:2022-03-27 01:36:54

基于老年用户需求下的导航仪设计探讨

摘要:本文从老年用户角度出发,分析了新型社会条件下老年人的生活形态,并结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论述了导航仪设计与老年人需求的关联性,进而提出了老年用户导航仪设计的基本原则,最后从功能与实现方式、形态与色彩、界面设计以及材料选取四个方面展开设计定位,阐述了基于老年用户需求下导航仪设计的基本要素。

关键词:老年用户 需求 导航仪设计

中图分类号:J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9-0020-02

随着老龄化社会结构的发展,老年用户的消费潜力不断增强。他们曾参与过人类历史上重大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亲身体会过生活与科技的紧密联系,而在这个信息时代里,随着电脑出现、网络普及、数码产品广泛运用,老年人的衣、食、住、行都在不断与数字打交道,现代化产品设计中缺乏的人性关怀使他们与社会之间出现了数字代沟。

1新型社会条件下老年人的生活形态

相比于以人为中心的设计以活动为中心的设计是更好的一种方法。活动都是和人相关的,所以那些支持活动的系统必然也能很好地支持从事这些活动的人。因此,了解新型社会条件下老年人的生活形态有助于明确设计的取向和定位。

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大部分老年人对现有生活很满足。在这个数字年代,他们用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大部分老人都很健康,能独立生活,他们对生活辅助用品的需求很突出。尽管闲暇时间很多,过多的空闲时间却常常使他们产生抑郁或焦躁的情绪,他们更迫切地需要更多丰富的活动来填充自己的精神生活,时刻调整状态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保持身心健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出行活动在增加,消费潜力在不断增强,大部分老年人每年都要外出旅游。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交通复杂化日益加剧,交通系统越来越依靠数字定位,即使在福利健全的社会,人们的出行安全仍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目前,国内老年产业并不发达,老年人有很强的消费需求,但市场却无法满足,他们需要适合他们的产品作为辅助来独立进行出行活动。

2导航仪设计与老年人需求的关联性

社会城市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老年人的活动圈已不仅仅在家,为维持正常的社交活动,出行问题随之而来。目前大部分老年产品设计重点放在保健和医疗设施方面,市场已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2.1生理需求

该年龄阶段的人群,生理特征发生极大的变化,生理机能开始下降,各个系统逐渐退化,行为特征明显,他们对生活的需求也不断变化。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和特征变化决定了他们活动的障碍,方向感退化是导致他们识路难的关键原因。面对纵横交错的道路,很多老年人对方向失去判断力,针对老年用户的导航仪设计则是对老年人思维能力的再延伸,弥补他们自身的缺陷,延缓各个系统及器官的衰老。随着老年人出行机会的增多,导航仪的开发与设计呈现出很好的市场前景和必要性。

2.2心理需求

无论是生活背景的差别、际遇或是个性的迥异,同一年龄阶段的老人都会有相同的心理特征。容貌异样和身体萎缩使他们表现出亚健康的心理状态,性格也出现较大转变。随着身体机能老化,老年人较容易情绪化,适应周围变化的能力降低。充分考虑老年用户需求的导航仪能够有效解决老年人社交活动中的识路难问题,通过附加功能的方式提升老年用户的生活品质,使他们在满足基本识路需求的基础上实现自我价值,减少内心的空虚感和孤寂感,满足感知、情绪与精神等更高层次的需求。

3老年用户导航仪设计的基本原则

产品设计与生活有着潜在的联系,而老年人习惯于被动接受生活里由于产品设计而造成的问题。作为设计人员,真正从老年用户需求的角度做导航仪的设计需要熟练把握和运用基本设计原则。

3.1功能实用且性价比高

老年人有自己独特的消费模式,他们的消费行为比较理性,与其他年龄阶层的消费者相比,他们更倾向于实用性,且价格常决定他们是否消费。对于老年用户导航仪的设计,应重视产品的实用价值。根据导航仪使用范围不同,从老年人识路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作出相应调整,简化导航设备,扩展实用功能同时功能需简单明确,减少不必要的附加功能和点缀,提高导航仪的性价比,在性能与价格间寻求最佳平衡点。

3.2操作简捷

由于体能下降,老年人肌力会减退,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时间也会延长,他们习惯性较强,对结构复杂、性能难辨的新产品不易接受。设计师需秉承“易学易用”的基本原则,避免晦涩难懂的操作方式和重复动作,根据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行为特征来选择导航仪的使用方式。功能与形态相互融合,确保导航仪各功能划分明确,减少按键数目,加大文字、数字符号的尺度,尽量减少装饰性的形态,使导航仪外观简洁完整,操作简便快捷。

3.3尺度人机且界面易识别

对于感知系统不敏感,动作协调性差的老年用户,要实现产品的使用价值,人机界面的设计是不可忽视的内容。设计者需以老年用户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为依据,探究老年人_导航仪一活动环境三者的最佳状态。界面设计需达到交互过程的可用性目标,即经验与信息的提示、信息量与可操作性之间的平衡以及操作过程中的信息反馈。根据不同的使用方式,确定老人与导航仪的配合尺度,兼顾老年用户的辨识能力和认知能力,对产品功能、色彩、界面、文字符号等进行细致设计,提高文字图像、声音、颜色的分辨度,满足轻松识别、舒适享受、准确使用产品的要求。

3.4使用安全可靠

生理机能的衰退逐渐使老年人将焦点聚集到自身健康中,他们在选购产品时特别关注使用的安全可靠性。针对老年用户使用的导航仪要避免安全隐患,造型上不应有尖锐角或突出物,选用健康环保的材料、稳定合理的结构,减少同种功能重复操作的步骤,提高导航仪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3.5关注老年人的情感需求

本能的、行为的和反思的在任何设计中都是相互交织的,而这三个维度如何与认知和情感交织更为重要。在生活中,产品设计缺乏对老年人的人性关怀。当他们不会使用产品又不愿意求助时,自尊心受到伤害,为老年人而设计,从情感体验方面给予他们独立生活的自信感是社会的责任。导航仪作为老年人识路行为的载体,应注重情感交流,避免机械式的冷漠感,体贴老年人的情感诉求。如老年人血压计设计,它通过心形界面造型与淡雅色彩的搭配,改变了传统血压计的单一化形式。简洁直观的界面设计,消除了使用者对使用过程的恐惧。

4基于老年用户需求下的导航仪设计定位

为老年人而设计的导航仪,需要从他们的能力因素、生活习性、生活方式以及特有的消费模式出发,强化产品的舒适性、便利性和安全性,设计定位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4.1功能与实现方式

丰富的生活阅历使老年人形成了自己固有的生活方式,设计者在遵循无障碍设计原则的前提下,应该多关注导航仪的功能设计。

4.1.1导航仪基本功能需求

GPS导航系统、远程监护和紧急呼救功能对老年人的出行活动很重要,设计中可以先进的技术为核心配以移动终端,在实现快速导航服务的同时能够应对突发事件。老年人在感知上不如年轻人敏感,功能上可采用视听触觉等多维度交互设计,如通过界面分块、语音交流或不同的操作方式匹配相应功能,使老人容易接受并享受功能性优势;此外,老年人特殊的生理特征要求导航仪需具备较强的容错能力,减小误操作的影响。

4.1.2导航仪的功能开拓与实现方式

导航仪对出行中的老人必须是方便携带的,根据老年人的习惯采用不同的使用方式,如脚踏式、手持式、穿戴式等。在满足导航功能的基础上,老年用户对情感也有强烈的诉求,他们对贴心的附加功能持积极态度,这为导航仪的功能扩展提供了思路和契机。

对个人使用的导航仪而言,可通过娱乐的、人性化的功能实现人与产品的交流。例如,从视力角度出发,导航仪附加手电能为夜晚出行的老年人提供照明,与导航仪一体的放大镜需要使用时即可取下看报纸杂志等;再者,通过音乐播放功能提高安全保障,按照预定路线行走时音色正常,方向错误时变音提示,避免在活动中不断看屏幕造成危险。

对多人使用的导航仪而言,应重视人与人的联系。家庭和睦是老年人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与家人互动的产品更能获得老年人的青睐。比如设计一种双层滑盖式结构,外层是多功能普通遥控器,内层是只有几个主要功能按键的简化界面,也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达到导航仪的共用性,与家人一同出行时,老年人同样可以为家人引路;此外,基于健康需求,导航仪可通过自行设定或记录累计路程,以简单的方式分析运动强度、运动量等为老年用户的健身计划提供帮助,增强老人的自尊与自信,使他们在产品与行为中获得自我实现。

4.2形态与色彩

产品的视觉体验是人最直接的情感因素,设计中应对形态和色彩合理搭配,以清新明快的色调和简洁大方的外形为主,对比不应过于强烈,辅以少量细节点缀,增强导航仪的时代感和个性化,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视觉体验。

不同的人生活环境、文化素养不同,但多年的经验和阅历使之形成了思维定势,在形态与色彩分析与定位上,应通过实际调研,得出大多数老人能够接受的形态特征,以激发他们的共鸣。像很多老年人对国粹喜爱有加,在设计中可以融入京剧、书画等元素,如脸谱、水墨画的形态和色彩,使导航仪具备一定的文化内涵。另外,在形态色彩设计中应尊重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整体感应避免机械性冰冷,保证基本结构功能下突出导航仪稳定、亲和、健康的特点。

4.3界面设计

大多数老人思想保守,倾向于沉稳安静,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慢,因此设计师不能盲目追求新的形式而忽略人机界面的重要性。基于老年人的特殊需求,界面应符合他们的接受能力,避免过多刺激,如导航仪外观色彩的鲜艳和对比程度、屏幕的分辨度与亮度的调节、声音的大小强弱与表现方式等。老年人获取和接收信息的状态不佳,导航仪设计的各个环节都需以老年用户的特点为核心,尽量使用一键操作的形式,运用合理的语义提示,人性化操作界面设计,比如文字的大小位置、数字符号的表达、功能键的造型与使用状态、显示屏的分辨度与清晰度等,使老年用户能够简单地驾驭各项功能。如手机界面设计,宽大的操作键、清晰的色彩指示符合老年人的生理需求,为功能区分而做的细节设计如数字键凹下、推合的电源开关形式等贴合了老年用户的使用需求与审美需求,强化了老年人的感知与思维系统。

对于导航界面的说明,应采用简单生动的图形配之浅显易懂的文字,减少复杂繁冗的信息,加大实用信息的强度,便于老年人辨识和理解,迎合他们的喜好与能力。无论环境如何、是否有生理缺陷,老年人不需要对导航仪有很高的认知能力就可以由生活经验类比,获取必要的信息,就像人们一看到剪刀就知道如何去使用,省去了语言符号的说明。又如上海地铁示意图,从数字地图界面上改变,将传统地图抽象化,省去了真实地图中的诸多细节,只对必要地点进行标注,非常简单直观。

4.4材料的选择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生活方式,对材料的选择会根据生活经验各有偏向。触觉是老年人与导航仪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不同的材料给人的情感倾向也不相同。坚硬的外壳使人冰冷,而柔和的表面则亲切舒适,在材料的定位上应更贴近老年用户心理。在满足基本功能结构的前提下,采用防滑耐用、健康环保、安全稳定的材料;高科技新型材料性能卓越,应在老年人的承受范围内使用。设计者应从老年用户的根本利益和需求角度出发,增大导航仪材料与结构强度,以简单的结构实现易用性的功能操作。

5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用户已成为市场中的重要消费群体,他们的市场需求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为老年人而设计不仅是这个特殊群体的呼唤,更是社会的责任。设计者应从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出发,全面了解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与问题缺口,关注老年人的情感诉求,设计出适用性广、更具包容性的产品,使老年用户在使用导航设备时能体会到产品交互设计中的人性关怀,感受到高科技发展为生活带来的便利。

上一篇:探讨铁路企业劳动定额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