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主学习的几点认识

时间:2022-03-26 08:20:49

对自主学习的几点认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基本理念,尤其是“自主学习”的理念深得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之心。

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学生愿意学、主动学,那么再难的知识也会变得容易。一般来说,成绩好的学生绝大部分具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但现实情况却是大部分学生都是在被动地学习,而非主动地学习,学习成了学生的负担。那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做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培养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几年的教学经历使我认识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要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对于新生,要先了解他们的已知领域和未知领域;对于熟悉的学生也要经常与他们沟通,掌握他们的学习发展情况。基于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先让学生自己说说已经掌握或了解了哪些知识,再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课本的重难点来确定教学内容。学生已清楚的知识就不必再讲了,而那些不懂的、未知的甚至有争议的内容才是需要重点研究的。这样既找准了教学的起点,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接触的都是新知识,而喜“新”厌“旧”又是中学生的一个性格特点,所以他们就会愿意学――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个“愿”学的好习惯,从而使得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水到渠成。

比如,我所任教的学校处于农村这样一个自然环境,学生100%是农村娃,他们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且对教育不够重视,这就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初一学生的基础知识特别差,甚至连汉语拼音都认不全。因此,我就把字词定为初一学生的学习重点。每接初一,我就会对学生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的字词检测,就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有一个大致地了解,并且对学生强调:“所谓重点字词,就是你不认识、不了解、没有掌握的字词。不管是书本还是老师指定的字词,只要你掌握了,那么对于你来说,它就不是重点字词了。”学生对我的说法很感兴趣。因为不少学生告诉我,他们在上小学时,老师不管他们掌握不掌握某个字词,只要是大纲指定的,就必须写10遍、20遍……这使他们很厌烦。我还给学生举了电视广告中误用成语的例子,播放某电台播音员读错音的语音,还让学生观看一段有关错别字的相声,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此时的学生急于想发现字词问题,我就不失时机地建议同学们:在课堂上,给老师同学纠正读音、错字;在生活中,给广告找错字,给播音员和主持人纠错音。有的同学还提议在教室里创办错字板块,把班里所有同学最易写错的字、读错的音集中起来,帮助大家正确掌握这些字词。至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已初步发挥了出来。

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我们一定要树立这样的认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只是一个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探索新知(指不依赖教师,学生之间加强合作交流),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师要给学生多一点思维活动的余地,要多给学生思想观点一些自由。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解决的,教师决不暗示;凡是学生能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替代;不轻易铺垫,不轻易讲解,不轻易否定,学生提出的个性化的哪怕是“异类”的观点看法,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表现出来。

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形成的问题,我并不急于讲解,而是先让他们在内部自行解决,可以单独思考,也可以分组讨论。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激活了思维,更是培养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还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加强了团结,真是一举“多”得。

三、注重总结

总结是对前一阶段工作或学习进行回顾、检查和分析研究,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获得规律性认识,以便指导今后的实践。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及时对前一阶段的自主学习情况做一个总结,尽量深刻、透彻、全面地分析出得与失,把好的方法发扬光大;对于不足之处则要及时改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就可实现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师生共同努力。

上一篇: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 下一篇:当代文化语境与语言创造