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集配气站综合防雷技术的安全管理分析

时间:2022-03-27 01:32:05

天然气集配气站综合防雷技术的安全管理分析

摘 要:天然气集配气站属于易燃易爆的危险场所,并且天然气集配气站四周较空旷,在雷雨天容易引发雷击事故,最终造成集体和国家的财产损失。因此,防雷检测所、天然气相关单位应提高警惕,加强防雷措施,经常更新综合防雷技术,对雷击做到有效预防,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本文结合前人研究和实际经验,对天然气集配气站综合防雷技术的安全管理进行了一些分析,望对相关单位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天然气集配气站 综合防雷 安全管理

古往至今,雷电都以其恐怖的破坏力给建筑物以及设备造成难以修复的破坏、起火乃至造成人类自身的伤亡。现今,雷击已经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并对我国公民的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天然气的使用日益广泛,而天然气集配气站也随之不断增多。众所周知,天然气集配气站是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点的危险场所,又因为周边较为空旷极易发生雷击事故。进入新时代后,天然气的生产又随着自动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的普及,大多数天然气集配气站都搭设并完善了自动计量、视频监控、生产数据传输以及无线通信等设施系统。而随着这些机电设备和各种数据线的增多,场所受雷击或被雷电影响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不断增大。因此,对天然气集配气站综合防雷技术的安全管理进行分析,并进行改造是极其必要的。

一、天然气集配气站防雷措施的现状

1.防雷系统建筑规划不足

由于大多数天然气集配气站的建筑时间都比较早,对防雷意识的薄弱使其在建设期间的规划出现了一定的不足。比如,场所的建筑物、相关设施以及线路都暴露在空旷的,雷电可能集中的范围内。虽然有些天然气集配气站采取了一些防雷措施,但防雷技术的滞后,系统陈旧以及整个防雷系统规划的不足,对雷击预防还是很有限。

2.室外防雷措施不完善

现今大多数天然气集配气站室外仪器的绝缘强度都较低,对于雷电产生的电压以及电流的经受能力也较差,并且电磁对仪器的干扰作用也很大。由于以上几点,一旦集配气场遭受雷电袭击或是感应到雷电冲击,电流会经由外露的管线对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和运行造成不良影响,甚至是损坏。设备的管线外皮屏蔽层也没有接地,这极易造成仪器设备的主板、核心处理器和电池组等内部元件受雷电袭击而受损。除此之外,为了加强天然气集配气站的安全管理,对站内室外进行适时监控以确保生产现场的一切状况正常,各天然气集配气站都在站内高处视野较好的位置安装监控摄像头,但很少有集配气站安装适合的浪涌保护器和接闪器。

3.室内防雷措施不完善

在大多数的天然气集配气站的室内建筑中都配备两到三台电脑,以及基础的供暖设备,防盗门、防盗网等金属设备。而电脑连接电源的线路以及连接室外设备的线路都没有加以保护,供暖设备以及防盗设备等金属物体的接地也并不完全,因电位差而造成火花的危险不容忽视。另外,各项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状况也不理想,室内配电箱也没有安装浪涌保护器。设备的各项线路也不曾得到理清,而是强、弱电线混乱地与接地线路交杂在一起。

二、综合防雷技术的安全管理

天然气集配气站综合防雷技术的安全管理应做到规划设计完善,室内外全面覆盖,地面和地下相结合,在整个集配气站形成一个全方位无死角的防雷系统。

1.防雷系统建筑规划的加强

对于即将建立的以及还能够改善的天然气集配气站应加强防雷系统的规划和改善,在整体建筑规划上要将防雷系统列入其中,加大对防雷技术改善的资金投入,更新相应系统,使预防能力有所提高。

2.室外防雷措施的改善

对于集配气站的室外设备最重要的防雷系统改善就是改良各仪器的线路接地状况。而改善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室外仪器的接地处在进行接地时,外壳以及金属管道应共用一组接地。第二,集配气站室外的管道线路应保持接地良好,工作人员应时常进行检查,以确保及时了解各条线路的外壳、屏蔽层以及铠装层等部位的情况。第三,接线箱中如有不用的闲置线缆也应做好接地处理,定期进行检查。第四,天然气集配气站如果建设在土壤电阻较高的,易受雷电袭击的地方时,普通的接地处理方式如不能达到防雷要求,应采用人工方法来尽量减少接地处土壤的电阻率,比如说采用换土法或者是化学处理方式。

除此之外,站内室外摄像头处应安装专业并且适合的浪涌保护器,安设摄像头的高处还应在适当位置安装避雷针。室外的各项仪器应在合适的位置安装浪涌保护器,如没有合适位置,则应在站内设备的防爆接线箱中的电源以及数据传输线上安装适合的浪涌保护器。

3.室内防雷措施的改善

电脑连接电源的线路以及连接室外设备的线路应加装合适的浪涌保护器,完善相应线路的保护,尽可能阻止雷电或脉冲电波通过线路损坏电脑。对于基础的供暖设备,防盗门、防盗网等金属设备的接地线路要尽快完善,避免因电位差而形成的火花危险。室内设备的各项电路应依照强电,弱电以及接地线的不同而分开放置,接地线应远离其他线路单独放置。如果某一设备所需的线路布线距离较长应采用金属线槽或者是管道将其半包裹或包裹从而加强屏蔽,并且应将线路沿墙布置或挂设,避免人为绊踩造成损失。

4.电源系统、通信系统以及网络系统防雷的安全管理

首先,为了防止直接或间接的雷电从电源线路侵入设备造成损失,应将室内外各设备的电源线用金属线槽或者是管道包裹,如有必要可将其埋入地下,并在集配气站的配电房总电源处安装符合标准的电源避雷设备,有条件的还应在仪器设备的电源输入端安装专用的避雷设备。

其次,由于现今无线通信的普及,有线通信已经很少使用。但某些地点如依旧采用有线通信方式,则应做好电话线的防雷。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电话线连接到室内前,用线管将其包裹埋入地下,并安装专用的电话避雷器。

最后,集配气站采用电子化后网络系统的防雷就不能忽视,对各服务器、集线器,计算机串口等传递数据的网络设备都应依据类型设置不同的防雷器。

三、结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更新,机电设备在人类社会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随着便利而来的就是雷击对人类愈发大的危害,而防雷工作也就越该受到足够的重视。天然气集配气站属于易受雷击的危险场所,在每年夏季雷击都会对其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对场所内的各项仪器构成一定威胁,可以说防雷工作是每一个集配气站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只有采取先进、综合以及系统的防雷技术,运用科学可靠的安全管理才能减少雷击危害。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主编GB50057-94(2000年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S].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2002,2.

[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S].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上一篇:打造新型为农服务网络实现供销合作事业新发展 下一篇:供销合作社系统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